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总伴随着相应的文化气象,文化的进化存在于深层的历史发展趋势之中.正因为如此,各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关注自己文化的历程与前瞻,试图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寻找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源动力,以便更好地实现人对生存本身的目的性把握.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在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来关注西江文化现代化走向,其目的是探讨西江文化如何在梧州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中发挥桥头堡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江文化是珠江文化的主流之一,具有鲜明的山水、平民化等特色。其现代化走向在构建泛珠三角区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区域旅游发展为切入点,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视角,对西江苗寨受到以旅游经济过度商业为主的复合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西江苗寨过度旅游商业的既定事实是文化生态的动态系统中文化与环境在相互适应,"文化核"作为一套编码系统会稳定的维持现代文化中的"原生",在西江苗寨旅游商业化发展进程中,西江苗寨中具有传统本性的文化展示(现象、活动等)仍然在被传承和研习,只是其包裹"文化核"的整体文化表现在与旅游经济环境促进、共生。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文化价值重建,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在社会变迁中赋予了文化变迁以特殊的地位,并以此来调整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西江文化是珠江文化的主流之一,具有鲜明的山水、平民化等特色.其现代化走向在构建泛珠三角区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化张翼,吕梁山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促进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需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文化热”。这种现象表明:研究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有其国际背景的。百方国家的一些政治家、社会家和经济学家从西方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物质不断丰富、人们视野不断开阔的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特色不可避免地有所削弱。如何在此进程中既能接受科技进步、物质丰富带给人们生存改善的同时,又能在大众化的时代趋势下保存独特的民族传统、民族信仰与文化形态,成为一批作家尤其是少数民族作家持久关注的话题。藏族作家罗布次仁的中篇小说《远村》以颇富魔幻色彩的方式,呈现出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西藏民族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动态的不可逆性,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文化现代化系统的开放性、无数的非线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成为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动力。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处理好文化现代化系统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关系,正确认识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多样性,坚持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以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 ,如何处理好“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矛盾 ,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此 ,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明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原则 ,确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内容及其规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青年张亚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新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而这些冲击又特别明显地在青年申表现出来.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对当代青年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加强对当代青...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16,(1):78-82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广西作为经济后发达地区,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困境中,要通过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借助国家大力发展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平台,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西江走廊为海陆两大社会经济圈的互动发展提供了重要通道。多元经济文化在西江走廊的共存、激荡与交融。使肇庆成为岭南文化最主要的发源地,并在历史上多次成为泛珠三角最大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面对新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浪潮.肇庆应当为海陆两大社会经济圈重新构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高标准通道。实施“东引西连”战略。再创多元经济文化在肇庆的共存、激荡与交融发展的历史新辉煌。  相似文献   

13.
阐述我国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关系。指出尤其应当关注对教育的传统与现代化,域外文化、教育与现代化以及平等与效率等关系的认识和解读。认为唯有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才能对教育现代化作出科学阐述,才能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铜鼓文化是民族文化之瑰宝,其源于西江走廊。并由西江走廊辐射周边。其内容十分丰富。对构建大西江文化走廊乃至泛珠三角经济文化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市民社会的兴起以及和谐社会的倡导,公民意识的培养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先决条件,而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角色赋予了他们特有的文化属性。在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历程中,  相似文献   

16.
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有独特的现代化背景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支柱的儒家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了困境。对此 ,本文拟以对晚近异常活跃的新儒学的研究为中心 ,用现代化这一话语背景统摄对中国文化的考察 ,力图寻求新儒学进而中国文化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广西西江沿岸古城镇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历史过程。西方建筑文化与西江建筑文化的相互碰撞与多元复合,使得西江沿岸的需镇建筑突破了历史上以中原木构架体系为主线的传统建筑模式,而使城镇的建筑类型和建筑形式更趋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印度现代化研究成果丰富,主要是侧重现代化进程和政治发展的政治现代化;关注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和农业现代化的经济现代化;反映传统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社会现代化。印度现代化研究还有深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过程,是一次全方位的变化过程,不仅包括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和生态方面,更体现在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根据自身独特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实践的需要,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中现代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江文化属八桂文化的嫡传支系,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追溯其辉煌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趋势,不难发现西江文化在桂东南民族社会变迁中起着重要精神凝聚作用.因此,坚持民族性与开放性的西江文化是桂东南民族社会变迁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