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婷婷  方明 《新闻世界》2009,(7):170-171
《假如爱有天意》是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该影片在画面的光与色、段落的色调配合及主观表意性色彩结构等三个方面,展现了色彩的丰富涵义。同时影片运用独到的叙事手法,在分段交叉式的叙事结构中巧妙地将人称进行转换,藉由插叙与倒叙的结合解决时间交错问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对该片的色彩运用与电影叙事手法进行了解析,希望对电影创作者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英雄》这部电影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的张艺谋转型后首次创作的商业片,作为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却具有他独特的艺术美学风格,他对于影片的光影、画面的构图以及色彩的运用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本文将从画面语言入手,浅析色彩构图以及"暴力美学"在画面语言中的运用以及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3.
沈春风 《视听界》2004,(4):84-84
镜头是电视节目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一般说来,单个镜头不能独立用来叙事或表意,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的。因此,镜头的组接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也不例外。通过镜头组接,新闻事实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压缩,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虽然电视新闻镜头组接只采用一些简单的剪辑手法,但仍需要遵循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管瑞敏 《新闻世界》2012,(8):216-217
本文在研究和总结与蒙太奇艺术有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奥斯卡最佳剪辑影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实例举证,从结构、叙述、转场、节奏、情节、光影色彩等方面,总结蒙太奇艺术在奥斯卡最佳剪辑奖影片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编辑,应当熟练掌握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特有创作规律。在编辑电视新闻节目时,画面组接的创作需要制作人员熟练运用蒙太奇声画合成的具体技法,充分利用蒙太奇手法为新闻事件的报道服务,正确引导舆论。本文结合自身实践对电视新闻的画面编辑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电视、电影艺术中,画面色彩除了能带来视觉的真实感之外,它还是一种有力的造型和构图手法,更重要的是,它还常常作为一种表现手段,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营造画面气氛,烘托任务情绪,塑造人物形象,有些作品甚至会把色彩作为重要的的叙事和表现手段。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浅谈电视摄像画面色彩控制表现的作用和手法。  相似文献   

7.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最早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指的是构成、装配.现在通常指的是在电影中把与内容相关的各个胶片组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段落或者一部完整影片的剪辑手法.蒙太奇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电影世界.然而,笔者发现,它不但能运用于电影,在现代媒介的广阔舞台上,各种书册、磁带光盘、广播电视节目、新闻报刊等出版物的编辑活动中也常常能够看到它的神奇效应.例如,在写作当中,蒙太奇手法就是把一个个与所要表达主题有关的画面或事例,按照一定的联系或相关性组构缔结在一起,使之产生提示、对比、引导等作用,并为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8.
徐理亚 《新闻世界》2010,(8):323-324
《藏北人家》通过"再现真实"的拍摄手法,以生活在4700米高原上的措达一家为线索。记录了远离现代文明的另一种古老文明形态——畜牧业文明。通过"再现"这种文明形态下的普通人家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本质意义的思考。这部影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人类学研究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秀华 《大观周刊》2012,(52):28-28,33
电视剪辑是电视创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每一部电视作品都是由若干个电视画面组合而成。电视片中若干个不同内容的画面,通过合理组接,构成一个个完整的蒙太奇段落。对电视创作者而言,单个画面就是词汇和句子,而画面的组接技巧则是语法和修辞。因此,电视创作必须要掌握好画面剪辑技巧,艺术地再现现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中重要元素之一为镜头的表达,能够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画面语言的表达,通过镜头的组接及扭转完成主题表达以及内容的展现,本文通过对镜头语言在拍摄过程中的表达,从解说词的编写以及镜头拍摄引擎开展等环节,展现镜头语言的重要性,以及电视记者驾驭镜头语言的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们制作的各类电视节目,无论采用哪种传播方式,最终都是通过彩色图像在电视屏幕上显现出来。因此,对色彩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节目内容的表达。为了使色彩与电视节目的主题、情节及气氛紧密结合,生动、鲜明地表达主体思想,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力,在色彩的应用上,不仅要有的放矢,精心设计,往往还要通过对色彩的控制与调节,改变景物影像的色彩与组合关系,并用电视技术手段准确地记录下来,再进行适当的色调组接,使色彩在流动、变化中发挥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剑 《今传媒》2012,(1):121-122
画面的选取、画面长度的确定、画面的组接原则、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等内容基本上构成了电视画面的编辑核心,全面理解与把握好电视画面的编辑理论,有利于电视节目画面编辑超越技术性的工作层面,从而达到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境界,最终实现电视作品的完美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镜头足构成电视片的基础,镜头与镜头之间组接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最终电视片的内容表达和艺术表现。对于电视新闻而言一镜头组接的目的不仅是增强艺术感.更重要的是传递新闻信息。归纳各种电视制作技巧的阐述一电视新闻的镜头组接一般应遵循以卜五项原则:一、画面内容的逻辑性原则电视新闻是运用电视手段对新闻事实的纪录和报道,画面是报道的主要载体,因此,画面内容的衔接必须既合乎生活的逻辑,又合乎人们的思维逻辑,也就是说既要符合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满足人们欣赏电视片的视觉心理要求。罗姆在《电影创作津梁冰指出;…  相似文献   

14.
同遣词造句写文章必须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一样,做为视觉语言,电视新闻作品在由单个镜头、单个画面组接成品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符合电视画面组接的逻辑性。如果忽略了其内在的逻辑性,容易造成电视新闻声画两张皮,或张冠李戴、或词不达意,有的甚至歪曲了事实真相。这严重地削弱了电视新闻的表现效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一是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电视新闻画面组接的逻辑性,二是要认真研究、严格遵循和掌握电视新闻画面组接的逻辑规律。一、电视新闻的画面组接要严格符…  相似文献   

15.
色彩在影视节目中是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影视广告中的色彩语言不仅带有普通平面广告所要求的刺激、鲜明等特征,同时也具备影视中色彩的运动特性。本文试图分析影视广告中色彩充当的角色,指出如何有效地运用色彩语言,增强影视广告画面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刘洋洋 《新闻世界》2012,(6):208-209
纪录片《海洋》从多线索的主题出发,运用独特的拍摄手法与视角,结合音乐音响与光影色彩的烘托,对深海世界、浅海世界以及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进行解读,为读者真实还原了一个别具风貌的海洋。  相似文献   

17.
镜头是电视片最小的单元,是作为一种表意功能的视觉语言。单个镜头不仅可以直白地表现出画面内容的意义,还可以表达某种外在的、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引导人们产生联想。而镜头与镜头的相互衔接、组合,就会形成一个蒙太奇句子,也就是形成完整的句子,以此来表达特定的意义等。换言之,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撞击,会产生画面以外的思想意义。况且,一个画面与不同画面的相互配合,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而镜头组接的顺序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会不同。由此可见,电视编辑对电视画面编辑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着电视台的生命力,即受众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8.
色彩是最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作为电影艺术造型的一个重要视觉元素,它不仅能还原景物的原有色彩,还能表现影片的思想主题,刻画人物形象,传达人物情绪,烘托影片气氛,体现时空转换等。它更是构成影片风格的有力艺术手段。色彩的运用在当代电影画面语言的表现中达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9.
闫晓燕 《大观周刊》2012,(48):36-36
电视节目的编辑效果取决于良好的选材和合乎逻辑的安排,是一门较为深远的艺术。要通过画面的选择和组接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意图,就要做好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探究.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画面编辑工作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牛莎莎 《今传媒》2016,(6):101-102
电影《天与地》是美国导演奥利佛·斯通执导并担任编剧的“越战三部曲”的完结篇,在喜多郎的操刀下,影片中的音乐在电影的形态构建、叙事强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与画面完美结合的同时,更赋予影片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本文旨在通过对影片《天与地》中音乐的分析,论述其在影片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