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基层的声音是最真实的声音,群众的想法是最实际的想法。近年来,白湖监狱管理分局不断创新工作、务实作风、连接地气、频出实招,切实破解基层难题,服务广大群众。普建"基层联系点"彰显领导群众"一家亲"为有效推进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白湖分局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分局党委成负分工不同建立48个基层联系点。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只有察民情、访民意,出实招、办实事,才能将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辐射基层、影响基层、教育基层、带动基层为此,分  相似文献   

2.
2007年,扬州市档案工作将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面向社会,突出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进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一是抢抓机遇,强势推进新农村档案工作。制定《扬州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落实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联系点,开展“小康示范村”合格档案工作活动;二是更新理念,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出台《扬州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加强对重大活动档案的征集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以来,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和浙江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要求和部署,我省新闻战线的采编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投入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去。各新闻单位广泛开展建立基层联系点活动,积极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题专栏,深化“新闻扶贫”、帮团结对等举措。为反映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采访、实践的体会,宣传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本刊从这期起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希望采编人员积极来稿,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述经历、谈体会、荐典型,展示“在路上”的风采,分享收获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农家书屋”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补充,作为最基层的“图书馆”,可就近、就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可以说,“农家书屋”承担着对农民群众进行“文化教育”、“文化服务”和“文化扶贫”的重要使命与职责。文章主要探讨了“农家书屋”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意义、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前些天,我们报社要求每个记者都报5个“走转改”联系点,说是要上报给主管部门.大家都在QQ群上议论,到底如何报?是不是报几个平时经常联系的村啊?报社为此明确指出,基层不一定指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厂矿车间,也不一定是指条件艰苦的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并不完全是个地理概念.准确地说,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近群众,就是走近基层.这样一说,大家才明白,就是报最近你认为最应该接触的、普通群众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所在地.只要我们能够真正走近老百姓的生活,真切感知他们的内心,我们也就走到了基层.  相似文献   

6.
写好、写深农村报道,是县(市)报服务农村工作和农村读者的“重头戏”。但是,许多县(市)报的记者,感到到农村采访,听到的总是一堆“张家长,李家短”的小事,见诸报端的不是“四季歌”,就是“豆腐块”,完稿之余,时常抱怨自己的报纸小,写不出“大块头”、“有份量”的稿子。其实不然,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小报也有小报的优势: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她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实际,最贴近群众,最贴近农村。而且,县(市)一  相似文献   

7.
办好报纸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地市级党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之一,党的声音必须在要闻版“唱响”;政府的重大举措必须在要闻版“报透”;代表社会正当要求的群众心声必须在要闻版中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8.
陈明 《新闻通讯》2011,(6):10-10
去年,笔者先后采写了《海安建立网络回帖员制度》、《海安以农村宅基地换城里住房一举两得》、《百家社团,社区管理离不开的“好帮手”》等稿件,1篇A-,2篇B+。笔者最深的体会就是,“联系点”既要字字闻得见泥土的气息、处处听得到基层的声音,更要找到报社要求的按新闻规律办事和地方党委政府要求宣传亮点成就的结合点。学会如何走进“点”、又如何从“点”上走出来。一句话,就是:“身”入“联系点”,党报记者应该站得更高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日报先后开辟“民生连连看”、“亲历——来自基层联系点的报道”等栏目,为党报记者视角向下、报道基层提供了更大平台。其中,驻地记者无疑是基层民生新闻报道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赵晓勇 《传媒观察》2011,(11):47-48
新华日报连续五年实施记者联系点制度,每年都要刊发一两百篇来自基层联系点的稿件。这些稿件覆盖全省所有县、区。在这些可以听见记者脚步声的稿件中,不仅有对基层声音的传递,也饱含着报社一次一次为赢得尊敬,树立党报良好形象的集体努力。  相似文献   

11.
“大专业、小综合”的办台模式,“以电波沟通城市。用声音服务生活”的办台宗旨,“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呼声,给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办台特色。  相似文献   

12.
创优是新闻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出精品、出名牌的必由之路,也是新闻媒体砥砺队伍、锻造人才、提升实力、扩大影响的有效方法。从丹阳日报20多年的新闻实践以及历年来涌现的精品力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创优离不开基层的肥沃土壤,离不开一线这一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近年来,丹阳旧报积极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尤其是去年中宣部提出“走转改”要求后,我们不断加以探索,通过新闻竞赛、联系点制度等一系列创新方式.在“走转改”中摸索、实现新闻创优的新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地市党委机关报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担负着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声音,宣传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报道地方经济建设成果,反映基层群众心声的重任,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较高的影响力。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翼”,新时期地市党委机关报新闻摄影报道工作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善于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贯彻“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也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着力点,落实到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身上,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官兵”。这三个具体化的“贴近”,不仅要人心人脑,更要扎扎实实地付诸行动,要始终做到心里装着基层、主题紧扣生活、镜头对准官兵。  相似文献   

15.
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论述基层图书馆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扩展服务内涵,更好地为基层农民群众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地市党报是我国党报的主体,占全国党报数量的80%以上。地市党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喉舌”,是联系党和人民的桥梁和纽带,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因而必须发挥离基层和群众最近的优势,努力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社会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一个时期以来,企业报渐入传媒研究者的视野,成为不大不小的热点。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近万家活跃在最基层的新闻媒体呢?首先,在整个传媒体系中,它不可取代。从行政级别或对社会的影响力来看,企业报应属“小报”,但就它的数量和独特作用,一点儿也不可“小视”。企业报离基层最近,离群众最近,离实际最近。比起那些有了新闻才去基层抓“活鱼”的“大报”记者,企业报的编辑、记者更了解基层实际和群众心声。比如,去年,河北某都市报报道某企业有些夫妇为了保住工作而离婚。消息见报并经转载后,引发轩然大波,甚至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准备静坐。…  相似文献   

18.
龙嬿羽 《大观周刊》2012,(16):77-78
基层图书馆是图书馆体系中的主体与基础,是面向社会服务的最直接服务组织与前沿阵地,是广大读者利用文献资源的最主要的社会文化服务保障机构,是为各层次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窗口。因此,根据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知识层次、文化需求的变化,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注入现代生活的新内容,努力满足群众“求知、求新、求乐”的文化需要,是基层图书馆服务的着力点与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而要更多地履行这种社会责任,提高基层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参加“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军事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审视自己、校正方向的契机。在实践中,大家应从端正对基层官兵的根本态度出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中,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20.
党报办报总要求是“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而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是说,党报的一切工作要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和大局展开。经济报道,正是党报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落脚点。地市党报处在各级党报最基层的位置,处在党报与基层结合的关节点上,因此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