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试行学区制改革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学研究工作高效良性发展,促进教育体系的内部联系和层次优化。但学区制改革试行中存在城乡学区划分使教学差距拉大、农民工子女人户分离、入学难度加大、学区建设资金规划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可提倡通过学区间竞争互助并存、均衡配置学区内义务教育资源、激活教育资源存量、以监护人工作地及居住地为参考划分学区等措施来推动学区制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河西区小学教育发展联合学区是由临近学校组成的非行政性的区域合作发展共同体,围绕共同的愿景,校际间资源共享、互动教研,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各学校自主、主动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机制。学区制下校际间全方位合作、多因素互动,系统动态中实现了共同发展。联合学区推进了城市城区相邻学校的均衡发展,择校热开始降温。提升联合学区这一校际合作新机制的效果需要建立新的激励评价机制、借助专业科研力量的支持,也有赖于各阶段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区制是基于我国当前自上而下、等级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而提出的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是一项系统改革工程。学区制的实施推行基于以下几点:首先,学区制具有深厚的历史演进积淀,能够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其次,学区制可以极大地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学区制是当前我国社会体制改革背景下教育治理体系转变的必然产物。同样,实行学区制也面临着不同类型学校的同质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化、薄弱学校文化的被侵蚀化、学区制推行过程的形式化、学区房抢购的白热化等异常现象。基于以上分析,学区制在此种困境中必须寻求自身发展的出口以不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突围对策主要包括:构建统整协调的学区实践模式;深度挖掘学区内的潜在资源;客观公正、动态发展地评估学区制实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学区制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捆绑模式、托管模式、拓展模式和网络模式四种发展模式。为突破理念、体制、机制层面的瓶颈,学区的教育理念应由"学校人"向"学区人"转变,管理体制应由"乡(镇)中心校为主"向"学区中心校为主"转变,政策着力点应由"实体教育资源共享"向"制度建设"转变,推进思路应由"均等化均衡"向"差异化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5.
学区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式之一,文章从资源均衡的角度对学区制的核心目标进行规定,同时归纳总结了我国目前试行学区制改革的地区的主要内容及改革中的主要薄弱环节,最后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建立新型的学区关系、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挖掘、实现优质义务教育的资源共享等四方面探索了学区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学区化管理 为减小校际间差异,东城区进行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尝试,学区化管理与校区化建设应运而生。学区化管理即按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和行政区划,将北片10个街道划分为五大学区,学区内校际间结成联盟,共同开展教研、科研、考研的一体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学区委员会于2016年初正式挂牌成立。学区委员会是区域教育治理的议事机构。根据海淀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的要求,学区管理中心是统筹社会资源"打开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枢纽型组织,是地区共商共建共享优质均衡义务教育的服务型组织,是探索区域教育治理新模式的知识型组织。三年来,青龙桥学区不断筑牢党建基础、覆盖群团组织,开拓区域与行业党群工作新阵地;推进教育改革、建设学区委员会,区域教  相似文献   

8.
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需求。实现学区内部优质校、普通校与特色校的资源共享,构建共生共赢的校际合作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学区立足现实,从学校文化、办学规模、教育资源、人才优势等方面出发,构建了学区内校际携手互助的学习共同体,以好书共读、好课共品、好场所共用、好经验共享、好伙伴结对互助、好邻居联片教研的"六好"措施为抓手,充分发挥学区内部各校资源的优势与互补性,较好地实现了学区内部各校整体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5年,海淀区启动新一轮学区制改革,旨在通过完善教育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学区作为各方的纽带,为学校提供主导性服务,负责各方的协调与沟通,以优质服务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海淀学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海淀学区")是依据街镇划分成立的17个学区管理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北京市海淀区开始全面实施学区制改革。学区制改革是落实中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政策的具体举措,基本目的是使学区内优质师资、管理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得到均衡、合理地配置,从而使学生享受区域内的最好教育资源。学区管理中心在梳理青龙桥学区区域内的社会资源时发现,区域内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园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优质中草药资源单位,其中药用植物园近年来配合附近学校开设过一些活动课程。通过学习中草药课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增进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