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可见写文章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进一步说明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让习作有生活味,我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赵亮 《甘肃教育》2014,(15):49-49
正小学生常把作文当作负担,每逢看到题目,便愁眉苦脸,迟迟不能下笔,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记流水账,就是空洞无物、千篇一律。笔者认为,造成学生作文难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脱离了生活的实际,以致学生提起笔来感到无从下笔。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揭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生活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化为语言文字,学生的写作活动应该是自主性写作。那么,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  相似文献   

4.
郑芳红 《语文天地》2013,(11):63-64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也符合中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具体实践可按"三步曲"来尝试。一、丰富生活,让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落笔、快快乐乐作文呢?笔者认为町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充实生活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心声来自何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  相似文献   

7.
<正>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学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他明确地告诉我们,广阔的生活蕴含着丰富的习作素材。只要我们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引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过上"四种生活",广开取材渠道,受到具体指导,具备丰富想象,就能走出习作"假、大、空"的怪圈,写出真情实感、富有个性的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8.
"言之无物"是小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开发学生的写作素材,做到作文"言之有物",浅见如下。一、观察生活,捕捉素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脱离生活的写作只会成为闭门造车,没有内容,缺乏真情实感。新课改非常重视写作教学,明确提出要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内化语言,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学会写作,能够用文字来表达最为真挚的情感,让写作成为学生书面交流、表达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序中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都明确告诉我们,要让生活成  相似文献   

11.
<正>大多数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最麻烦的苦差事,每次提起笔就抓耳挠腮,觉得无话可说,而且越到高年级,对作文的这种畏难心理就越严重。所以一直以来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写作呢?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一、让生活的音符在习作中流淌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将习作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经常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回归生活,观察生活,让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学生能写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感受、新见解,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真谛。作文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就没有一切言语活动。因此,作文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生活为基础,向现实生活开放和回归。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发现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对于学生写  相似文献   

13.
很多学生能够谈文色变,苦苦思索半天,也无话可写,搜肠刮肚也只有三言两语,作文—难写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我们作文里的"米"就是素材。素材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叶圣陶说:"生命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让学生笔下生花的方法很多,关键还要学以致用、持之以恒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14.
任华凤 《小学生》2013,(3):27-27
面对日常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我们应努力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并发挥兴趣效应的作用,使学生的作文由被动转为主动,藉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以下就作文教学中的兴趣效应谈一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一、充实生活我们常说"言为心声"。那么心声来自何处?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  相似文献   

1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叶老这句哲语,生动地阐述了生活与文章的关系。作为教师应当让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所以,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材料,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感受情境,进而以实践体验的过程作为文章素材。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化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生活体验后如何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等问题。一、立足现实生活,积累生活体验1.重视直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体验生活体验,是积累认识、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杂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接触自然深入社会,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映入学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化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生活体验后如何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等问题。一、立足现实生活,积累生活体验1.重视直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体验生活体验,是积累认识、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