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会     
每当看见书架上那两本《趣味数学》,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找好朋友丁婧妍玩,玩着玩着,我不经意地瞅了她的书架一眼。咦,《趣味数学》?那不是我前几天丢的那本吗?于是我拿下来一看,上面还工工整整地写着我的名字!我正要叫她,她就笑容满面地走过来了,说:“哟!你可真机灵,这么早就发现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了!”我想:还挺会编,竟然说是送我的生日礼物!于是我就说:“少装蒜了!说实话!这本书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她认真地说:“是我要送你的生日礼物呀!你怎么了?”我说:“少骗人了!这本书明明是我爸爸在北京给我买的!…  相似文献   

2.
采访的起点     
当我们要完成某一采访任务时,应该从哪儿起步呢?从立下并且实现“我要写出和你不一样的稿子”这么一个决心起步。我们读一些老记者采写的报道,常常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它和同一时期已经见报的东西不一样,比我们年轻记者写的东西要高一筹,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新闻单位老同志和青年人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我感到原因之一为:前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不一样”,后者采访的起点是“我要和你一个样”。  相似文献   

3.
毛毛虫上书房的成长 “这个冬天我喜欢,不必躲在空调房里了,每天午后温暖的阳光温柔地铺满了沙发和地板,心情也变得柔软起来。为儿子读一个萦绕着友谊与温情的故事——《柳林风声》,光是题目就令人遐想了。编者说这是适合围坐在暖暖的火炉边,大家一起听的故事,而我们随意地坐在地板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不也一样美妙吗?”这是来自一位家长亲子博客的一小段文字。  相似文献   

4.
"爱"和"爱情"难道是不一样的吗?对,不要疑惑,"爱"和"爱情"的确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将前者当作动词把后者当作形容词看的话。某天我收到一封邮件,写信的女人讲述她这样一件事情:她和男友相恋八年,男友在国外,她常常疑虑,时间和空间的  相似文献   

5.
于丽娜 《大观周刊》2010,(40):17-17
她的QQ头像是个小小熊。于是,我就叫她小熊喽。 前记 熊熊真是个很耐人寻味的人。 我不再试图了解她了。有的人生来心就和海底一样,你很难觉得可以望上一眼。但是对于朋友来说,这根本什么都不会影响。因为我们不需要了解。  相似文献   

6.
你是不是像我人一样梦想拥有自已的图书馆,拥有天下所有的好书? 你是不是像我上大学时一样,总是把同学不用的借书证搜罗到自己手里,就为了一次能多借几本书? 你是不是像我的朋友一样大老远从外地来到北京,就是为了在北图查一些资料? 现在这一切正在改变,超星数字图书馆不仅可以省去借书的麻烦,而且你坐在家里也可以如拥书城,你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建一个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只要你愿意。 这是图书馆在充分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以后在阅读领域引发的一场革命。 我们可以憧憬,一个新阅读、新创作、新出版、人类更加自由创造和分享精神财富的新文化时代正在来临!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的婚期不能再推了,你说不准,就听我的好吗?""你就不能再等等吗?春运期间我们班组实在抽不出人来顶我的班!""我从秋天等到冬天,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8.
多年前的学生来看我。 她是那么青春飞扬,我也不显太老吧。 这是一个心里有什么话就一定会说出来的女生,她对我说:“老师,这些年,你丢了一样东西!”  相似文献   

9.
孙秀峰寻父     
“现在他们没有坟墓,也没有遗骸,甚至没有一份荣誉。我们到底在为他们找什么?”71岁的孙秀峰被肺心病折磨多年,每到冬天病痛更加猖狂。她喜欢夏天。夏天,天气好的时候,她总是坐在门口,眼睛望向院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的一个叫乌素图的镇上。此时是晚上,孙秀峰坐在火炉边,怀里是一堆尺寸不一的带有字迹的纸和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她父亲的入伍通知书,它们在柜子里像宝贝一样被珍藏着,见证着这几十年来孙秀峰对父亲的寻找历程。孙秀峰把它们一张张放进了火炉里,只留下那张通知书,“等我走后,把它放进我的棺材里”,她告诉坐在旁边的三个女…  相似文献   

10.
亲密接触天已大亮,漓江也为我们撩开了她美丽的面纱.平缓的流水.可爱的浪花.细细的水声,对岸的山清秀圆润那可是你美丽的黛眉?这岸的竹林郁郁葱葱.这可是你柔美的秀发?就像热恋中的男子.我迫不及待的放下背包下到了水边,任你的温柔在我的指尖淌佯……  相似文献   

11.
“套近乎”一词不乏有些贬义,但在采访中,它还挺管用。初学采访时,我不善于“套近乎”一找到采访对象,掏出本子就提问。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1980年,我参加地方新闻集训班。在上采访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斯诺夫人海伦·福士德·斯诺的采访经验,使我深受启示:1937年4月,她第一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采访,一见面就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主席说:“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这样一“套近乎”,使她和毛主席象老朋友似地交谈起来。1978年,她在西安采访王震,见面就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的时候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又是一个“套近乎”,不仅把她和王震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且一下就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曹保平 《出版经济》2001,(12):47-48
安然抱着枕头,挤在床边上泪汪汪地看着姐姐,眼泪掉在枕头上。安安彻底醒过来。她看着安然,心忽然一抽,抱住她。姐俩搂着,半天没动…… 安然把头埋到安安胳膊下,“姐姐——”安安惑然地看着她。 安然默默地看着安安,慢慢坐起来:“你真想知道吗?” 安然的声音很慢,她想让姐姐真切地听清并给她思考的时间:“我们睡过觉。我要了他两万块钱。” 安安被雷击了一样,半天没一点反应。她慢慢坐起来,像看一个陌生人一样:“你在外面……” “没有!是我的第一次。”安然从床上腾地坐起来。  相似文献   

13.
培养女孩的目标是什么?让她学习名列前茅?让她成为"乖乖女"?让她嫁个好人家?培养女孩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她成为一个幸福的女人。松永畅史在《好妈妈这点和你不一样.女儿要管》一书中提出只有重视女孩的感受力,女孩和男孩不同,往往容易陶醉于美好的事物,这正是她们与生俱来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14.
叶连娜·科索娃是一位迷人的女士。初次见面你绝 对想不到她是一名间谍——克格勃第一总局的工 作人员。你更想不到,这位女间谍会成为一名雕塑家和艺术家协会的会员。匈牙利著名雕塑家格兰特纳参观了她的第一次作品展后在留言簿上写道:“我感到惊喜。科索娃很有才华。对一名妇女来说,在这个年龄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是很少见的。我都有点嫉妒了。她还会做出许多成绩。”科索娃是如何开始学习雕塑的?她又是怎样进入克格勃的呢?前不久,她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讲述了她的种种经历: 一切都是从我丈夫常驻匈牙利开始的。我丈夫常驻匈牙利18年。有一次,我们去作客,主人给我们看了贝多芬的石膏面膜。我要来了粘土和工具,复制了一个面膜。  相似文献   

15.
“真有你的,山杉!”1988年初春,在中国美术馆三楼展厅,“白山杉南极考察纪行摄影展”上,我们又见面了。见了面,我就想捶她一拳。又一想,都不小了,干嘛呀!于是学会了收敛。两三年,我们没见面了。这次我才发现,南极一趟,山杉依然是山杉:没有流曳的风韵,没有拂人的妩媚。有的,只是她之为她的独特的蕴藉:平实、纯朴,永远地给你一种年轻的动感,永远地让你觉得,她,是“春天里的一把火”。我完全可以正儿巴经地问她:“去南极的念头因何缘起的?”是不是活腻味了,也想来点儿探险?”可我什么都没问她。我和她,一问一答显得多余。我甚至觉得:什么都不说,才是我们俩在一起的最佳意境。该说的,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全说尽了。  相似文献   

16.
李梅 《大观周刊》2012,(51):365-365
一、做一名阳光教师。使课堂轻松愉悦 我最喜欢的小学老师是一名叫丁美涛的女老师.她辫子很长很长,脸上时时带着微笑,从她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她的关爱.下课后她和我们做游戏,我们围着她.我最喜欢玩她的辫子,她从来显得厌烦过。每每站在讲台上.我就想起她的音容笑貌.努力让自己向她学习,最初是在学习和培养那种阳光心态.后来慢慢成了阳光习惯,只要进了教室.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展示给学生亲切的笑容.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为学生的阳光.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温暖和明媚。  相似文献   

17.
赵婕  辛渺 《出版参考》2005,(4):39-39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我也是这样,和自己喜欢的人见面的次数有限,所以,我每次见他所穿的衣服一定记得穿给路子看看。这是我们之间特殊的分享方式,除了述说那些细节,还要彼此帮忙留存一些印象。路子对我说:“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8.
横赌     
当文竹知道父亲把自己输给杨六时,和母亲当年离开家门时一样,显得很冷静。她甚至还冲父亲磕了一个头,然后说:爹,是你给了我这条命,又是你把我养大,你的恩情我知道。没啥,就算我报答你了。  相似文献   

19.
第一届新运会结束已经多日,我们从雅加达回到了北京。一天,我和射箭队几位同志闲话家常,李淑兰(新运会世界纪录创造者)说起她的爱好和脾性,我听着听着,忽然想起,这不是有效的采访活动吗?待她讲完,我说:“如果日后我有机会写关于你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我十九个月大的女儿,对星巴克有一种狂热的向往。每次带她路过星巴克,她就抱紧我的大腿涕泪滂沱,声泪俱下:"棒棒糖,棒棒糖!"星巴克里五块钱一支的棒棒糖是她此举的最终目的。这情形,让我想起了2000年的冬天。那年冬天,她爹也就是我的前夫正在北京混得昏天黑地,每日里伸长脖子期待着风险投资的媚眼会抛到他那张青黄不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