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杰 《江西教育》2007,(4):45-45
如果有人问我:“天下最伟大的爱是什么?”我会自豪地回答:“当然是母爱!”如果有人问我:“天下最无私的爱是什么?”我会骄傲地回答:“是母爱!”如果有人问我:“天下最崇高的爱是什么?”我仍然回答:“是父母给予我的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你     
《小学生作文》2023,(Z1):15-17
<正>家人的怀抱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你和家人之间一定发生过很多或有趣、或难忘的故事,你感受到他们的爱了吗?新年伊始,让我们用文字记录这份爱,用照片留下“爱的纪念”吧!我刚睡醒,赖在被窝儿里,不停地吧唧嘴。妈妈问我:“你在嚼什么呢?”我说:“我在嚼空气。”妈妈问:“空气是什么味道?”  相似文献   

3.
教材链接 人教版&#183;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写作主题:我爱我家 提示: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爱的乐园。通过“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来发现亲情之爱:平心静气地看待“妈妈的唠叨”.让爱洋溢在家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使我明白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抓住两个“转变”:一个是学生观的转变;一个是教师行为的转变。 学生观历来都围绕两个字来体现,就是“严”和“爱”。正确的学生观不是把“严”和“爱”截然分开,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我听说过这旬名言:“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  相似文献   

5.
植结崧 《班主任》2013,(5):39-39
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做习题。一向乖巧可爱的小菲突然举手,我走到她身旁,轻声问:“怎么啦,小菲?”小菲抬头看着我,委屈地说:“老师,小聪写了一张纸条给我……”“哦。”我不动声色,继续听着。“纸务上写着‘我爱你’……”“是吗?”我瞥了一眼耷拉着头的小聪,安慰小菲说:“没关系,我也爱你,这说明你非常可爱呀!”“可……可是我不爱他啊!”她已经有点抽噎了,看起来难过极了。我只能转个方向,对小聪说:“小聪,你爱我吗?”“爱。”他小声说。“你爱爸爸妈妈吗?”他想都不想就说:“爱!”“你爱我们班每一位同学吗?”“当然爱!”他肯定地说。“那你这个‘我爱你’到底是对谁说的呢?”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滋味     
生命的滋味是什么呢?是酸、是甜、是苦,还是辣?佛洛姆说: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则我爱所有的人,我爱全世界,我爱生命。如果我能够对一个人说“我爱你”,则我必能够说:“在你之中我爱一切人,通过你,我爱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爱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攀 《南昌教育》2009,(12):20-20
我的英语教学充满“爱”,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爱在“探索”,二是爱在“课内”,三是爱在“课外”。通过这“爱”的教学我自己也在迅速成长,英语教学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百变大咖”之“嘚瑟”爸我的爸爸三十多岁才有我,就是别人常说的“老来得子”,哦,不对,应该是“中年得女”。别的爸爸可能对孩子的爱比较深沉低调,而我的爸爸对我的爱从来都是很高调的,但凡我取得一丁点儿成绩,他都要和旁人炫耀一番:“看,这是我的丫头,优秀吧!”后面还要接着补充一句:“随我。”  相似文献   

9.
我曾这样问过班上的孩子:“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他们是怎样爱你们的?”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我烦透妈妈了,早上我要穿裙子,她不让,还打我。哼,还爱我呢!其他孩子也高声应和起来,班上气氛热闹极了。没想到这个活动演变成了“控诉会”,我大吃一惊,孩子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呢?  相似文献   

10.
是爱让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是爱让我走上了班主任这个岗位;是爱让我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一天天走进学生的心灵。爱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爱让我在工作中变得聪慧,让我感受到工作的艺术魅力:爱让我充分地享受着工作中的乐趣——“互爱”的幸福。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的,涉及面也比较广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更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仅在问题学生的教育方面谈几点我个人的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人也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可见,爱在教育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锁的金钥匙;爱是学生进步的源泉;爱能使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爱能使每个学生的身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在作文时如果选择同样的材料而设计不同的开头和结尾,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我爱学校》这篇作文,A同学这样来设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爱绿草,我爱花,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清晨的云,我爱黄昏的霞,但我更爱我的学校,因为———那里有如画的春秋,那里有如诗的冬夏。”“美丽的学校,可爱的学校,你的四季永远如诗如画。”B同学的开头和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和平小学的四季景色很美。”“我爱你啊,美丽的学校。”两者相比,显而易见,前者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学校的挚(zhì)爱,首尾呼应,使文…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13,(1):71-71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爱的“心”从未变过。而爱的年轮和我们年龄一样在增长着。正是我们的爱,孩子从襁褓婴儿成长为可爱的少男少女;正是我们的爱,孩子从蹒跚学步成长为茁壮的运动健儿;正是我们的爱,孩子从咿呀学语成长为朝气蓬勃的读书郎……我们的爱不止,孩子的成长不止。然而,在孩子成长的备阶段中,我们到底该怎样爱孩子?一位母亲问女儿,“你最喜欢爸爸妈妈怎么爱你?”小女孩两岁时回答说:“爸爸抱抱、妈妈亲亲。”四岁时说:“我要爸爸妈妈都陪我看动画,轮流给我讲故事。”六岁时说:“喜欢妈妈说‘哈哈!这事你做的真棒!’;喜欢爸爸说‘走,我们带妞妞和叔叔家的小帅一起郊游去’。”九岁时说:“我不喜欢妈妈老盯着我学习,不喜欢妈妈总把我和别人比;不喜欢爸爸总说‘我很忙,等爸爸有空了一定参加你们学校的活动、一定陪你去看动漫剧……’”  相似文献   

14.
小河 《课外阅读》2009,(18):1-1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关于爱,一个最令人头疼或费解的问题是:为什么“爱”的付出并没有“换来”爱的回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道题我都讲了8遍了,还不会,我真没办法了!”“瞅你们考的这点分,对得起我吗?”甚至.学校曾辑录的教师忌语中其实很多也是在这样的无奈下的一种渲泄,进而出言不慎。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教师自认为是爱学生的,而学生却不大认同。看来,我们需要反思,给予孩子的“爱”究竟是怎样的“爱”?什么是教师所应有的爱?  相似文献   

16.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相似文献   

18.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爱学生,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少了苛求,多了宽容;  相似文献   

20.
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俄国的一位作家去拜访列夫·托尔斯泰,谈笑间他羡慕地对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都拥有了。”托尔斯泰说“我并不拥有我所爱的一切,而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爱眼前拥有的一切, 爱着是幸福的,爱着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