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与书为伴     
<正>书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对它不离不弃,它必定会始终陪伴着我们,净化我们的思想,滋润我们的心田。阅读对一个人的改变,如春日之草,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书的海洋任我遨游,书的天空任我飞翔,书的高山任我攀爬。一本好书,它的每一个字,都是语言的珍珠,值得我们珍藏;它的每一个句子,都是一朵思想之花,值得我们欣赏;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锅心灵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中写道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 ,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由此可见 ,少年鲁迅对《山海经》这部书可谓是朝思暮想 ,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尤其是“远房叔叔”绘声绘色描绘的《山海经》书中的九尾的鸟 ,三头的蛇等动物 ,它们是那样的神奇和怪诞。我相信同学们的好奇心比少年鲁迅也少不了多少 ,真想把《山海经》这部书拿来 ,一睹为快。既然《山海经》这部书有如此之吸引力 ,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 ,它又何以能激起我们如此之强烈的好奇心呢 ?下面我们这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山海经》是…  相似文献   

3.
正谈起阅读,我总是首先想到《红楼梦》。它大概会是我一生最爱的书吧。从12岁初入红楼之梦起,至今还没从中醒来。尽管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我对自己本土文化的真正了解,是从读《红楼梦》开始的。在这之前我对中国文化并不十分感兴趣,因为我认为它总是伴随着一些颇为迂腐的封建传统思想,比如过度的孝道、迷信、巫术崇拜等等。然而,《红楼梦》为我还原了一个真实的  相似文献   

4.
我和冰心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这优美的句子出于谁之手?它出自中国杰出的女作家冰心之手。她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我尽管与她非亲非故,甚至没有一面之缘,但她的为人和她的书却时时影响着我,在我眼中,她永远是一个并不十分遥远的良师益友。读冰心的书,我时常为她清秀的文笔陶醉,被她深深的情感所感染。《寄小读者》中,冰心时  相似文献   

5.
体验读书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晚上,大家都睡下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台灯下,书便成了我最好的伙伴。它絮絮叨叨地讲出许多新鲜事来,讲出许多道理来。于是看不了几页,我就忘却了自己,飘飘然飞进书中那个世界,它授我渊博的知识,教我一个又一个的人生哲理,我感到很快活。我感觉到: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相似文献   

6.
我与书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只要一哭,妈妈就会丢给我一本上面有许多图片的东西,那时的我热衷于把它塞进嘴里,但也会时不时地拿来翻看,也许就是这样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五岁时,我第一次走进图书馆,当时只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书的海洋,两只眼睛,两只手似乎怎么也不够使,童话书、图画书、历史书、地理书应有尽有,我都忘了合上嘴,这翻翻,那翻翻,直到放在手里的书都拿不动了,在妈妈的帮助下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了。这次的图书馆之行更加深了我对书的热爱。从此书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在我心情不好时,它安抚我的情绪;在我遇到困难时,它帮我排忧解难;在我大声朗读故事时,它又是我最忠实的听众,似乎无论什么时候它都陪在我的身边。  相似文献   

7.
书,能够影响人的思想,而一本好书,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记得高尔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虽然说得好,但我觉得并不完全对。因为书有好书和坏书之分,看了不好的书就不会进步,而是退步。所以我觉得应该在“书”的前面加上一个“好”字。对我来  相似文献   

8.
书趣     
记得有人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体会到精妙之处,就能从中品味读书的乐趣。读书之乐与打球、游泳不同,是一种“趣”。每当大家都睡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台灯下,书便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它絮絮叨叨地讲出许多新鲜事来,让你听得有滋有味,甚至能忘却自己,飘飘然飞进书中的那个世界,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或者与它娓娓而谈,有时也反驳几句,直到被它说服为止,然后它便成为我的朋友,我从中体会到读书给我带来的乐趣。有的书像风尘仆仆的流浪汉,有的像走南闯北的旅行家,肚子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风土人情和美丽诱人…  相似文献   

9.
我有位恩人叫书,它让我见识了丰富的知识。我有位恩人叫书,它让我见识了美丽的世界。我有位恩人叫书.它让我变得聪明伶俐。我有位恩人叫书。它让我……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的读书生涯中,真正能感动我的书,一般在两个方面,一是书的内容;二是书的作者。而在这两个方面中,真正让我感动的一般又只是一个方面。比如《红楼梦》,我读过好多遍,书里的那些人一直没有真正令我为之情感震动的,而书的作者曹氏却使我打心眼里感同身受的不得了。《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这本书则不然,它虽然从文学角度上讲,不能够算是精品,可是的的确确让我即为书的内容感动,又为书的作者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1.
我与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正直的人进行交谈。”这是一些著名的文学家所进行的成功总结。在这些成功之谈中,早已体现了书的重要性,书不仅给他们更给所有人带来了不小的益处。我爱书,它同样也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不信你瞧!在各种各样的书籍之中,我尤其热爱阅读名著。它如同一位经历了千百年的“长者”,不断地诉说着许多为人之道、学习之法和一些正直的人的事迹。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从小喜欢表现自我、展现风采。可是有一次,因为我的数学成绩不理想,老师以此为由不让我参加学校艺术节,我为此十分沮丧。我本…  相似文献   

12.
我手写我意     
正写作乃一项古老的活计,但对任何一个初试写作的人来说,它就是一项新鲜的活计。我少年时的生活太过匮乏,独对文字的奥秘充满了强烈的兴趣,仅仅读过几部烧脑之著就暗暗下了决心,我也要写出那样好看的书来。读书本来是解惑的,却给我带来无穷的疑惑。年轻时写作全无章法,喜用无所不知的上帝视  相似文献   

13.
我的阅读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工作性阅读,定下选题之后我就要为了做节目大量阅读,否则晚上直播我说什么?第二个是职业性阅读。我要看每天的新闻每天的报道。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的阅读。每天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去阅读跟这个时代没有关系的东西。书和书是不同的,有的书当你拿起了,翻过其实它就已经被读完了,它不值得你一页一页地全读完;有的书,其中的某十页你读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五你就已经读过了;有的时候,一句话就够了;有的书,作为文字之美,包括它的很多细节,你要全部读完,但是你想全部记住也很难。  相似文献   

14.
书的抒情     
说到书,我很动感情。因为它给我带来温暖,我对它满怀感激。书是我的恩师。贫穷剥夺了我童年的幸福,把我关在学校大门的外面,是书本敞开它宽厚的胸脯,接纳了我,给我以慷慨的哺育。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也许我早就委身于沟壑。书是我的良友。它给我一把金钥匙,引导我打开浅短的视界,愚昧的头脑,蔽塞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还书     
星期天吃过早饭,妻子见我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青春之歌》,就笑我:“都多大岁数了,怎么又想起看《青春之歌》了?”我说:“我不是要看,而是要把这书给人家还回去。”妻子仍笑着说:“这么老的书了,你还给谁?”我把书打开后,指着扉页上:“赠树人同学:愿你早日成为文学家。同学晓林于1965年7月20日”的字对妻子说:“你看看,我就是要把这书还给这个赠给我的人。”我从懂事起就喜欢看书,但因为家里生活艰难,一直到中学时代,从来也没有买过书。1965年3月的一天,正在初中三年级读书的我向同学晓林借了一本《青春之歌》,并答应只看三天就还回去。可是快…  相似文献   

16.
一直说不清是我恋上了书还是书恋上了我,自打我识字那天开始,便和书结下了难解之缘,陷进了阅读的城堡。在没有领会到阅读的快乐之前,算是为读而读。对书的那份情结,是在上初二时的那个暑假中慢慢滋长起来的。在那个火热的季节  相似文献   

17.
猫、鼠和书     
现在猫与老鼠是仇敌,猫见到老鼠就要吃,老鼠见到猫就要跑。这是为什么呢?一切都应该从古时候讲起。在很久很久以前,猫和老鼠是好朋友。它们一同上课,一同玩耍,一同吃饭,一同休息,生活非常和睦。猫和老鼠各自都有一本书,内容是一模一样的。不过老鼠的书很小,但很厚;猫的书很大,但很薄。猫的书口袋里放不下,于是就一直拿在手上。人们见了,都夸奖猫,说它爱学习。老鼠知道了,十分生气,心想:我明明也读书,猫的书不过就大点嘛,干吗只夸它不夸我?于是老鼠对书说:“你给我去把猫的书撕掉,看猫以后怎么炫耀!”小书也很气愤,心想:“我也是书,你们就看…  相似文献   

18.
品味书香     
我为书而醉,醉在了书的馨香中。———题记书,是一览无余的蔚蓝天空,为我撑起了课外的一片天地;书,是波涛汹涌的深湛大海,让我捧读了人生的潮起潮落;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像母亲般哺育我逐渐成长。书,是我的最爱。它为我架设起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为我打开了通向智慧的窗口;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书不仅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丰富写作,而且还能带着你周游世界,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陪着你共同品读人生,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我喜爱书,更喜爱沉醉在书的馨香中。在泰戈尔的园丁和飞鸟的对白中,我品味到了生命的香醇;在灯下秦淮河的桨声中,我…  相似文献   

19.
轻轻地合上《震撼心灵的五十个爱心故事》,我揉了揉蒙蒙眬眬的睡眼,细细地品味着书中耐人寻味的故事。书中的故事像闪电划破了我心灵的寂静,如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似春风吹开了我的心窗。爱是希望之火,它能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火炬。无  相似文献   

20.
我第一次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夏天的昆虫》时,感觉它就像一瓶催眠药水,看着看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眼皮一塌,手一颤,书就掉了.第二天早上起床时,书就在我的旁边,我又拿起来试着看,但看着看着又犯困了.所以,那段时间,我就一直把它放在书柜上.大约一个月后,我再想读它的时候,上面已经布满了灰尘.但是我翻开它时,"催眠药水"好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