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天的况味     
秋的脚步和春一样,也是无声无息的,她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没有给你任何的暗示。一年四季中,秋,显得那么的清爽,那么的惬意。她没有春的绚丽,夏的狂热,冬的冷漠。而  相似文献   

2.
    
春是美丽的不像夏那么火热也不像秋那么老成满山艳红的杜鹃花是她头上的花环轻柔细嫩的柳枝是她飘逸的秀发春是温柔的不似夏那么暴躁  相似文献   

3.
秋·晨     
秋秋天,迷人的景色浓似酒。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袒露,冬那么内向。秋,收获的季节、金色的季节。秋天,更具有黄金的特征:庄重、深沉、和平、富有。难怪人到中年的爸爸妈妈都说秋是他们美好的季节。万物始于春,成于秋。秋天——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孕育着成功的希望。农民伯伯的脸上洋溢着浓浓的喜悦。他们不停地收割,挥舞的镰刀昭示着秋的迷人,挥洒的汗水拥抱了秋的甜美。秋的阳光温馨恬静,凉爽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如今,秋风又起,树叶交织出金色的苍穹,落叶遍地,踩上去柔柔绵绵的,好像此刻不胜凉意的心…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8日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千年前刘禹锡发出的感叹。就像诗中所说的,秋往往象征了凄清寂寥,但我并不认为秋全然如此,我对刘禹锡的观点倒颇为赞同。秋没有春那么生机盎然,没有夏那么聒噪不安,亦没有冬的冰纯浪漫。但秋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标签。不懂它的人说它凄清寂寥,那是他们没有看到满地金黄的作物,没有看到秋那颗孕育万物的炙热的心。回过头来,看看窗外的秋景,也并非人们眼中那么凄清,无边落木萧萧下,生命的轮回是我们无法决定的。因此不要看到树的凋零风的哀号就觉得凄凉生命有开始也必会有结束。  相似文献   

5.
醉秋     
我不明白“愁”字为何以“秋在心中”而形成,也不懂历来的文人墨客为何以“伤秋”抒怀。秋在我心中并不悲凉,她是那么温馨,如同一幅幅油画编织着优美的旋律。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承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主题是“伤秋”,那么我们就得承认《林莉诗五首》的主题就是“伤春”。伤秋的情思是说得通的,因为秋天虽然是成熟的季节,然而也是万物走向哀败的开始,特别是深秋,秋风瑟瑟,让入感到生命消失,所以中国有“伤秋”的传统;  相似文献   

7.
香山之秋     
秋,似乎是一个悲凉凄清的季节,在历代文人们的口中,秋似乎总能和凋落、和逝去、和一切与终结有关的词汇扯上关系。但,在我看来,秋天并不是如此,至少,香山的秋天不是这样。如果一定要我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香山的秋天,那么,"满山红叶"再适合不过了。香山之秋的主色调便是红,红色的黄栌  相似文献   

8.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外婆那里的山上会有那么多的野栗子,更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的野栗子会那么的甜、那么的香、那么的馋人!《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诏  相似文献   

9.
西山之秋     
我说的西山当然不是北京那个西山,我说的西山并不高大,只是一排矮小的山冈,坐落在小城以西,也正处在学校的西边。因为特别近,所以常常可以从容地欣赏,又因为它很寻常,倒更显得亲切和妩媚。这么说吧,如果江南的水是亭亭舞女的袖,那么这小小西山便是这舞女散落在江南的翡翠几颗,也像是哪位大师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那么地不经意,却又那么高明。在一年之中,惟独秋天的西山,才是我最爱恋的。都农历十月了,北方早已入冬了,可是远远望去,这西山却还是一片墨绿,绿得有点不像秋的模样。这西山的秋既没有故乡的秋——鄂西群峰的树树萧索,也没有大学的秋…  相似文献   

10.
散文不仅是学生爱读的,而且是学生爱写的一类文学体裁。从现在的高考试题来看,散文一直是并且将来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对象。教材中所选的文人散文有许多属于抒情散文这一类。假如我们把教学重点都放在“感悟作者情感”上,那么,老舍的《想北平》表达的是对北平的爱,郁达夫《故都的秋》表达的是对北平的秋的热爱,  相似文献   

11.
冬季小语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时序更迭,四季循环,像极了一个生命的历程,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进放而理想高燃的夏季,然后由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季。  相似文献   

12.
秋日的情怀     
有人说过:"秋,是属于男子汉的季节."那么,想成为男子汉的朋友,你知道秋天有怎样的情怀吗?你感受到秋天的情怀了吗?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有一副对联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数学教学理应做到“删繁就简”。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有一些树叶,一秋、二秋就落了,唯有“三秋树”上的树叶是不掉的,是耐寒的,是经得起考验的。那么,教学中怎样化繁为简,真正凸显主体呢?我认为,找准支点、理清主线、关注细节是抓住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都知道四季有春、夏、秋、冬,那么四季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生:四季是按照春夏秋冬这一顺序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冬季小语     
春,给人以鲜活的生命复苏之感;夏,给人以欢快的火热之感;秋,给人以清爽、怡人的快乐。那么,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请看——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  相似文献   

16.
爱在深秋     
一四季里,最爱秋。独坐窗前,看树上落下的叶子随风飘舞。是金色的,一片,又一片……风过无痕,清凉,萧瑟。转眼——又是深秋了。秋的天空,总是那么高,那么蓝;豁达,深邃,明净。好似心底宽厚的父亲的眼睛,总是远远地、默默地关爱着你。喜欢在秋的天空下长久伫立,喜欢对着飘渺的白云遐思,喜欢对着南飞的雁儿喃喃低语,喜欢眺望高远的天空念想着久违了的故乡……喜欢秋天,虽然它没有春的活泼夏的热烈冬的安静,但它可以让我思绪飘扬;喜欢秋天,虽然它象征着凋零和萧瑟,但它却把那份伤感演绎得如此让人怀念。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冬     
冬偷渡而来,秋悄然离去。去的那么潇洒,去的那么自然。静静的、默默的、轻轻的,一点也没有觉察,只感到一小股微弱的西北风迎面吹来,怪舒服的。  相似文献   

18.
冬季小语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时序更迭,四季循环,像极一个人生命的历程,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迸放而理想高燃的夏,然后自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凛冽的冬季,  相似文献   

19.
<闲吟集>假名序文中的"秋萤"一词历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一般认为此处的"秋萤"在和歌中只是一个特例,是原本属于中国汉诗的题材.那么"萤"在日本文学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本文从和歌与汉文学的角度,并结合中国文学中"萤"的形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初秋     
秋妈妈轻轻地在初秋的清晨摇落天空里的雨滴太美了.那么多雨花做的摇铃飘落在我的宝石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