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全世界奢侈品消费都不可避免地呈下降趋势,中国却一枝独秀地保持了增长的趋势.2009年,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月,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已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相似文献   

2.
韩英  程晓君 《青年记者》2010,(18):35-36
在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全世界奢侈品消费都不可避免地呈下降趋势,中国却一枝独秀地保持了增长的趋势。2009年,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月,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已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相似文献   

3.
纪佳婧 《新闻传播》2009,(12):26-26,28
奢侈品是一类用来满足现在拥有相对较高消费实力的中产阶级和比较富裕的消费群体需要的商品。按照世界标准.一个国家的国民平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奢侈品的消费群体。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奢侈品已成为中国消费品的一部分。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奢侈消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奢侈品广告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国内的各种媒体上出现,对其广告诉求新特色的研究也就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日,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最新报告,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奢侈品销售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2009年1月底,世界奢侈品消费前三名国家分别为日本、中国和美国。其中,我国奢侈品消费以总额86亿美元、全球占有率25%,首次超过美国稳夺亚军宝座。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14,(40):11-11
中国人开始没那么热爱奢侈品了——不只一家奢侈品大公司的财报得出这样的结论。著名咨询公司贝恩的报告中,更预计中国奢侈品消费十年首次负增长。这有赖反腐对“表哥”们的打击。在人们的惯常印象中,中国人爱奢侈品,并且全球扫货。不过,最近这一年,尽管国人还是全球奢侈品消费最大户,情况却扭转了。  相似文献   

6.
石娜 《新闻世界》2011,(12):224-225
近年来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也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中国商务部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面对如此强劲的奢侈品消费劲头,我们不得不审视大众媒介在其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应看到大众媒介在塑造整个中国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艳秀 《新闻世界》2012,(6):257-258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典型的品牌消费行为,其符号价值备受大众关注。本文着眼于中国奢侈品消费这种典型的品牌消费行为,剖析其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及其在消费符号化语境下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对奢侈品广告所描绘的流金世界产生共鸣并向往,其本质是对奢侈品广告所承载的西式、精致、精英文化的认同。这种建立在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上精英符号塑造、扩招,是西方奢侈品品牌最核心的竞争筹码。作为炫耀性消费之一,奢侈品品牌的营销传播多依靠广告这种形式,在营销经营方面诸多西方国际品牌给出了典范案例供我们学习。但如何借鉴并打造出中国奢侈大牌仍待我们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奢华风提前光临2005年9月,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发表了题为《中国:新的奢华风潮》的报告。根据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并预期该市场在未来数年内将获得巨大增长。报告指出,中国奢侈品市场目前的年销售额为20多亿美元,预计从现在起到2008年,年增长率为20%,之后到2015年的年增长率为10%。届时,销售额将超过150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2005年10月,荟萃了法国69家知名品牌的精品企业联盟“科尔贝委员会”向媒体发布公告称,中国人将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用户,法国一些著名精品企业将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奢侈品现状以及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庆 《今传媒》2011,(6):48-49,64
本文论述了目前中国的奢侈品现状以及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做出了诠释,从根本上分析了奢侈品的目标消费群体购买奢侈品的动机,以及对这类消费者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议应该如何来建立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相似文献   

11.
奢侈品广告在电影中的隐性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消费品不同,人们对奢侈品的消费意图还包含了对产品基本功能以外的价值消费,如心理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等.而观众观看电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消费行为.精神消费是电影消费和奢侈品消费共有的本质,不同的电影拥有各自特有的目标消费群,隐性广告则是二者过渡与转换的桥梁和节点.  相似文献   

12.
贾笛 《今传媒》2012,(3):53-5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大奢侈品品牌接连登陆中国并发展壮大,我国奢侈品消费进入高峰期。广告作为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开拓的主要推手,其广告内容以及传播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奢饰品广告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的生产消费、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和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有关单位要加强监管,参与企业提升自律意识,并加强社会大众对对奢侈品广告的辨识程度,从而实现奢侈品广告社会责任的重塑。  相似文献   

13.
梁雪梅 《东南传播》2012,(12):37-38
奢侈品是一种包含丰富符号价值的特殊商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奢侈品消费文化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一方面,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变成奢侈品的"品牌放大器",对二者的创新融合带来了奢侈品营销的春天;另一方面,后现代语境中的奢侈品消费也带来"晒"奢侈品网络文化盛行、舆论监督与社会自净、"以次充好"的消费文化和新媒介生态,导致奢侈品符号意义的滑落。未来,奢侈品定义、符号价值将更具多角度、多阶层、多领域的解读,新媒体也将不断改写着人们对奢侈品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炫耀性消费被认为是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动机之一.为此,本文追溯了人类炫耀的历史,探讨了炫耀性消费背后的动机,以此来反观当前国内的奢侈品消费热潮,解析其传播机制.本文提出,炫耀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炫耀性消费有进攻型和防御型两种,其背后的目的是为了在社会比较的参照群体中获得成就感与认同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对财富的炫耀已经成为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而奢侈品因具有社会比较意义的优越感特质,成为炫耀性消费的载体.基于此,奢侈品的传播机制,主要是建立符号与识别,在利用来源国和历史等资源,赋予品牌符号意义的同时,通过选择性的媒体渠道和以艺术品质、精致美学为特征的传播,最大化品牌符号及其主要利益点的知名度,以全方位满足炫耀性消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翟树卿 《声屏世界》2011,(10):127-128
R·CHC是中国高端消费人群研究数据库,是慧聪邓白氏研究从2008年开始的一项长期自主研究项目,2008年以北京为试点,2009年拓展到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2010年拓展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成都,2011年增加了深圳、大连、杭州、沈阳合计10个城市,未来还会增加城市,一年一次发布,为大家详细了解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消费及高端人群的媒介消费习惯提供数据。据2011年R·CHC的最新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6.
白明 《出版参考》2011,(10):12-12
中国游客海外大量购买奢侈品的行为几乎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目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谈到,2010年我国在境外消费高档商品的人群增长了30%。目前,中国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 作为游客,除了观光旅游外,也希望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不过,现在中国人在海外旅游时的购物行为却有些“做过了”,甚至可以说因此而制造出些许消费“泡沫”。据报道,巴黎的LV皮包正在成为中国游客疯狂抢购的对象,就连法国人都为此咋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游客海外大量购买奢侈品的行为几乎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目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谈到,2010年我国在境外消费高档商品的人群增长了30%。目前,中国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 作为游客,除了观光旅游外,也希望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不过,现在中国人在海外旅游时的购物行为却有些“做过了”,甚至可以说因此而制造出些许消费“泡沫”。据报道,巴黎的LV皮包正在成为中国游客疯狂抢购的对象,就连法国人都为此咋舌。  相似文献   

18.
梁雪梅 《报刊之友》2012,(11):149-150
当下消费社会中,奢侈品消费中的身体文化传播研究可从“奢侈”的历史入手。“身体文化”卷入传播领域,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受人类“好奇”本性推动,人们不断追求“奢侈”,将“身体”进行“自恋式投入”,因此奢侈品得以推陈出新。“身体文化”进入奢侈品消费的过程,好比“红楔刺白”:首先“身体文化”(楔子)在消费文化(蛋白)中不胫而走,成为主导论述话语,再直击核心(蛋黄)——奢侈品消费。结果,“蛋黄”穿破,和“蛋白”融为一体,意味着奢侈品消费充斥、填满了整个消费文化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赵龙 《声屏世界》2011,(1):138-139
根据慧聪邓白氏研究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包括服装、皮具、珠宝、手表、香水、化妆品在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为770亿元人民币,约合114亿美元。高端人群在奢侈品方面的户均年消费额4.2万元,其中7成的消费场所分布在大陆。该群体的奢侈品购买力是日本人(按2000年汇率计算,2007年为3340  相似文献   

20.
杨先顺  郝晟 《新闻界》2014,(2):45-50
消费社会背景下,品牌符号价值是理解奢侈品消费的最佳视角。本文认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体系由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心理价值、社会价值构成,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生产源于需求体系和社会交流体系两条路径的相互影响。奢侈品意义赋值过程可概括为:通过昂贵的价格和奢华的外观、广告中的明星和场景、时尚领导与秀场文化、商场服务与氛围等市场营销方式的互动构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理解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至关重要,有助于消费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培育理性的消费态度,有助于引导社会的奢侈品消费循序渐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