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常听到有人对我们这些与文字有不解之缘的人称为“弄笔头”朋友,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这是轻视。认为“弄笔头”这个行当无足轻重,无聊得很。这是嘲讽。认为现在搞商品经济了,还在“弄笔头”,没出息。  相似文献   

2.
按照农时适时给广大农民朋友编播一些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的农业生产。是我台《农村科技》节目中最重要的服务内容。农业生产很重要的规律是“不违农时”,常言说节气不饶人,可是这样以来,节目当中就容易出现重复唱“四季歌”,总是“老套子”,让人生腻,没新意,不爱听。 7月底,我被台里安排做《农村科技》节目的责任编辑。接下任务不久,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当时农民刚刚种上大白菜,我想组一篇关于大白菜科学管理的稿件。于是我到市蔬菜技术眼务站找到技术人员,谁知说明来意后,人家对我说:“还弄吗?算了吧,年年弄都腻了。”一下子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我想想也是,年年种菜年年弄,写的都腻了,那么听的呢?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那么有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中,有所谓“快笔头”者。一提及“快笔头”,是褒是贬,说法不一,而我是从心底里喜欢“快笔头”的。三十多年前,我刚踏进新闻工作者队伍的行列,一位老同志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记者的笔,似行云流水,脚踏到哪里,手要写到哪里,采访结束,稿子就要写出来;即使在火车  相似文献   

4.
我做了多年宣传工作,写稿却是从1986年开始的。“格子”刚“爬”上不久,竟着了“迷”。本来,搞新闻报道属我业务范围内的事,上班写稿无可非议,由于工作的繁忙和办公条件的限制,我不得不把90%以上的稿子放在业余时间来写。常常是写到凌晨两三点钟,第二天仍然照常上  相似文献   

5.
记得刚开始当报道员那阵子,我老是感叹:一日生活平平淡淡,周围的事司空见惯,上哪找题材呀?3个多月过去了,我仍是两手空空,没有一篇稿子变成铅字。走投无路之际,我去请教团新闻干事。他给我讲了一刊占代寓言:楚人和氏有一块木雕琢的玉石,献给楚后王和楚武王。可他们不识宝,先后把和氏的双脚砍去了。后来楚文王继位,派工匠把那块玉石凿开,发现果然是一块真玉。我听后细细品味,不觉茅塞顿开:不是基层没有“宝”,而是不识“宝”。不久,我到连队采访遇到这样一件小事:上级机关对某连进行考核,连长弄虚做假,被战士“”了一顿…  相似文献   

6.
我的一位战友在部队是业余通讯员,去年转业到地方,用人单位翻看档案,看到他的自传上有“两年来在省以上报刊上稿70多篇”的记载,觉得此人笔头  相似文献   

7.
我的记者梦     
记者,真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我萌发想当一名记者的“野心”,还是在参加工作不久。记得我和一位同事出差,从杂志上看到西北新闻刊授学院招生,我俩很激动,当天就寄出了报名表。后来终于盼来了封皮为墨绿色的“实习记者证”。第一次过把“记者”瘾,我激动得彻夜未眠。  相似文献   

8.
座右铭     
我是一名军校学员,学习、训练之余总爱舞点文、弄点墨。一不小心,在当地报刊上偶见了几篇拙作,由此便有人称“秀才”,有人唤“文人”。最“可恨”的是,巾队领导也如获至宝,委以“队宣传部长”之重任。开始心里一个劲发怵,最终撮着自己的头发根才勉强将脖颈挺直,干就干吧!于是,选了一批“弟子”,开始在文字海洋里游荡。不久,稍稍有些“成果”,自觉不自觉地就令别人看着“高昂”了许多,一些并肩战友也敬而远之了,这是最让我担心出现的事情,也清楚这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我尽情的使自己暴露笑脸,但总还有很多风言风语由远而近…  相似文献   

9.
把好看清样这一关一九八四年,我编发了一本文学理论书稿。这本书写得不错,著者是下了功夫的。出版以后,读者反应也比较好。但是,成书时却出了一个“纰漏”。由于某个原因,在看清样时,我忽略了几个页码排错的地方,书印出后,这几页的文字内容自然也就弄颠倒了。这是我到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以来发生的最大一次“事故”,其深刻教训是终生难忘的。反省再三,便产生了要写一篇文章来谈谈如何对待看清样这个问题的想法。举凡出版界的同行们都知道,某些图书出版后,不久便发现了若干错误:或别字甚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的杂志中,我特别喜欢《新闻爱好者》。她栏目多,形式新,信息量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强,我视之为“珍宝”。每当这本杂志一到,我就爱不释手,不管工作多忙,每个栏目都要认真地看,与刊物结为亲密朋友。我在1986年初走上领导岗位后,在实践中体会到,写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不管是作报告、讨论、研究、总结、汇报工作等等,其效果如何,除了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外,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笔上功夫”.以前,我曾一度苦于笔头拙劣,工作有力不从心之感。自从认识《新闻爱好者》后,她的名字就刻在了我的心上。她帮助我获得了写作功能,进一步做好了领导工作。我也成了新闻写作爱好者。有时,我和通讯员们一起讨论分析“读者评刊”、“新闻写作入门”、“通讯员园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友,在党委领导机关“爬格子”(做秘书工作),业余时间,他爱将从电话中收集的情况、下面寄来的典型材料略施小技,加工成“新闻”,署上自己的大名,寄给报刊、电台,弄点“外快”,名利双收,倒也安然自得。我则不以为然。接“二传手”抛来的“新闻”,再将此抛给新闻单位,只怕不会一路顺风,总有“搁浅”、“触礁”之时。果不出所料,此友常在河边走,难免湿了鞋,到底闯了“红灯”。我主张,切莫轻信“二传手”传来的“新闻”,因为我不止一次上过那些“二传手”们的当。仅举一  相似文献   

12.
当文书时.工作之余我常写些生活感悟。一天,我心血来潮将加班写的“豆腐块”.打印出来.装进信封寄往报社。原以为。此稿文笔青涩,难逃泥牛入海之命运。由于连队事务性工作多.稿件投寄出去不久我便忘了这档事。熟料不久,上级一位新闻干事碰见我问:“你是不是给报社投稿了?你的文章发表了。”这时,我才猛然想起寄稿的事来。清晰记得,那天我是奔跑着回连队找报纸的。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我给省内外一些报纸写了50多篇“读者来信”,有38篇被采用。其中上中央级报刊的有4篇。有几篇稿子同时被好几家报纸采用。“读者来信”文体自由,易于触及实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只要碰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为群众排忧解难或鼓与呼的事情,我就穷追不舍,刨根问底地弄个明白,然  相似文献   

14.
这两年,我对上高中的儿子,在学业上的解惑空间日渐萎缩。数理化早在初中时就拱手相让,现在语政外也节节败退。倒是儿子,成了我“五十岁学吹打”,按弄鼠标的老师。尽管我不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但这种“父为子纲”亲子关系的“颠覆”,还是会让人感到难堪。  相似文献   

15.
这层“膜”是哪里来的我于一九六三年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报社工作。我换下了学生装,穿上了军装。到报社不久,社党委决定让我下连当兵锻炼一年,十月十一日我到了某部五连当兵。刚到连队,一切都感到新鲜,下决心要在这里好  相似文献   

16.
1986年9月,我在乌鲁木齐为弄到一张返京机票而焦躁不安。多亏自治区一位副主席相助,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上“专家返京,务请照顾”八个字。我把有批示的信递给了售票厅主任,他看看批字,问我:“专家是谁?”我说:“就是我。”“啊?你?”他狐疑地打量着我。在他看来,我好像太年轻了。似乎“专家”本人也不应来跑票,因此,他的神情依旧猜疑与冷漠。  相似文献   

17.
我进图书馆工作的那天,许多人都对我说:“你真幸运,进了图书馆等于进了“安乐院”。这工作又简单、又轻松……”我自己也认为是这样。进馆不久,我跟老馆员何老师到新华书店去买书,只见他两手灵活,动作轻快,一会儿就从堆积如山的书里选出了几十本书,我也选得不少,但经何老师一检验,他却说:“这是复本,这是受藏书比例限制的,这是不适合本地区工农业生产和读者需要的,这是不成套的……我们不能见书就买。”他这样一挑,我选的百来本书,连一本都没有选上,  相似文献   

18.
初做新闻报道工作,往往把精力用在钻研写作技巧上,不注意研究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思想方法。技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思想方法不对头,就会走许多弯路,据我自己的体会,起步伊始,要注意“三忌”: 一忌“未会走就学跑”。记得我刚搞新闻报道,看到老同志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十分羡慕.手痒痒的。于是也拿起笔来,第一次就写了篇三千多字长稿子,是消息还是通讯,自己也弄不清楚,送给老同志看,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后来,我学“乖”了一点,看报纸上登什么,就写什么;別人写小说,自己也写小说;老同志写诗,自己也  相似文献   

19.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刚回国不久的郭沫若应前线指挥作战的张发奎、陈诚之邀,先后组建了两支非常有影响力的战地服务队.这两支战地服务队以文化人士为主,虽不是操枪弄炮的职业军人,但他们一样与炮火硝烟相伴,冒着生命危险担负战地宣传、后勤保障等工作,堪称“战地奇兵”.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从1960年元旦当兵第一天起,就开始记笔记。第一篇笔记是《当我穿上新军装的时候》。有时是读后感,有时是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有的一篇三言两语;有的几百字、上千字,每篇笔记的前边都有一个小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