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读书主义     
关于读书,有一些迥异于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判断.比如偷书,在读书人看来并不羞耻,反倒是一种荣光.三七就写过一篇《偷书者说》,文尾说自己"还有些道德上的自责,为了解决良心上的问题,我偷了一些伦理学的书".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图书馆近年已开架借阅图书资料。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馆都没有防盗设备。因此,如何防止图书丢失便成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我馆图书开架没有防盗设备,四年来我们抓到十多个偷书的读者。在谈话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偷书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贪心和存在侥幸心理——不一定会被抓到,最后控制不住就作案了。例如,在我校夜大学有个学生,因偷书被抓到后说:“我后悔极了,罚款十倍自不用说,给班里同学知道后如何见人。若知道会被抓到,我是万万不会偷的。”另外,也有偷书者认为自己偷书被抓到后,可以编造理由和客观原因进行抵赖,直到漏洞百出,才不得不承认是偷书。以下谈谈偷书的手法和我们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最近见台湾的电子媒体报道,近来诚品书店各门市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教导人如何偷书的卡片,该卡片制作精美,走的是诚品美学风格,还印有诚品的Logo,内容是以图示清楚分解说明偷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盗窃行为认定和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司法机关.高校对学生享有自主管理权,但不得逾越法律自主创设罚款处分;公告"偷书"学生名单,会侵犯他人名誉权;可在易生危害的阅览室安装摄像头,但必须注意透明化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九儒十丐"的恶谥,但中国人却自来爱"雅",因此也崇尚斯文.斯文即不俗,高尚之谓也.比如斯文人有雅致,斯文谈吐称雅言,连戴披肩风帽勾腰驼背走路,也叫雅步.而雅,莫过于读书写作;书生文人自然成了斯文人.也许是这个缘故,从前有些斯文人失斯文,还不失其"雅".最有趣的是那个穿长衫站在柜台前喝酒的孔乙己,潦倒到偷书度日被打断腿,仍以"窃书不算偷"自慰.那是由于偷而属雅,至多算作"雅贼"而已,和俗贼毕竟有别.由此而及彼,从别人的文章或著作中进行抄袭剽窃,还是应该叫做"雅偷";这斯斯文文的勾当,不以为耻者似已成俗.不过偷书到底是实实在在的偷,有赃则成罪,很难因其雅而改其偷的性质.而剽窃抄袭只不过是  相似文献   

6.
媒体气质是媒体品牌化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一个台、一个频率或频道独特的个性和内在品质的综合,从媒体的发展变革看,"声音"在构建媒体气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个案分析,提出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应具备的四个基本品格,即:准确清晰的规范之声,真诚和谐的自然之声,分寸恰当的思想之声,富有活力的生命之声.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读者偷书现象、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轲 《图书馆论坛》2003,23(4):153-155
通过阐述读者偷书的一些典型例子,分析读者偷书行为的特点,心理特征和原因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防止、减少图书被盗现象。  相似文献   

8.
对偷书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骧 《图书馆建设》2004,(5):105-106
公共图书馆的书籍被盗、被污损是当下的一个普遍现象,要根治这一现象,就应该遵循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为最小的受益者带来最大的利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图书馆的偷书行为。  相似文献   

9.
图书开架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玲 《图书馆论坛》2006,26(4):214-216
对现代化管理中图书开架流通容易出现的乱架、偷书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沈阳太清宫     
沈阳太清官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走进太清宫,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太清丛林"四个大字,它会将你引入一个清静、神秘的境界.随着清脆的罄声,伴着缭绕的烟雾,你仿佛走进了另一个天地.  相似文献   

11.
林玉珍 《图书馆论坛》2005,25(3):235-236
通过分析读者偷书的原因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防止、减少图书被窃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自2002年11月18日推出以来,经过2003年12月和2009年7月两次重要改版,正逐渐成为业界一个独具特点、覆盖全国的经济广播频率或经济广播样板.2010年,办好"经济之声"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年度工作重点之一,它的现况和变化发展路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是个秃子,这个秘密只有他的理发师知道.可怜的理发师,不敢对任何人讲,心里却又憋得慌.有一天,他实在憋不住了,跑到屋后山坡上,在一棵梧桐树下挖了一个洞,对着洞里大喊一声:"国王是个秃子!"然后赶紧用土埋掉.  相似文献   

14.
"异声同啸" (heteroglossia)源自俄罗斯语言学家和文论家巴赫金,译自俄语"异质话语",是其对话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巴赫金在其论文<小说的话语>中,引入了该术语.巴赫金认为:小说的力量源自小说中人物话语、叙述者话语和作者话语的共存和冲突,他把"异声同啸"定义为"一个人的话语包含在另一个人的语言中,从而作者可以通过曲折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意图"[1].  相似文献   

15.
谷歌图书扫描与“孤儿图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谷歌图书扫描成为众矢之的,媒体上铺天盖地,多为谴责之声.本文拟从"孤儿图书"的角度来谈谷歌图书扫描,或许能为相关的讨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农村大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1户农民联名签订了我国农村第一个承包责任书,吹响了农村改革的第一声号角,谱写了"春天的故事"的第一乐章.  相似文献   

17.
一笑泯恩仇     
《出版经济》2006,(2):62
1975年4月6日凌晨2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张学良从睡梦中惊醒.电话是时任总统府资政的张群打来的,他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蒋总统已于几个小时之前平静离世了.张学良听罢一愣,睡意全无,在电话中"啊"了一声,便再无言语.  相似文献   

18.
街上行人鞠躬致敬汤池的黎明是从洒扫庭院和街道声中开始的. 早上5点多钟,东方熹微,几十个身穿写着"力行近乎仁"字样衬衫的男女,手拿扫把走上街头,大街小巷随即传来了"刷刷"声.  相似文献   

19.
王艺 《传媒》2018,(7):17-19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新媒体发展迅猛,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传统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央广")第一套频率中国之声,作为唯一一个覆盖全国的、24小时直播的新闻频率,在新时代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面对挑战,近年来央广中国之声一直在努力探索创新之路, 2018年两会,中国之声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笔者作为参与者现将部分思考与感悟进行分享,期望能为我国广播电台在融媒体时代的转型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让我们先做个简单的测试题,测测你的语文水平:"名媛"的"媛"应该怎么读? 答案是yu àn,而不是yuán. 没关系,你不是唯一读错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在微博上写道:"了解了一下上海名媛事件,作为一个中文系教师,最大的收获是才知道媛是读第四声而不是第二声,之前都读错了.惭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