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初中物理新课程提出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通过将物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物理现象中,主动地思考、探索来自生活的物理学习乐趣,让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最终达到科学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数学知识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实际应用上,应用题是一种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学习是较枯燥的,要消除学生这种看法,教师就要努力采取有效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生活与应用题教学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提供一些与他们生活相关的素材,以实际活动帮助学生深化知识,为学生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将教材内容和生活有效结合、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组织开展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科学教学活动,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内容,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关心学生需要,打破原有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地理教学中要实现地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要做到四个方面:以教材为基础,生活实际为背景,解答生活问题;借助生活常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关注时事,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提高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学前教育中专化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如何提高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一直是教师的教学难题,而数学教学却恰恰能满足人们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如何将存在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到课堂上,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现生活这个问题,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解析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提出若干教学方式以帮助高中数学教师更好地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运用于课堂,并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数学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7.
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开设小学科学课程,能变相地提高小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科学更多地使理论的东西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以实践融入生活,可以让小学生更加近距离地体验生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就能充分运用生活中的资源来对理论知识进行阐释,从而加强了科学与教育的联系,使得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增加了研究性学习课题。作为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紧扣这一特色,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将课堂中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剑 《四川教育》2020,(3):39-39
科学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回馈生活。小学科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善于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一、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师要创设良好的生活化的情境,调动学生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用已知的生活经验或生活常识去思考未知的科学现象,让科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0.
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为将来更深层次的学习作准备。文章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学生不能从生活实际入手解决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促进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化学教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提高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学前教育中专化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施尧雄 《考试周刊》2015,(7):123-124
观察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地理学习不再枯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攻破难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而黄金分割这节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甚是紧密。本人基于学生对生活中有关黄金分割的认识与理解,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试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有趣、和谐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它要求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善于从学生所掌握的已有知识和现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能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的魅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倍感数学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政治教学在学生总学习内容占据重要位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政治。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将实际生活案例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将复杂难懂的政治知识简单化,以此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想象实验是一种比较有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一些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来完成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科学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正确地掌握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心理特征,从生活中发掘经典的材料,设计出符合小学生科学想象力的实验。文章对小学科学想象力实验教学模式如何充分挖掘素材进行分析,总结出挖掘生活素材对小学科学想象实验教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练远进 《成才之路》2014,(36):55-55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让他们学以致用,才能使他们能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一、生活化小学数学问题的提出与必要性(1)生活化小学数学问题的提出。小学数学是每一位小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最开始的阶段,其对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有着多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小学教育时,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实际情况,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相结合进行教学,从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活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一切问题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造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实践,更让学生养成勤于观察、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源于生活,并最终运用于生活。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尤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仅能拉近自然科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还能利用生活化教学给学生亲近感、熟悉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生活化情境创设"、"生活化内容采用"及"生活化问题探索"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强调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数学模型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帮助学生将数学学习带到生活当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