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10,(9):104-104
A: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永葆青春。但是直到上世纪,人类才开始真正地研究长寿的课题。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严格限制小鼠饮食中的热量可以延长它们的寿命——饮食受到限制的小鼠比不受限制的小鼠寿命要长40%。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03,(19):26-26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由植物产生的物质能延长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寿命,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能使寿命延长达70%。这一发现为抗衰老研究开辟了新路,不过科学家告诫说,这离能够延长人类寿命的“长生药”还很遥远。 近年来许多科学研究发现,控制生物的营养供应可以延长其寿命。据认为,限制生物摄取的热量可以调整新陈代谢和氧消耗,经过一系列反应,激活生物体内一种称为Sir_2的酶,这种酶与寿命延长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     
正人活到一百五十岁,世界会怎样?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年龄极限在120~130岁之间,但是,将其提高到150岁并非是荒诞不经的想法。但另一些人认为,人类活到150岁,现在可能不太现实。哪怕人们普遍都能活过100岁,对于社会而言都是极大考验。为了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们可能要工作到80岁左右,这意味着老人仍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适应能力。如果人们普遍长寿,世界人口将越来越多。科学家预计,在50~100年后,全球人  相似文献   

4.
美国南加州大学遗传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可以延长有机生物体的寿命的方法,使人类可以活到800岁。科学家称,他们已经成功地将面包酵母菌的生命延长了10倍,并且可以很容  相似文献   

5.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每种生物能活多少岁就是由这种规律决定的。人类一直希望自己能活得更长一些,因此,对自然界其他长寿生物的研究,可以为科学家揭示长寿之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就开始研究身高与寿命之间的关系。到底是矮个子活得长还是高个子活得长?科学家们争论不休。从考古发现的证据看,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增加,人类的平均个头也越来越高,因此可以推论高个子活得长。而现代科学调查表明,一些矮个子种族平均寿命很高,比如日本人平均寿命很高,日本人中平均寿命最高的冲绳人的平均身高只有  相似文献   

7.
本介绍的是一位科学家最近发表的颇为大胆的观点。他的这种观点尚属一家之言,他所提出的论据也不是很充分和有说服力。但是人们是否能从中多少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它能否对将来真正揭开人类之谜有所帮助?这是我们发表此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在试图破解长寿的秘密. 在美国人口学协会今年的年会上,有人便提出了出生月份对一个人寿命的影响问题.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列昂尼德和纳塔利娅夫妇宣称:秋天里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活到100岁,而3月份、5月份和7月份出生的孩子比别的月份出生的孩子更难成为长寿者.莫非出生日期真的能左右一个人的寿命?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05,(7):57-57
此种方法可让老鼠冬眠6小时并自行将其唤醒,它表明人类和动物体内蕴含了按照需求冬眠的潜在功能。科学家们认为,此项研究在医学方面意义重大,身患绝症的患可以通过人工冬眠技术来延长寿命,以此来等待器官的移植。  相似文献   

10.
不老塑料     
如果损坏的物品能够像一些生物受伤那样自我修复该有多好呀。其实,人们的这个愿望也是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究的一个课题。最近,这个课题有了进展,科学家研究出一种能自发修复内部“劳伤”的全新塑料,它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氧气,而且有趣的是一旦修复完了,它竟然“有排泄物”排出。据说,这种全新塑料已在具体的产品上开始使用。迄今为止,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有容易老化、产品寿命短的缺点。为此,开发尽可能不老化的塑料是材料研究的重大课题。制造抗老化的材料一直是科学家的目标,就拿塑料来讲,尽管做了许多改进,但现在日常看到塑料的寿命至多也不过10年。强度很小的物质构成的人类寿命却有百年左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人体能够一边自我修复损坏的地方一边继续生存着。科学家受此启发将生物自我修复的机理用于人造材料,结果取得成功,制造出寿命更长的材料。科学家认为,如果材料自我修复手段真正实现,这将对今后的产品产生革命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一种人工冬眠技术,将帮助人们实现延长寿命的愿望。通过一种人类和动物体内自主生产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1次将人工冬眠引入研究课题。据MSNBC网站4月21日报道,这项实验已通过此种方法让老鼠冬眠6小时并自行选择将其唤醒。这说明,人类和动物体内蕴含了按照需求冬眠的潜在功能。科学家们认为,此项研究在医药方面意义重大,身患绝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人工冬眠技术来延长寿命,以此来等待器官的移植。人工冬眠中的哺乳动物与自然冬眠的哺乳动物相同,自动将体温过渡为冷血动物的类型。在冬眠状态中的个体对于氧气的…  相似文献   

12.
艾晴 《今日科苑》2007,(3):55-55
社会地位对人类寿命影响有多大?这也许可以从诺贝尔奖得主身上找到答案。英国学者近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诺贝尔奖得主不但普遍长寿,而且平均寿命比仅获提名的科学家高1岁多。“健康魔法”:寿命延长大约两年这项研究的题目为“死亡与永生”,由英国沃里克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等人主持。  相似文献   

13.
正出生,成长,老化,死亡——这似乎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循环。可是在这样的循环中,有人活得长久安康,有些人则过早终结了人生的旅途。法国的珍妮·路易斯·卡尔门特活了122年164天,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长寿命的保持者。究竟有没有办法能让普通人的寿命延续得更长久,让更多的人能像卡尔门特一样活过百岁呢?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在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方面最有潜力的三种方法。端粒酶大作战我们身体里几乎所有细胞都有23对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包含一条长长的DNA分子链,在分子链的末  相似文献   

14.
当一些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克隆”出动物时,另一些科学家则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基因研究来探寻人的生命极限,就是人究竟能活多长?100岁,150岁,甚至200岁? 探寻生命极限必须首先破译这样一个生命之谜:人为什么会衰老?其次才能研究推迟衰老的方法。对衰老问题的研究始于1961年,但在开始时,科学家一直为这一问题所困惑,即衰老是从哪一部分开始的,是细胞本身还是由细胞构成的较大的组织?为此科学家进行了下述实验:他们从胎儿组织中取来细胞并保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一份全球人口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与1970年相比,2010年人类整体预期寿命延长了10多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延长了11.1年,女性延长了12.1年。虽然寿命延长了,但是人类遭受疾病折磨的时间也随之变长。随着人类预期寿命普遍延长,遭受"耳聋眼花"或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困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人们都渴望健康长寿。科学家发现,人体内的一些基因能够大大提高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这些基因内,隐藏着人类长寿的秘密。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衰老是必然的,人体会随着年龄渐长,各种生理机制也会衰退,于是渐渐老去。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发现,不管人和其他生物体到了哪个年龄,有些基因始终能够保持活跃,当人遭遇严寒、酷热或者水和食物匮乏的环境时,这些基因会调动人体内的自我防御系统,让细胞修复能力变得强大。不难想到,人们希望这些基因能长时间保持活跃,这无疑会大大提高生物体的健康,延长生物体的寿命。因此,这些基因被科学家命名为…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的寿命。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压缩为100年,来看一看地球生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莫语 《金秋科苑》2011,(2):92-93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的寿命。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压缩为100年,来看一看地球生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20年不仅是20世纪最热的时期,也是最近一千年最温暖的时期,而在21世纪结束前,地球平均气温还要上升5.8℃。气候变暖趋势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变化,从而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地球变暧的原因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话题。太阳是地球变暖的“元凶”?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变暖与太阳黑子的增加有关。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那激荡了亿万年的海水是永恒不变的吗?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一直以来,许多地球科学家都认为地球上海水的化学成分在几亿年时间里保持不变。但是最近的一些关于古海水成分的分析表明,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