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片头曲:《周末,你为什么留我独自在家》 上世纪60年代风靡意大利的著名歌曲,表达了一位妻子的怨声:丈夫总在周日去球场看球,使妻子备受冷落。那个时代,女性球迷少之又少。而现在,女性球迷已成为了球场上一道绚丽的风景线,也使足球变得更加美丽。据统计,观看本届世界杯的意大利女性球迷已经超过了该国男性球迷两个百分点。足球场上发生着变化,场下也是如此。足球,也是一部人生的戏剧。  相似文献   

2.
足球号称“天下第一运动”,拥有庞大的球迷群体,同时也有不少的收藏爱好者。收藏足球英格兰球迷罗尔斯加已经观看了2426场足球大赛,收藏了世界各国213个足球。这些足球种类各异,而且有一些非同一般:有用布裹起来的原始足球,有珍贵的历届世界杯赛时使用过的比赛用球。还有球王贝利、“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和马拉多纳等超级球星的签名足球。他的住所已经成了一处远近闻名的“足球展览馆”,仅展览“门票”收入一年就颇为可  相似文献   

3.
梦想成真     
我叫胥潇,是四川人,今年14岁。我非常喜欢英格兰球星欧文,曼酸足球世界烛了解了他。欧文在1998年世界杯上的出色发挥让众多的球迷认识了他。他技术出众,速度快,透着—股子灵气,这样的球星谁不想和他合影呢?口梦想成真@乐心  相似文献   

4.
意甲星战     
很多球迷因为追随一个球星,而喜欢上一支球队,意甲之所以有众多的球迷,因为这里有最多的球星。不过,意甲的形象渐渐褪色也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已经很少再提“第一联赛”,这个称号如今属于西甲;关于“小世界杯”的美誉也不那么大张旗鼓,后来居上的英超联赛,无论观赏性还是商业化程度都显示了咄咄逼人的势头。尽管意甲在球迷心目中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辉煌的历史,璀璨的巨星,塑造了亚平宁半岛独特而深沉的足球情结。然而,在内部的理念调整和外部势力的联合冲击下,意甲正承受着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小肇的足球缘 小肇喜欢上足球缘于他的父亲老肇。小肇的父亲老肇是个十分执着的球迷,他对足球的那份爱与执着完完全全的感染了当时正在上幼儿班的儿子小肇,小肇那时不懂足球是怎么回事,只觉得踢来踢去的挺好玩,但就是这么踢来踢去的玩让小肇在全区举办的幼儿运动会上一举夺得了第一名,他高兴地用小手拍着手中的皮球对父亲说:“这是我得来的。”从那以后他便对那个小皮球情有独钟,不但整天与小皮球为伍,踢呀踢的不知累,而且还时不时地问起父亲有关足球的问题,还有就是每次父亲带他去足球场边看比赛时他问父亲的话:“我长大了可以像那些大哥哥一样在绿茵场上奔跑吗?”老肇点点头,但他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儿子的梦想成真,但有一点老肇知道儿子已经喜欢上了足球。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盐城,一位痴心于足球的“老板”,用他仅拥有十八名员工的私营小厂所创造的有限经济效益,用他的心血和汗水;为家乡球迷办起了一项每年一度的足球邀请赛。尽管没有“大腕”球星参战,场地设备还十分简陋,可是这项名为“中达杯”的赛事在盐城球迷的心中分量却不轻。毕竟它是盐城球迷自己参与的球赛。世界杯、意甲、英超固然精彩,终究还是遥远了些,而就在他们身边的“中达杯”让他们真真实实感到了自身在足球  相似文献   

7.
老球迷摆资格,一般的招数就是知晓球星的名字,看谁知道的球星历史更为悠久,我当然也不例外。我的足球记忆应该是从1988年开始,正是荷兰三剑客在欧洲杯上所向无敌的年代。若不是写这篇文章,我都没意识到我喜欢足球已经20年了。也正是那一年,我开始屁颠屁颠地跟在哥哥后面踢球,帮他拎球鞋,要不就是背水,谁让只有  相似文献   

8.
这一篇谈话记录,虽然距现在已经四个月了,但读起来仍然十分有趣。球星与球迷水乳交融的情感,让人不由生出许多感动。傅玉彬说得多好,“外界对你另眼看待,那是球迷肯捧你的场,离开了球迷。你什么都不是。”“我非常在乎球迷对我的态度,你们喜欢我,我也爱你们,球迷是一面镜子,比较公正,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愿中国足球再多一些这样的球迷,这样的球星。——编者  相似文献   

9.
红颜     
世界杯对每个人意味着什么?足球的盛宴,球迷的狂欢节,球星闪亮登场的舞台?对于那些球星的女友和太太们来说,世界杯则是一个展示绝妙身材和美丽容颜的绝佳场所。也难怪,美丽,本来就是用来炫耀的。球星的女友和太太们或是模特或是明星,她们个个风华绝代,于是,争奇斗艳成了球场外的另一种角逐。每一次大型足球比赛的看台上,都留下了太太们迷人的身影。他们穿得花枝招展,似乎把为老公和男友们助阵视作了一次时装展示会,并上演着一台明争暗斗的大戏。曾经,维多利亚与菲戈的娇妻还因为“撞衫”,在看台上大动干戈。随着德国世界杯脚步的临近,提早做打算的不仅仅是各国的参赛队员,球星们的妻子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世界杯上的几大劲旅——法国、意大利和英格兰,都是时尚中心,来自这三地的太太团,自然不甘落后。场内,丈夫们挥汗如雨,意气风发;场外,美艳娇妻们摇曳多姿,翘首以盼。场内,众多球星星光夺目; 场外,太太们组成的拉拉队活色生香。当男人们为了一场大战磨刀霍霍的时候,另一场香艳的争斗也在这些女人之间展开。  相似文献   

10.
足球训练 营的训练形式 在欧美足球发 达国家已经非 常盛行了,效 果极好,培养出了许多知名的球星。中国在世界杯后,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尤其在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上。足协开始重视了,球迷也开始关注了。  相似文献   

11.
读7月4《北京晚报》名作家 冯德英《球谜与球迷》一文,觉得有些说法,值得商榷。 文中说:“有球迷为在世界杯上看不到中国队而伤心落泪,而怨声载道。我看大可不必。”作家劝慰中国球迷们不必太难过,可以理解。 不过,作家提出的主张却使人困惑。他说:“足球既是一项运动,也就没了什么国界。”他赞扬一位从不看中国队踢球的女球迷,说“她只有看外国的一流球队踢球,才是一种享受。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球迷。”作家呼吁球迷们“让我们跳出国界,忘掉中国队,快快活活欢欢乐乐,迷它一场。”  相似文献   

12.
尽管马特乌斯在足球圈内的知名度很高,但他当选1990年世界最佳球星的消息,仍不能不说有些出人意料。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在本届世界杯赛中,他既不是金球得主,亦非金鞋持有人。虽然他以冠军队队长的身份为人熟知,但毕竟不如世界杯英雄克林斯曼、布莱默、米拉及斯基拉奇那样抢镜头。他自己也说:“我不能说赢得世界杯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因为在我的生命中,妻子及家庭要排在足球之前,足球只是我的嗜好。”然克林斯曼却说:“不管他是否说足球只是他的嗜好,马特乌斯分明是为足球而生存!”仅是嗜好也好,还是为之生存也罢,反正马特乌斯从他的嗜好中得到了成功。自从1980年在对荷兰的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足球已经不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运动,它已经与时尚、娱乐、现代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足球明星居然也能带来时尚潮流,成为最称职的流行代言人,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球星的发型、服饰、文身、爱好、娱乐等已经成为年轻球迷的追逐方向。今天,我们先来和大家聊聊球星的发型,这可得从世界杯开始说起了。 这次韩日世界杯不仅仅是展示足球技术战术的殿堂,更是展现奇特发型的大舞台。球员们都想通过自己的独特发型给自己带来好运,并吸引球迷和球探的目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一招还真奏效了。  相似文献   

14.
所有的球迷都做过这样的梦,所有的球迷都盼望中国的球星们能在不远的某一天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发出一声豪气冲天的怒吼。 甲A联赛轰轰烈烈地搞了两年,一批球星脱颖而出,爱球的人也越来越多,仿佛今天的“国球”已经是足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留美学生、女球迷陆洋,远隔重洋寄来一封特快专递.她连续开了几个夜车,怀着对足球炽热的爱和对我刊广大读者真挚的情、写了这封“家书”.遗憾的是本文寄到编辑部时,第7期新体育已经付印.为了向海内外中国球迷介绍在美国世界杯上,还有这样一位纯情的同行,我刊破例在本期发表这篇迟到的消息.  相似文献   

16.
假装看球     
网上看一个帖子,题为“假装读书”。这样的标题真让人喜欢,忍不住就学了,也写一篇“假装看球”,就算致敬了。世界杯,仿佛有奇异的魅力,它不仅吸引了真正的球迷。也吸引了像我这样其实不懂足球的人。我看足球,其实真可以算是假装看球。我几乎不懂球迷们津津乐道的战术以及规则诸如此类,我从来看的都是人。那些在场上奔跑的兴奋地、焦灼地努力奔着成功和进球去的球员,那些在场边或者镇定自若或者紧蹙眉头恨不能自己亲自上场的教练,那些看台上幸福的球迷沮丧的球迷,他们,才是我心目中最靓丽的世界杯的风景。足球仿佛是最好的道具,世界杯是最好的舞台,而他们,是最好的演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多子多福已经成为过时的 生育观念,但有趣的是,在现在的世界 足坛,球员多生却成为了一种潮流,即 使不少球星妻子的名人地位令她们成为 众人的焦点,可是在不久前的一次访问 中,几位球员妻子不约而同地表示,自 己尽管也是明星,可是她们愿意分享另 一半的希望和梦想,愿意过最简单的家 庭生活,而球星们雄厚的经济实力,也 保障了他们的妻子们可以在家里轻松自 如地过着相夫教子的幸福家庭生活。在 足球强国五大联赛以及南美足球巨头阿 根廷和巴西,都有这么一批多生球星在 充当“代表”,而他们又影响了不少球员 效仿他们的生活方式包括连生数胎……  相似文献   

18.
北辰 《新体育》2010,(2):44-47
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喜欢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是一种情结。1989年,意甲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屏幕走进千家万户,那时的意甲汇聚了世界足坛最优秀的球星,被称作“小世界杯”,毋庸置疑,意甲真正启蒙了一代的国际足球球迷。  相似文献   

19.
球迷轶事     
出国之前,我不是球迷。出国以后,我不自觉地变成了球迷.因为我生活在意大利米兰——AC米兰的故乡。意大利球迷的特点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火车上、飞机b、办公室、宾馆,甚至公共厕所里,到处是操共同“球语”的球迷。不分男女老少,无不显出对足球的钟爱,几乎是到了全国皆“谈”的地步了。意大利球迷也是拉帮结派、各立山头的,什么米兰球迷、Imter球迷、Juve球迷……五花八门,凡有其队就有其“迷”。这“迷”那“迷”,到了1998年世界杯一举行,都“迷”到一起,一致对外了。AC先生米兰神力无边’98世界杯在法国举行之前的一…  相似文献   

20.
乌克兰进军2006年德国世界杯,全世界球迷为此欢呼,他们不是乌克兰的球迷,他们都是舍甫琴科的球迷。终于,这个当今足坛优秀的前锋有机会到世界杯上表演。我们为舍甫琴科庆幸,因为他没有延续他那些前辈的宿命,也比那些同样渴望世界杯舞台的球星多了一份值得珍贵的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