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秀举 《学苑教育》2012,(20):62-6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根据农村中学生兴趣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笔者本人的教育实践,总结并提出了激...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心智活动过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的愉悦,这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葛扬 《历史教学问题》2000,(3):52-52,55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才能。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素质教育目标进行的 ,因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知识 ,增长才干。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呢 ?一、形象直观以引发兴趣1 .利用实物来引发兴趣中学生求知欲是很强的 ,对于距今较为遥远的事物 ,总想探查究竟。因此在课堂教…  相似文献   

4.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新课改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习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成为新课标背景下的新理念.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的重要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策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一种直接有利于学习的行为动机。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传世名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最重要的潜在条件。 然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发展,要经过“好奇—求知—爱好”的三部曲。 一、激发好奇心理 学生的“好奇心理”是在教学的新颖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求知冲动,它好比是启动兴趣的阀门。我常常在开课之初借助电教媒体变抽象内容为生动愉悦的形  相似文献   

6.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不冉是单纯的限定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上,同时还进一步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要想学好语文,首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正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新课改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习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成为新课标背景下的新理念.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的重要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不冉是单纯的限定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上,同时还进一步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要想学好语文,首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谢青花 《考试周刊》2011,(59):55-56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进行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一、沟通师生情感,努力培养学生兴趣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情感是融洽师  相似文献   

1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行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兴趣问题,要想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让他们活泼、愉悦地学习新知,教师就要不断地探索点燃“爆竹”的技巧,使语文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行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兴趣问题,要想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让他们活泼、愉悦地学习新知,教师就要不断地探索点燃“爆竹”的技巧,使语文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思考一:课堂教学应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渠道1.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学习语言的愉悦。主要应体现在:一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自始至终处于自由发展、生动活泼之中;二是实行民主、开放的教学,让学生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学习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以此诱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及其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成长。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在不违反一些基本的思想原则和文体要求的前提下,写什么,怎么写可以给学生以较大的…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任何责任心。”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就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处快乐情境,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孔子将这种情境概括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使学生达到乐学、想学、爱学的境界,是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和教育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是诸方面教育因素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那么,怎样才能让政治课教学焕发出创造活力呢芽一、改进教学方法,诱发创造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乐”就是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动力,是激发创造力、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本人在实践中曾采取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 ,孔子在教育中是非常注重激发学生“乐学”的。而让学生把“苦学”变“乐学”的灵丹妙药是什么呢 ?那就是兴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如何把一个个枯燥乏味的数字与符号变得生动形象 ,使一个个问题变得兴趣盎然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苦学”为“乐学”呢 ?  一、精设导语 ,引发“乐学”。  俗话说得好 :万事开头难。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导语可为课堂教学创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陈振英 《科学教育》2005,11(2):28-28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的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欧洲著名的教育家德可乐利则把兴趣作为其教育法的中心,赫尔巴特学派甚至把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教学经验也证明:兴趣是学生持之以恒学习的动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18.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兴趣是首要条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只有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便是兴趣。有了兴趣便有了做事的动力,有动力就会努力,努力了就有可能成功。同样,学生要想学好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谢建会 《甘肃教育》2013,(22):86-86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感到课堂上有无穷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