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JK触发器是数字电路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触发器,教学中发现有些教材和文章对同步JK触发器的存在问题有争议,本文详细分析了同步JK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仿真和电路实测结果都证明不存在同步JK触发器。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RS、JK、D触发器转换为T触发器的必要性,给出了RS、JK、D触发器到T触发器的电路转换、特性方程转换,并由特性表和驱动表推导出RS、JK、D触发器到T触发器的转换使用表。  相似文献   

3.
由于主从JK触发器对解决一次变化并不太理想,使用方面受到一些限制,而维持阻塞D触发器完全解决了一次变化问题。本文在维持阻塞D触发器组成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基本逻辑门构成的JK触发器圆满地解决一次变化。改进后的触发器,具有保持、置0、置1、翻转四种功能,是一种很理想的电路。  相似文献   

4.
根据主从JK触发器输入信号的不同情况,研究总结出相应的次态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130-132
针对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枯燥、逻辑关系复杂的问题,将Multisim仿真软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仿真软件强大的电路仿真能力和直观形象的演示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以SR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教学为例,仿真软件使学生直接观察到主从式触发器的状态翻转过程和工作波形,验证了主从式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让知识理念和数字逻辑形象地展现,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JK触发器教学中有几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采用顺口溜来记忆触发器翻转特性,从RS触发器出发,画出简化图,写出R,S与J,K,Q^n的关系,可以有效地使这些难点变得较易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7.
主从结构的JK触发器逻辑功能较强,应用很广。但因有的学生对其性能和一次变化问题不够熟悉,常在分析设计电路时发生错误,故应引起注意。主从JK触发器电路如图一所示。它由两个同步RS触发器组成。ABCD为从触发器;BPGH为主触发器。CP=1时,  相似文献   

8.
触发器是能够记忆一位二值信息的基本逻辑单元。 一.触发器的结构和功能分类 按照结构,触发器可分为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主从触发器和CMOS边沿触发器。 按照功能,触发器可分为RS触发器、JK触发  相似文献   

9.
将PSIM仿真软件引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使用PSIM仿真软件对数字电子技术的JK触发器级联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电路进行软件仿真实践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看到具体仿真数据及仿真波形,并与理论分析数据对比,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导出了用同一个次态函数K图实现由不同类型触发器组成的同步时序电路设计方法,并研究了基于次态方程的利用JK触发器和T型触发器次态函数K图设计同步时序电路的方法。通过设计实例表明,基于触发器次态方程设计同步时序电路具有一定的优点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从JK触发器一次翻转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接JK主从触发器的两条反馈线的接点 ,将从触发器对主触发器的封锁改为主触发器的自我控制 ,从而消除了空翻和一次翻转现象的发生。改进后的触发器在高电平接受信号、下降沿触发 ,完全不存在一次变化问题 ,同时解决了抗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教学方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作者在多媒体教学方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媒体教学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多媒体教学方法如何在电子线路教学中进行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人机交互功能模块涉及到用户使用的方便与简洁,对汽车压力监测系统的整体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方案的成功与否。详细介绍了人机交互功能模块的声光报警电路、LCD显示电路和按键输入设置电路的实现方案,给出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图,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相量法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重要方法,文中介绍了相量的有关概念,阐述了如何利用相量法快速解决正弦交流电路的常见问题,并以实例说明相量法在解决交流电路相关问题时的优越性和快捷性。  相似文献   

15.
触发器是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提供的一种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完整性的方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在对触发器的概念,作用,类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说明使用SQL Server2005 DML触发器可以保证实现check约束、foreign key约束等组件无法实现的复杂的数据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Instructional Science - Digital drawing can foster learning, but only if the drawing is of sufficient quality. Hence, the focus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nd how two types of...  相似文献   

17.
李姮  张涛 《贺州学院学报》2012,28(1):143-144
针对目前数字电路教学中芯片的类型和应用越来越多,提出一种采用EDA技术的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在课堂上利用EDA技术对芯片的功能和连接的电路进行仿真和分析,丰富数电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芯片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电路设计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尝试,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technology-assisted science learning via drawing analysis, and explored how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omputer experience and science learning self-efficacy may show different conceptions via their drawings. The participants included 335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179 male and 156 female). All of them were asked by guiding questions to make two drawings to represent their conceptions of technology-assisted science learning in actual and ideal contexts, respectively. Thei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cluding computer experience and science learning self-efficacy were obtained using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s. Through drawing analysis, seven categories of conceptions of technology-assisted science learning were identified, including types of technology, location of learning, types of learning activities, content of learning, participants of learning activities, affordance of learning technology, and effects of learning technology. The results further revealed that the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actual and ideal technology-assisted science learning significantly differed in some sub-categories of all categories except the category of participants of learning activities. Moreover, students’ computer experience and science learning self-efficacy may link to 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technology-assisted science learning. Future research and direc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