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系年》出版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年》是清华简研究整理中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一部前所未见的史书,对于补充传世文献、纠正古书记载、解决经学和古史上的一系列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文是李学勤先生于2011年12月19日上午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上所作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系年》是清华简研究整理中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一部前所未见的史书,对于补充传世文献、纠正古书记载、解决经学和古史上的一系列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文是李学勤先生于2011年12月19日上午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上所作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系年》是清华简研究整理中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一部前所未见的史书,对于补充传世文献、纠正古书记载、解决经学和古史上的一系列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文是李学勤先生于2011年12月19日上午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上所作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诸位,你听说过《赵氏孤儿》的故事吗?这故事可真是撼天地、泣鬼神哪。《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依据《左传》《史记·赵世家》等史书所记载的两个家族矛盾斗争的历史衍生而成,悲怆凄切,驰名中外,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5.
诸位,你听说过《赵氏孤儿》的故事吗?这故事可真是撼天地、泣鬼神哪。《赵氏孤儿》是元代纪君祥创作的杂剧,依据《左传》《史记·赵世家》等史书所记载的两个家族矛盾斗争的历史衍生而成,悲怆凄切,驰名中外,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话说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两个重臣,一个是文臣赵盾,对朝廷忠心耿耿,另一个是武臣屠岸贾(读"古"),他和赵盾不和,一心想害死赵盾。  相似文献   

6.
二○○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记载的主要为经史书籍之文。其中,全篇分为23章的《繫年》主要记述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繫年》整体上保存较为完整,不仅竹简无破损,竹简上的字也清晰漂亮,是研究历史和文学的宝贵出土文献。因时间和精力有限,笔者将选取其中的第十一章,对其内容进行解析,一来可以解读竹简本身所记之文,二来可以补和校《左传》与《史记》等传世文献之说。  相似文献   

7.
二00八年七月入藏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记载的主要为经史书籍之文。其中,全篇分为23章的《 年》主要记述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 年》整体上保存较为完整,不仅竹简无破损,竹简上的字也清晰漂亮,是研究历史和文学的宝贵出土文献。因时间和精力有限,笔者将选取其中的第十一章,对其内容进行解析,一来可以解读竹简本身所记之文,二来可以补和校《左传》与《史记》等传世文献之说。  相似文献   

8.
(一) 在中国古代散文的历史长河中,传记文学源远流长,作品众多,是一股充满了生命力量、闪辉着绚丽色彩的文化激流。《尚书》是上古之书,是记言的史书。在这部被称作“书经”的史料里,或留下人物的三言两语,或记载人物的片断行动,保留着某些历史人物活动的侧影。后来,在《左传》、《国语》、《战国策》中,更有一些记载历史人物活动的名篇。它们不仅记载了一些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活动情况,更留下了这些人物富于个性特征的完整形象。这是我国传记文学的雏形与开端。到了汉代,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阮大铖之死,诸史籍记载不一,有随清军征闽途中暴亡、畏罪自尽、为满清兵卒挤坠山崖乃至冤魂索命等多种说法,而以前两说影响最大,并载《明史》阮大铖本传中。本文综合官修史书、文人笔记、内廷档案等多种材料,推断阮大铖系顺治三年(1646)八月从清军入闽时猝死于仙霞岭,其他各说均不足采信。阮大铖传奇之作关目新异,迥迈时流,于古雅经史及底下之书两无所取,常将个人遭际及亲朋故旧现实经历加以变化后谱入传奇。本文参照有关史料,探究出其传世剧作中部分本事。  相似文献   

10.
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鲜于绰《传信录》是记载“元丰后期廷政事得失,人物贤否”的一部史书,而杭州大学(信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所藏题为鲜于绰所撰的《皇朝中兴传信录》则是记载南宋绍兴初年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本文通过对鲜于绰生平的考订,对历代《传信录》引用,著录情况的调查以及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一书内容,引书的分析,断定《传信录》与《皇朝中兴传信录》无论从体例看,还是从内容看都是两本不同的著述,《传信录》确有其书,今已失传。鲜于绰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撰写南宋时期的历史,现在传世的《皇朝中兴传信录》不是鲜于氏的原著,纯系后人伪作,本文还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相关卷次进行比较,认为《皇朝中兴传信录》全篇抄自《三朝北盟会编》,而且抄袭手段十分掘劣,所抄内容也没有围绕着某一中心问题展开,抄袭者不过偶然将它们凑在一起,草草成书,论文最后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传世诸版本进行对比,发现其内容与《四库全书》本最为接近,由此推测它 可能是清人伪作,而假托从《永乐大典》辑出。  相似文献   

11.
历史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慎重态度,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客观公正地考察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历史人物研究,要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充分地占有史料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联系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看待历史人物,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范畴中去考察;要运用整体性思维,从整体角度贯通地对历史人物予以考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历史人物评价是乾嘉时代史家赵翼历史评论的重要内容。他通过评价历史人物 ,揭示时代特征 ,探求历史发展的趋势 ;对于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人物评价中大量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并且能重视下层人物的历史功绩 ,因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3.
高师历史教学必须认真研究中学历史新课标,必须针对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来审视我们原有的教学方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针对新课标的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突出历史教学环节中的历史人物教学.高师历史人物教学面向《新课标》的改革可以关注这样一些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在历史人物教学中还应该有新的一些观念和视野.历史人物教学改革的实施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树立新的历史人物教学理念,增添设置历史人物专题课程,强化历史人物的课堂教学等.经过包括历史人物教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以使高师培养的历史教师能够成为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以文运事,用文学之笔塑造历史人物成为典型形象,从而创造了中国传记文学,因此,司马迁又是一位文学家。司马迁是创立中国文学理论的先驱者,语言巨匠,散文大家,他所写的史传人物是实录而不是虚构,但他做到了史笔与文笔的交融,对史传人物生活细节的遥情想象,高于生活,仿佛虚构,而合于实录之度,因此《史记》人物不是小说人物。  相似文献   

15.
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所作的抽象概括。是在历史表象基础上形成的对历史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比较、引用诗歌、历史图表、迁移规律等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历史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历史学与献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献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世界的桥梁和依据,是历史学创伤的原料宝库,而历史学又拓展了献的功用,丰富了献宝藏。  相似文献   

17.
历史人物评价有助于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总结前人成败的经验教训,帮助人们提高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因此成为历史科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历史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并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阶段评论、方面评论和综合评论,是评论历史人物活动的几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主义者质疑传统历史主义者所信奉的客观实在公正的历史观,认为历史事件和人物是阐释的对象,历史本质上是语言的阐释,是借助叙述这种特殊的写作方式制造出来的文本,而这种叙述话语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想象和虚构的成分。所以他们的历史文本观也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诟病,称其放逐了历史文本的最终所指。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智慧文化,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心智是历史教育不变的主题,以历史为镜,可以明事理,历史教育可以指引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滇南碑传集》是一部以搜集明清时期云南历史人物碑传文为主体、兼及民国初期人物的碑传类历史文献,由云南著名文献学家、藏书家方树梅在20世纪30年代纂集。本文在简介作者撰述经过、本书编辑体例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探析了其对研究云南地方文化以及明清以来云南与内地关系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