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振宇 《传媒》2014,(5):67-69
正一档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正是其风格的显现。栏目评论员展现的传播主体风格、栏目视听效果形成的认知对象风格、与受众对话而形成的交往风格共同构成了一档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整体风格。《老梁观世界》栏目于2012年1月在辽宁卫视正式开播,在当下众多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中彰显了其独特的栏目风格,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极具特色的国际新闻评论栏目——《望海楼》,通过惯有的评论框架加强国家形象的传播和构建,使得国家形象传播效果更加高效。本文基于框架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望海楼》2010年到2014年间的评论文章进行分析,从评论框架角度切入,探讨《望海楼》塑造的独具特色的评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频道《九点半》栏目从2008年开播至今,已经培育出以评论为主要形式、以观点输出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其针砭时弊的评论一向为浙江受众和网络受众所喜爱。2012年以来,为了适应目前形势下电视评论栏目的竞争需要和时代背景的新特点,《九点半》栏目的评论风格已经开始悄然转型。原先以"输出情绪、引发共鸣"为主要特征和传播效果的重口味评论,悄然转型为以  相似文献   

4.
评论是电视的旗帜和灵魂,负有引导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的使命。目前,电视评论已由电视新闻评论发展到电视专题评论乃至在栏目中广泛的的运用。其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是电视新闻报道节目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也是新闻电视媒体对新闻资源和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利用,对于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节目制作质量,应该系统总结新闻评论栏目的特征以及主要发展趋势,进而合理制定新闻评论栏目制作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体育报刊评论栏目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受到体育爱好者、专家、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广泛关注.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及受众需求的提高,其在评论模式、内容设置、评论风格等方面均需做出与时俱进的优化升级,以提高影响力和传播力,寻求更优的发展路径.因此,如何开辟我国体育报刊评论栏目的优化路径,提升其传播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宁 《现代传播》2004,(4):125-126
目前 ,各级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走下坡路已是不争的事实。全国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逐渐失去其在台里、频道中的新闻栏目霸主地位。与此同时 ,随着以讲故事为主要特色的新闻杂志栏目 ,特别是以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为主的大时段 (一小时左右 )的新闻直播栏目 (如《直播南京》、《南京零距离》等 )的迅速崛起 ,时长为 10到 15分钟的新闻评论栏目更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影响力不断下降 ,收视率每况愈下。在此情形下 ,有的台把新闻评论部撤消 ,有的台把新闻评论部和新闻专题部合并 ,有的台甚至借改版之机撤掉了新闻评论栏目。就在电视新闻削弱…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成功的网络评论栏目,红网"红辣椒评论"在版式设计和内容设置上都颇具特色。与此同时,红辣椒评论自身也有不足之处,如缺乏互动性、言论情绪化、偏离本土化方针等。本文试总结该栏目的优劣,并提供些许建议供其他地方性网站的评论栏目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是限制性的,需要在其范畴之内把握自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来自电视媒介的技术特征,另一方面是评论思维对节目的整体组织。凤凰卫视《倾倾百老汇》栏目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其实践对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琴 《报刊之友》2014,(2):91-92
当前,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日益呈现融合之势,融合的结果是出现诸如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对此,本文试图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从栏目定位、栏目元素、栏目语言等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两者的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日益呈现融合之势,融合的结果是出现诸如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对此,本文试图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为例,从栏目定位、栏目元素、栏目语言等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两者的融合现状,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2.
林光明 《东南传播》2010,(11):14-15
电视新闻评论以其“形象化评论”成为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新闻评论种类,其追击热点、辨明真相,层层剖析、精辟分析等特点深为受众追捧。然而,由于所涉及热点难点事件的敏感度强、调查采访难度大等原因,一直以来,成为“位低力薄”的基层县(区)台望而却步的电视栏目。本文从栏目定位、节目视角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思考县(区)台开办评论栏目之路。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是电视台新闻实力的体现,是电视新闻的延伸和深化,是代表新闻观点、媒体声音的重要平台。在评论栏目或评论节目的设置中,应该处理好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形式多样的电视节目,都高效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面对新颖多样的电视节目,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内涵质量和产出速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带来的固然是更高层次的机遇,同时,观众越来越高的艺术鉴赏能力,越来越深刻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来自行业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带来的也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立足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节目特色,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切实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索推动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发展的有效策略,是当前阶段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重庆电视台《网罗天下》新闻评论栏目为例,阐述新闻栏目主持人常用的新闻评论技巧,以及运用这些技巧对提升栏目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秋萌 《出版广角》2021,(13):78-80
自2013年《农民日报》创办新闻短评栏目"三农微评"起,该栏目深度聚焦"三农"领域中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基层教育、直播助农等内容,其评论简短有力.该栏目创办7年来,刊发了大量广受好评、传播价值高的稿件,逐步成为《农民日报》的重要新闻评论栏目,不仅丰富了版面内容,还展现了《农民日报》特有的基层视角以及舆论场中"有我在"的态度.《农民日报》"三农微评"栏目无疑是"三农"板块中报纸类新闻短评栏目的佼佼者,其鲜明的评论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短评栏目的特征与走势.  相似文献   

17.
张瑞  印睿 《视听界》2010,(3):57-58
江苏城市频道2009年年初开播的日播类新闻评论栏目《新闻夜宴》,是一档对近期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析,发表意见或评述的栏目,好评如潮。城市频道称其为“新新闻评论类节目”,这个“新”不仅代表新媒体技术,更凸显出栏目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媒体背景下所蕴含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体育新闻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网络体育新闻评论栏目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多种不同的网络体育新闻评论栏目应运而生。但是,网络体育新闻评论栏目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开始表现出一些不良问题。针对于此,笔者总结了目前网络体育新闻评论栏目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黄冈日报一直重视新闻评论的引领作用,常规八个版面,有超过一半版面设置有评论栏目,譬如,头版的评论栏目有《今日快评》、二版头条的新闻+短评以及《说短道长》,三版的《东坡时评》、教育周刊的《教育漫谈》等等.党报评论一样需要入“情”入“理”.党报是各级党委机关报,其评论往往带有严肃性、权威性、不可替代性,但不能面无表情,冷漠示人.  相似文献   

20.
观察家评论和述评同本报评论员文章性质相近的,还有观察家评论、工作述评。观察家评论是“文革”前人民日报发表国际评论的一种形式,其重要性介于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之间。这种评论发表时只用《观察家评论》的栏目名称,既无“本报”字样,也没有作者署名,加上选题精慎,决不用于送往迎来之类礼宾应酬,也不用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