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节,是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记叙文的情节一般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组成部分,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这四个部分要叙述完整,也要详略得当,还要注意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具体说,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情节叙述完整情节叙述完整了才能给人完整的印象,才会让人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既是人们认知的需要,也是故事发展的需要,更是表达主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选择和提炼情节,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情节的曲折和新奇,而是为了表现人物,为了给人物提供表现的场合和机会,让人物在情节发展之中,在矛盾的交叉和激化中,显露自己的真相。有些情节,属于细节,它长于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将个性特征鲜明地映照出来;有些情节,属于事件发展的大纽结,它的发生,会将许多人物牵扯进去,它的发展,会使许多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暴露在读者的面前。杰出的写作者,从来不肯轻易地放过这类重要的情节。他们总是紧紧抓住这样的情节,充分展开其中所包含的尖锐、激烈,有  相似文献   

3.
刘付华  吴敬菊 《高中生》2008,(15):60-61
"文似看山不喜平",单一的、自始至终顺向发展的情节,很难使文章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因此,记事写人的文章,尤其是微型小说,常常要使故事波澜起伏,一波三折,特别是情节要能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态发生令人  相似文献   

4.
“灰姑娘”的故事没人不知道吧?这个故事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在下面几个情节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呢?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2008,(7):61-61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要么由于早已想好了下一个情节的发展脉络,于是加紧速度心急地来个"三级跳";要么由于思路断层而随意将情节片段连缀起来,却忘了进行适当的过渡,以致文章上下文欠缺连贯性。这些都造成文章情节过渡太快,严重点的甚至让人不知所云。情节过渡太快是学生写记叙文时表现得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文章缺了一环少了一线,整个故事的情节就不连贯,读上去也不通顺。下面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6.
写人的记叙文在情节发展中,经常需要文中人物直接出来对话,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里活生生地表现自己,从而表露其性格特征,推动情节,表现主题。在文中直接写出人物的话,不仅要注意人物语言要与人物身份相吻合,更要讲究对话格式。同学们在作文中通常只用一种格式,因而造成写人物对话格式单一呆板。为  相似文献   

7.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在于它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情节之美。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若能抓住故事情节设计教学,将促使学生抓住关键点,更好地读懂作品。教师可抓住情节转折点让学生推理逻辑关系,抓住情节关键点让学生思考表达技巧,抓住情节临界点让学生体会人物情感,抓住情节精妙点让学生感受个性化的语言。通过这些,学生能更好地深化对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童话     
温馨浪漫的情节,令人悲叹的结局,凄美得让人心疼。但透过文字,我能感到丝丝温暖,沁入心脾——爱真的让人震憾。请欣赏本期擂主琴韵遥遥带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一奇奇谈是著名的侦探小说家,他的侦探小说情节曲折,构思巧妙,让人看了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1.
小说类文本教学一般要抓住情节、环境和人物三个方面展开。但每一个方面都有它更丰富的教学价值。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情节时,要梳理一波三折、暗示巧合、矛盾冲突等小说情节的发展特点,从而让小说的教学不断向深处漫溯,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设置情节,是小说叙事艺术中的一个关键,中国古典小说情节设置上的最重要特点决定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的传奇性,这是传统美学在小说艺术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因而,古典小说重视情节的魅力,在小说发展成熟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追求情节曲折多变,回旋跌宕;故事平中见奇,出奇制胜的特点,从而达到了让故事“好看杀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分析人物与情节之间的关联,可以发现每个人物都在小说情节当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小说《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一家》中塑造的人物具有典型的性格特点和时代特征,他们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这些人物也是社会群体的缩影,透过他们可以发现作者的写作特征和创作意图,也能让读者了解西班牙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微型小说《半壶水》设置了陆归林和狼由相互敌对到相互信赖的发展情节;在结尾处设置人对狼围捕将狼再次逼入沙漠的突转情节。两处情节碰撞后发生突转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动,从而深化了人与动物应和谐共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黄立芳 《学周刊C版》2010,(11):114-115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 一、注重情节设问。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设计上,只注意故事的情节,忽略了语言因素的挖掘,让学生紧跟着其设计的问题,研究故事情节的发展。如语文第八册《渡船》中的“渡船上的人纷纷议论起来……更加发愁了”这一自然段,不少教师只设计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年高考优秀作文,以记叙文、记叙抒情散文、议论哲理散文居多。而记叙类文体常因立意新颖、情节曲折、情感真实、细节生动让人耳目一新,如果说情节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文章才能  相似文献   

17.
有的人觉得韩国爱情文艺片太淡,就像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因为它们的情节推进太过缓慢,因为它们大多不会像商业片那样有着迂回曲折的发展。但这样的缓慢却并不会让人感到坐立不安,因为它们的精彩之处就在于这般小桥流水似的娓娓道来。在韩国爱情文艺片中,微观镜头总能体现出整饬与对称的形式审美感,而那些由细节而来的感性体悟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影片所存在的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18.
小说教学、鉴赏和创作中应特别注意处理人物与情节之间的联系。情节的设置要与人物的性格相吻合;要围绕人物形象的刻画,恰当设置情节发展阶段;要特别注重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要根据刻画任务形象的需要,布置情节的详略;要注意通过调节情节的紧张与舒缓的节奏,突出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萧伯纳的剧作是为了传达他的创造进化的思想的,尽管他的理论在我们今天看来有缺陷,但萧伯纳在艺术上却没有犯“席勒化”的毛病,萧伯纳注重其戏剧的思想性,却并没有让自己的作品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具象化的情节将他的创造进化论形象地展现出来。下面,让我们以萧伯纳的《人与超人》为例,深入分析创造进化的哲学思想与具象化情节是如何完美地交织的。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盗梦空间》描述了将人催眠后,在其梦中将某种思想植入其大脑,使其在醒来后接受这些思想的故事。如果你认为这完全是虚构的电影情节,绝对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话,那么你就错了,因为,现实中这项技术不但可行,甚至可能比电影情节更尖端。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地应用这项技术将思想植入猴子的脑袋,让猴子学会解读人类给出的信息。此项技术若发展成熟,将来四肢瘫痪者可运用意念自如地控制机械骨骼,让自己动起来;人与人之间也可以不用语言,而仅仅通过意念就可以完成沟通。此项技术由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进行研究,属Walk Again(再次步行)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