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才能更好地使数学与学生拉近距离。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在于增强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以致用,学生才能更加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2.
宋荣国 《天津教育》2020,(7):155-156
数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源于日常生活,同时这些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大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促进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去学习数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是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数学教学,将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逐渐数学化。数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提升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的意识,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建微 《考试周刊》2013,(22):75-76
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数学教材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信息,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要注重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教学知识,有利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同时也为数学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素材,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本文从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现状及成因出发,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数感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产生的感觉、体验以及体验数学的感情,从而对数学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就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因为日常生活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数感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产生的感觉、体验以及体验数学的感情,从而对数学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就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因为日常生活中往往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来源于数学思想的应用.本文通过探讨在职业教育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最优化问题,以调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明确数学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33):62-63
数学问题,即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学的问题。我们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因此,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就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笨方法也有巧办法,如果平时教师注重优化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学生学会自觉地将数学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那么解决生活问题就轻车熟路,自然而然就变成巧办法了。  相似文献   

11.
数学无处不在,它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平时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结合学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使数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身边日常生活事例,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难度,有效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活化教学是未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生活化教学通过日常生活问题引出数学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鉴于学生在小学期间对于数学这一科目还处于懵懂阶段不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处处皆数学而不是看得到、摸不到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3.
张健 《学苑教育》2012,(10):48-48
数学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以及课后作业中,都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影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逻辑性强,让学生养成乐于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教师应该有效把握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强大优势,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有效解决生活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以,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成为数学教师的研究课题,必须要切切实实地落实抓好。  相似文献   

16.
乐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法宝.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在日常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激发数学兴趣.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认为,数学学习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应该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所以在数学活动课中,我刻意安排"超市购物"、"测量学校绿化面积"、"调查邻居每月的电费、水费"等等,把学生带出教室、带出学校,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教师应该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景性、广泛性,为学生创设丰富生动的学习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方法去提出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人人学到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从现实出发,基于生活经验,经过探索、反思,达到"数学化"。具体来说,学生学习数学,就是通过不断地联系日常生活现实,进行数学抽象,用现实生活的需要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然而,学生的头脑里,不会停留在日常生活现实的范围内,而会相对独立地、按照数学内部的规律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19.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更是如此。因此.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有大量的数学素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所教对象的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就会使数学知识直观化、通俗化,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本文从导入新课、讲授概念、推导公式及讲授例题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实践,在数学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寻找介入点,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