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作文教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低”的弊端。原因之一是1986年起实施的大纲作文要求偏高。86年的大纲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具体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93年秋开始在全国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九义大纲)中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  相似文献   

2.
陈剑南 《甘肃教育》2011,(10):35-35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作文超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大纲中的这段话表明,小学生的作文活动是一种练笔活动,  相似文献   

3.
尹效红 《小学生》2013,(12):22-22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头疼、最有意见分歧的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逐步达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写完后要修改的具体要求。认真领会《大纲》的论述,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指导学生写作:一、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作文"1.说真话就是"作文"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真情实感,消除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难。如:教学《课间十分钟》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将从小学毕业。为了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达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总复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明确《大纲》要求,突出复习重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放学提出“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也要会写常用的应用文”。对记叙文的写作,提出“能写简短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十种标点符号”。这是小学作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每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该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能写”切实做到“简单”郝名军(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小学作文的要求比之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变:过去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新大纲强调“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这里只改动了两个字,其要求却相差甚远。“能写...  相似文献   

6.
长时期以来 ,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一直偏重于阅读教学。搞一些观摩性的活动也多侧重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部分固然是一个原因 ,但我想 ,作文教学难也不乏其原因之一。究其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九义”《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仍存在偏高的问题尽管于1993年全面推开的“九义”《大纲》在原大纲的基础上对作文教学已大大降低了要求 ,如将“写简短的记叙文”改为“写简单的记叙文” ,“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改为“有中心 ,有条理”等 ,但对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来说仍有些偏高。如低年级就要求写“完整、通…  相似文献   

7.
潘秋桂 《广西教育》2004,(7A):37-37
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对小学阶段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在修订版的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明显的改变:一是提法改变:修订版大纲中多处回避了“作文”二字,用“写话”和“习作”来替代“作文”,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习作是受欲望和动机支配的 ,浓厚的习作兴趣是小学生作文成功的关键 ,小学生习作既不是单纯的书面文字抄写 ,也不是文学艺术创作 ,它是小学生现实生活的自我展示 ,是一个从认识到表达的创造性活动过程。《大纲》指出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小学生与人交流的工具。小学生通过六年的小学生活 ,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做到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 ,有一定条理 ,书写工整 ,注意不写错别字 ,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那么 ,如何有效贯彻《大纲》精神 ,指导小学生作文呢 ?笔者认为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紧紧围绕学生作文实际 ,从以下…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关于小学作文的要求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变:过去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新“大纲”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能写”与“会写”虽一字之差,内涵上却有诸多不同。某人会做某事,说明他不仅能做成功,而且做得好做得巧;某人能做某事,说明他能  相似文献   

10.
陶云云 《考试周刊》2011,(81):52-52
一、作文写作的《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语文教学的特点,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做到"能以一定速度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恰当,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以此为教学目的,学生的作文能达到这个要求,才叫合格,才是作文写作的"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1.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目标明,才能方法对,效果好。义务教育小语大纲在阐明小学生作文属于习作、练笔性质的同时,降低了作文教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把原大纲提出的“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改成”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一为“会写”,一为“能写”;一为“简短的”,一为“简单的”;一字之改,要求明显有所降低。(2)变“中心明确”为“有中心”,“条理清楚”为“有条理”,不再提“详略得当”的要求。总之,小学生的作文,能够做到内容真实、易体;表达百中心,按顺序…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要求学生在习作中能先确定中心,再选择恰当材料,围绕中心写具体。这样的要求,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也许人人会说,人人会背,但在习作中往往又不易做到。很多学生的作文,正是在中心、材料,具体诸方面出问题。如何通过作文指导,使习作要求具体化,并转化为学生习作构思的技能?我在1992年常州市小学语文年会的作文指导公开课上作了尝试和探索。一、以读引写,引导学生领会中心和材料的含义。公开课的作文内容是记学校的冬季锻炼系列活动。为了帮助学生确定这篇作文的中心和材料,我首先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作文教学,目前较严重地存在着没有遵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的由浅入深的训练原则,过早地在中年段就进入了篇的训练。由于没有打好扎实的写片断基础,到了高年段,反而倒向写片断训练,完不成篇的训练要求。这种衔接失调现象,农村小学尤为严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作文教学”一章中指出:“作文教学应按从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要从说话、写话,再到命题作文;从写几句话、一段话,再到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大纲这简炼的阐述,(以及每个年级的要求),未能在教材上的习作题中体现出来,很难把握循序渐进的序列层次,造成作文教学序列模糊,为学生习作增加了难度。根据大纲精神将作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有中心,有条理。在从事语文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感到学生最怕写作文,一提到写作文,就发怵,觉得无事可写,或者有事不会写。于是一篇作文,不是没有真情实感,就是文章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5.
高爱兰 《考试周刊》2014,(39):66-66
快乐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习作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把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与阅读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为"乐"写,使学生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6.
朱剑峰 《小学生》2012,(12):15-15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成了阻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为了写好习作,师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小学生的好文章也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解放心灵,在乐于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翟羽 《教师》2011,(14):57-57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向来不言而喻,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各种类型的考试都遍布着作文的影子。从考试作文所占分值之高,不难看出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关于写作,即作文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当做到"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并且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还包括对于"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等方面的能力要求。除此以外,教学大纲中就只剩对于写作质量和数量的基本要求了。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能写会写之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则成了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大问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3)》中明确指出:"要注意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可见,习作评改是小学生习作指导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4)作文。作文方面是一个提法的改变。从现行大纲中隐去了“作文”的提法,低年级叫作“写话”,中高年级叫作“习作”。这个提法的改变,用意在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第二个变化是,淡化了文体,降低了要求。小学阶段的习作,在文体上没有十分强调写记叙文,写应用文,高年级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和书信等。”在表达上,没有明确地提“有中心”的要求,条理上也降低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逐步达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写完后要修改的具体要求。从《大纲》中的以上论述来看,我认为作为语义教师,必须从整体上全面认识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从而建立起全面正确的作文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