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检查预习,感知故事情节 师:今天我们学习泰格特的小说《窗》.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一间病房里有两个病人,一个靠窗,另一个不靠窗.那个不靠窗的病人听靠窗的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非常羡慕,很想住到靠窗的那张床上.在靠窗病人忽然病重将死的时候,他自私地选择了见死不救.当他达成目的,住到靠窗的病床上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这位同学的故事讲得比较清楚.大家有没有发现,她是以那个不靠窗的病人为主人公叙述的,这点很好.我们在概述故事的时候,应该关注主人公和围绕他发生的情节.读了这篇小说之后,你觉得哪个情节最让你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2.
<正>小主持人:老师,今天你拿的这张图片是位女作家吗?她是谁?主讲老师:这位女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她就是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听说过她的名字吗?全体同学:没有。主讲老师:没听说过她的名字?一定有小朋友读过她的一篇著名儿童小说《小橘灯》。小主持人:哦,想起来了,这篇小说我看过,写得可好了。老师,今天就讲这篇小说吗?  相似文献   

3.
<正>小主持人:今天的名家对话,老师咋不给我们出示作家图像?主讲老师:这位作家叫文练,网上没搜索到他的图像。他有一篇儿童小说写得特别好。小主持人:是哪一篇?我们看过吗?主讲老师:肯定没看过。我介绍一下这篇小说。  相似文献   

4.
[写作引航] 师:当我们阅读一篇篇自己喜爱的小说、散文和诗歌时,是不是有一种拿起笔来自己创作的欲望呢?木兰十年血战,凯旋后看到了什么?范进中举后不发疯会怎样?……这些都可以来改写、创作. 生:是的,都想试一试改写.我们关心的是,什么叫改写?  相似文献   

5.
小说,在我们的头脑中作为一个概念,最核心的东西无疑就是故事了。小说家想着如何把故事写得娓娓动听,有来有去;读者更是期待看到一个曲折而又明白的精彩故事,获得一种“窥视”的满足或是体验的新奇。但是,我们慢慢发现小说不再是只有一种面貌了,它甚至开始偏离那种有头有尾、曲折离奇的故事核,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它“怎么讲”而不是“讲什么”,集中到“意味”而不是“意思”、“意义”之上。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读者的期待视野被迫发生了改变。潘军的这篇《上官先生的恋爱生活》就是这样一篇改变读者期待视野的小说。《上官先生…  相似文献   

6.
小熊不哭了     
画外音:仔细观察画面后,同学们可以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小熊去干什么?它的表情怎样?后来为什么摔(shuāi)了一跤(jiāo)?这时它的表情怎样?小兔去干什么?它看到了什么?它怎样做?小熊为什么不哭了?它会怎么想?小白兔躲在树后的表情怎样?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也就找到了小熊由“哭”到“不哭了”的原因;同时,大概的故事也成型了。写之前,我们不妨(fán$)先给爸爸妈妈绘(huì)声绘色地讲一讲,甚至可以模(mó)仿(fǎn$)小熊和小兔表演一下,这都有助于我们体会画面的意思,写好这篇看图习作。该怎么讲呢?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言表达出画面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很偶然的,在一本学术性期刊上看到两篇文章:先一篇写张宇,后一篇张宇写。记得先看的那篇是在后的张宇写,内容是论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这篇东西引起了我的一点兴趣。张宇在文中对赵树理小说的叙述风格进行了探讨和评论。他说赵的小说哪儿象小说?描写人物的手法跟当时的所有作家都不一样;他几乎不用现代小说常用的各种手法,甚至不用现代小说所不可或缺的书面语言。张宇打了个比方说,赵树理描写了一个人,只用了一段快板儿(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就把那人活灵活现且很典型的凸现了出来。可  相似文献   

8.
这篇小说没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节,内容不过是要去服役的大学毕业生和祖父的一段对话。但是,就是这场孙子和祖父的对话,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孙子的提问咄咄逼人,一直想把祖父逼入墙角。但是祖父的回答轻松睿智,总能巧妙地把步步紧逼的孙子引入开阔地。这场对话仿佛是一次人生智慧的较量,读起来让我们不忍释卷。这篇小说吸引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还是在情节。如果说这篇小说没有情节,也是不确切的。仔细品味,你会发现,这篇小说有一明一暗两个情节。浮在明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效率太低,这是公认的。现在大家都在积极探索提高效率的途径,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学习和试验。效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感到,那种面面俱到地分析、讲得多练得少的教法,是效率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一篇课文,尤其是那些名家的名作,可讲的东西很多。如果不顾学生能否接受,这也深挖,那也细讲,总怕丢掉了什么东西,那么学生读书、作文的机会就很少,这怎么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回放《窗》教学实录一、看标题整体猜读师: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很优秀的小说。(展示课件1:窗)看到标题,请大家猜一猜这篇小说会写一个怎样的故事?生:一群男孩在操场踢球,一个男孩力气用大了,不小心球砸坏了人家的玻璃,他犹豫要不要去  相似文献   

11.
【总体阅读思考】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因此,我们把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看成是小说的三要素.小小说也不可能缺少这些要素,只不过篇幅小、人物少、故事情节简短而已.我们阅读这四篇小小说,一要把握三个要素,二要重在分析人物。下面就作品特点提出几个问题: 一、四篇小说各写了几个人物?以哪个人物为主?主要人物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是怎么想的?各种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曾担任校园文学社的写作教学。一次,一名学生对我说:“翁老师,你讲的小说写作知识我很爱听,你能不能把你写的小说让我们学学?”我听了又喜又窘。喜的是,我的课受到了学生欢迎;窘的是,我没有发表过一篇小说,拿什么给学生学呢?  相似文献   

13.
一、引入新课 师: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经问鲁迅他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篇短篇小说,鲁迅的回答是——《孔乙己》,并认为这篇小说有大家风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 (一)教学活动一:整体感知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稍微了解一下情节.这篇文章的高潮是哪一部分?在哪一节?是哪个事件? 生:第10节和第11节,断腿后的孔乙己出现在咸亨酒店的情节是高潮.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小小说。不管是“小”小说,还是“大”小说,小说都是讲故事。这篇小小说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因为一本稍有损坏的语书,发生“我”(也就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小小故事。让我们觉得很妙的是.这故事讲得很实在.很真切.也很有波澜。比如同学们七嘴八舌为谁该拿那本书给“我”出主意想办法的场面,就很真切.  相似文献   

15.
看到这篇作文题目你会感到很奇怪吗?现在哪一个老师不是让学生给自已提缺点,提不足的,哪有虚荣心这么强的老师倒让我们给他提优点?一向工作勤勤恳恳,为人也很谦虚的陈老师今天是不是吃错了药?真叫人莫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篇作文题目你会感到很奇怪吗?现在哪一个老师不是让学生给自己提缺点,提不足的,哪有虚荣心这么强的老师倒让我们给他提优点?一向工作勤勤恳恳,为人也很谦虚的陈老师今天是不是吃错了药?真叫人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7.
我们怎样适应被污染了的地球环境呢?朱宏同志的微型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那就是改造我们的器官。研读这篇小说,笔者以为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构思新颖。这篇小说本来是以表现环保为主题的,作者却没有从如何爱护我们的环境入手,写怎样去改造客观  相似文献   

18.
GOGO姐:我发现现在的很多女生都很迷恋琼瑶小说,为那哭得稀里哗啦,难道那就是所谓的真爱吗?还是她们太幼稚,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真爱?小超小超:好难得,网络青春小说那么多,我以为现在的学生早已不知琼瑶是谁,我还以为这是我们七○后的特权呢!  相似文献   

19.
<正>小主持人:老师,今天讲哪位名家的名著?主讲老师:今天不讲外国名家,我们来讲一讲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天山。天山是专门写小小说的,他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小  相似文献   

20.
谈到对一篇小说、乃至于对所有文学作品的评价,或许总绕不开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什么?无论一篇评论运用了怎样的理论,采取了怎样的视角,看上去怎样玄而又玄,其实都是在回答这样一个俗而又俗的问题。我们似乎注定了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从一篇小说“写了什么”中使劲找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否则这篇评论和这篇小说都算白写了。我为此栏目写小说赏析已有三年,故而也为一篇篇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而琢磨了三年。如果是第一次面对美女,且美女问我她究竟哪里漂亮,我或许会欣然答之甚至手舞足蹈;可如果连续来上几十位美女,个个作如是问,那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