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语中的并列连词and有多种用法,其中一些用法比较特殊致使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错.本文对学生在英语科技文章翻译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错误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正确理解和翻译带有and的句子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And是英语中一个常见的连接词,但它并非只具有并列连词的特征和功用.作者探讨了and的种种特殊用法及其翻译,指出在翻译实践中,应该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正确理解and的真正内涵,然后准确地在译文中将其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and在英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连调。“x+ana+x”结构中,x可以表示词类、分句的用法及否定用法,在英语阅读和翻译中,正确理解它的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英语比较级的特殊用法翻译起来比较困难,本文简述了如何理解特殊用法,并对其翻译技巧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
王正勋 《考试周刊》2008,(53):91-92
在日常英语学习中,我们常会遇到"and"一词,它的用法很多,且翻译也很灵活,下面就它表示的逻辑关系及其译法作以下归纳。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机器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机器翻译,第二部分通过一个具体的翻译任务演示谷歌翻译工具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经贸英语中表示各类职务的词语纷繁复杂,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出错。作利用大量例证,探讨经贸英语中常见职务的含义、用法和习惯用法及其翻译方法和技巧,并按其不同的含义、用法进行了分类。章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高层经理人员称谓的分类与翻译;2)常见经贸人员称谓的分类与翻译;3)常见代理人员称谓的分类与翻译。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份的翻译试题出现了新的变化,采用多题多卷形式,分为五套试题,其难度比往年有所加强。本次重点考查的是虚拟语气、强调句、被动语态、倒装句、固定短语或固定搭配以及时态的用法,既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也体现了语言的实用性。此外,从整个2012年12月份四级翻译真题来看,4题涉及虚拟语气.1题涉及被动语态的用法,6题涉及固定搭配的用法.1题涉及强调句的用法,3题涉及倒装句的用法。下面笔者以五套试题中出现的翻译部分真题为例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But”是一个十分常用的词,它既可以作连词、介词、副词及代词,又可以和其它词组合构成短语来表示许许多多的意思。由于其用法比较复杂,给我们的翻译及正确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里根据本词的功能从四个方面较为深入的论述其用法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0.
英语副词too的用法看上去简单,但其用于固定句式或否定句中意义则有较大差异。本文详细解释too的用法,并分析其在不同句式中的应用,同时指出too在该情况下的正确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德治”强调“德教为先” ,涵盖从政治领域到日常生活的基本道德秩序。“德治为本” ,“德教”是“德治”的基础。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治关键是加强公德建设 ,充分保留道德的“衡平空间”。德制法治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对于“法治”,不同的解读,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含义。从人类历史上看,存在过两种不同的“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二是依法治国的“法治”。即便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仍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的“依法治国”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英语的"形名"结构一般情况下可以对译成汉语的"形名"结构,但有时却需要转译成"名形"结构,是对译还是转译取决于一定的语义条件。其规律是:当"形名"结构的"形"与句中的任何非直接成分之间在语义上不存在紧密的语义关系时,"形名"结构应该对译成汉语的"形名"结构;但是当"形名"结构的"形"与句中某个非直接成分之间在语义上存在因果或其它紧密的语义关系时,"形名"结构要转译成汉语的"名形"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入总结我党近80年代史经验,结合我党面临的形势任务而作出的科学结论,折射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哲学品格,高校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让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将春作为检验“两课”的标准,全面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区别词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它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语法学家的普遍的认可,主要是它和形容词的关系较为密切。文章从有争议的"高级"一词入手,分析了区别词在词汇系统中的独立地位。"高级"虽然可以受"很"的修饰,但只依照功能标准,不考虑意义的因素,就把它排除在区别词之外,还是有不妥之处的。  相似文献   

16.
席扬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41-249
“十七年”文学思潮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鲜明的“统一化”和“一元化”状态。它一方面通过对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全面继承体现了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于那些在“战争语境”中产生的审美理念。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首先体现在一系列的“文艺运动”的交替更移中——“文艺运动”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际步骤,也是确立“文学新秩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运动”不仅是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而且从“文艺运动”之间的“间歇”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节奏和主导趋向。在文学创作实践领域里。文艺思潮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提倡“写什么”、“怎么写”和反对“写什么”、“怎么写”的两个方面及其两个方面的张力与冲突。  相似文献   

17.
撇开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撇开特定的社会历史形态,一些论者把科技伦理定义为全体科技当事人服务于全体人类。这种科技伦理“全员”论只不过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等于运用现象学还原的方法把社会历史因素存入了“括号”之中,充其量只是谢林的“理智直观”或胡塞尔的“本质直观”的产物,是地地道道的“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超现实、超历史、超阶级、超国家的科技伦理只是一种主观的虚妄;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下的科技活动及其异化、资本主义国家价值取向的“单向度”性,决定了科技伦理“全员”论不但是“认识论的贵族主义”,而且是“抽象的乌托邦主义”。唯物主义的科技伦理观的科学性就在于:从科技活动的现实出发、从现存的社会历史形态出发,去说明和解释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及其伦理蕴含。惟其如此,我们的科技伦理学才能立足于“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不但帮助人们“解释世界”,而且指导人们“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8.
西方词汇"ideology"不能统一翻译为"意识形态",这是因为"ideology"的原义是观念学,忽视西方历史语境将其统一翻译成"意识形态"会遮蔽这个词的学科意义。在拿破仑批判观念学的形而上前,"ideology"是作为学科词使用的,其政治意义还没有出现,因此在这之前西方文献中出现的"ideology"应翻译为"观念学",拿破仑批判之后翻译为"观念学"还是"意识形态"要根据文本的语境确定,当这个词偏重政治意义的时候应翻译成"意识形态",当其偏重学科意义的时候应翻译为"观念学"。  相似文献   

19.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英语语法家都十分重视对英语短语“have+-en”的研究。语法家称它为“完成时”,但局限一一个时间平面,受时态范畴的束缚。本论述英语动短语“have+-en”的语义实质,并指出“先联式”理论是解释英语动词短语“have+-en”语义实质的最合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