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从本土文化中找到与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相融合的自然对接点,这是现代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将视角转向本国的教育文化遗产,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资源进行再认识,发掘其中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益成分,并进行改造、发展。这一有益成分也就是实现本土化的载体,它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为中国所固有,顺应中国的习惯;同时,又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它不论在旧时代或是新时代都得到认同、利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这种未来的适应性就是也只能是载体本身必然地包含有现代教育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海娟 《天津教育》2021,(3):128-129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度,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音乐文化。最关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这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教师应让学生从小做起,接受创新教育,以便学生在未来进行任何一项教育时都能适应创新理念,适应创新理念,也就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教育就必须创新。本文力图探讨如何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 ,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去改造、发展和创新教育 ,使中国教育适应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其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大胆探索和创新,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保证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音乐专业”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无论是从“专科”的学历层次,还是作为未来小学音乐教师的需要来说,文化基础知识必须加强。科学文化是教育的载体,教师首先是要“知书达理”,这是一个职业需要。当然,知识也要不断更新。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年代,文化科技基础课也应当吸收  相似文献   

6.
时代的变革,使得艺术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因此而改变我国的艺术教育,去建立适应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体系,其中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首先要先从思维方式上去改变,以此来适应时代,从而加强基础教育,为艺术教育提供人才保证;且与精神领域上的关系也极其重要,它可在人文上拓宽艺术视野;然后我们必须走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设计道路,完善我们的教育模式和体系;最后在进行整合现代艺术教育体系.如此才能建立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的发展并有针对性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使其能学以致用的具有其自身特色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教育深受传文化的影响,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就必须创新。本文力图探讨如何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去改造、发展和创新教育,使中国教育适应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胡适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针对实业教育与时代脱节的状况,力图以学制改革确立职业教育地位,主张职业教育要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需要、适应地方发展需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胡适职业教育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进化呼唤下的产物,美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是它的主要理论渊源,同时其自身的求学经验也为之提供了有益启发。胡适推动建立了适应"时势之需"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了当时西方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普及,也开启了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当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教育就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要在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去改造、发展和创新教育,使中国教育适应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全球化,使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室内设计作为文化载体,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创建当代中国风格的室内设计成为必然趋势.必须扬弃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的材料、技术,结合现代设计理论,才能创建中国风格的新型室内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未来对现代社会的所有挑战,归根到底,就是对教育的挑战,就是要求教育能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创造型人才。于是,人们对什么是创造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都是非常必要和很有价值的。另外,我们认为,不论是现代社会还是未来社会,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都是不容置疑的,创造型人才或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都将也必然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因此,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未来发展要求,能够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一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很值得探讨了。基于这种认识,本文提出未来的教师必须是教育创造型人才这一论断,以期引玉。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而学校文化中最有活力和最具主体意义的是教师文化。对教师来说,在这种传统教育下所形成的一些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旧文化”的强大惯性,必须进行一场“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构建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新的教师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抛弃传统文化中陈旧落后、阻碍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负面因素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合理优秀成分 ,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4.
数学后进生问题,是现代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必须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未来社会要有一个健康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防止一批又一批的低文化水平、低素质的后进生流入社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在学习阶段有效地对他们实施转化。本文深入探讨初中数学后进生的类型及其特征,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陈恩惠 《教育与职业》2007,(23):128-129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始终独树一帜.它有自己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也有独具一格的文艺理论和科学技术.当前,传统文化需要自省,需要更新,需要吸收现代文化,尤其是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但吸收并不是完全的变种,就现代中国画改革和中国画教育而言,我们必须查找缺失的传统文化这一部分.改革中国画,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再吸收外来营养,以此来发展中国画和中国画教育.  相似文献   

16.
“走中国式道路”的主张绝对不是“华夏中心”论的翻版,但它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实际”就包括中国传统文化遗传于今的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的价值共存。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就是要自觉地实现现代化建设意识形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选择,这种选择即是抛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消极成分,吸收传统文化中能弥补现代化建设缺失的积极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林丽洪 《教师》2019,(12):31-3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它也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然后承担起传承中国优秀文字与经典文化的责任,并将这一传承责任延续到学生身上,让作为未来栋梁的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渗透与发展,懂得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钱穆从历史出发,认为中国文化之核心是它的人文性,以此推演出中国人丈主义教育思想之精义.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做人.近世以降,在民族危机压迫之下,教育出现了盲目反传统,模仿西方,过于功利主义倾向,导致传统人文主义精神不断流失. 新亚书院是探寻传统人文主义教育宗旨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是继承传统适应时代的一次有益尝试;<新亚学规>也成为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传统教育崇尚教师本位制,它与赞可夫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合拍。中国几千年奴隶制、封建制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制文化是通过教育一代一代传播下来的,教育作为传播统治阶级声音的工具,决定了它必然把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作为基本方法。这种旧的教育方法违背了教育规律,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素质教育强调一切教育行为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核心,这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解决主阵地─—课堂教…  相似文献   

20.
李光德 《异步教学研究》2005,(2):48-48,F003
我们知道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为主体,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它要求学生统一进度,一个思维模式,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主见。虽然说我国的基础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与世界教育相比,算是落后的教育方式,是陈旧的前苏联模式,总体水平明显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而且教育观念也落后,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动学习得不到发展,同时也缺乏想象力、创造力.没有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观念,建立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