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读书看报时,常见到"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字眼,这些都是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它们到底有多久时间呢?它个之间是否有差别? 我们可以从古代的梵典中找到答案,在《僧只律》中即有这样的记载:  相似文献   

2.
"求学"探微     
何谓"求学",这似乎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学生每天在教室进进出出、早来晚走、忙忙碌碌,不都是在求学吗?可为什么同是求学结果却各有不同呢?是他们的"求"有所不同呢,还是他们求来的"学"有所不同呢?这确实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确定文章中的主题句呢?文章认为,正确地理解和划分"装饰语"是一个途径.其最主要的是按"装饰语"的功能,梳理出逻辑顺序;根据"装饰语"之间的关系来掌握内容和主题词.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样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从阶段目标的提法来看,"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学段完全相同.但作文就不一样,1~2年级是"写话",3~4年级和5~6年级是"习作",7~9年级是"写作".为什么小学3~6年级称"习作",而初中7~9年级就称"写作"呢?两者仅是表面上的文字差异,还是实质上的内容不同呢?如果有所变化,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需要我们斟酌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谈话。但这只是本义上的"对话",并不是笔者所要谈的阅读教学中的"对话"。那么,什么是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呢?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然而,如何使"对话"更有实效,如何不断提升对话效应,使课堂充满活力呢?可以通过"五式"互融,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7.
现代机器人神通广大,首先眼睛必不可少,否则还谈什么"人工智能"呢?那么,机器人的眼睛是如何制造的呢?请继续往下看吧.  相似文献   

8.
据笔者了解,许多学校除了教育行政部门颁布实施的学生行为规范和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外,还有内容丰富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规常常因为适用对象和设立目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是不是所有的纪律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纪律才算好纪律、才是学校最需要的呢?在笔者看来,好的纪律应做到三"合一".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烦恼?烦闷苦恼也.如今的孩子的烦恼究竟是什么呢?怎样化解呢?如果不能对症下药,空谈能有什么用,关键是先让孩子们"掏心掏肺"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于是,我打算先从我的学生入手.  相似文献   

10.
学具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得到感性认识和感受、体验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发挥学具的作用呢?我认为在学生操作学具时,教师要注意对"时""量"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幼儿园与小学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孩子人小学不适应的问题,进而引发了人们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和探讨.那么,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孩子入小学不适应?"幼小衔接"究竟需要衔接什么?  相似文献   

12.
解密"family"     
小朋友们,你一定熟悉"family"这个单词吧,它的意思是"家,家庭".提起它,你是否会想到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呢?为什么?因为"family"这个单词本身就包含了爸爸和妈妈,而且还表达了对他们的爱呢!下面就听我细细地为你解读吧!  相似文献   

13.
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们发现,最让人欣喜的变化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觉醒,随之而来的是在师生平等关系基础上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交流的深度、广度、效度还有待加强.那么,如何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进入高中后,学生之间的差异日益明显,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逐渐落伍而成为“差生”。如何把“差生”的成绩尽快提高上来,这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结合教学“转差”呢?  相似文献   

15.
史春花 《现代语文》2006,(5):110-110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这样说:"出去买点东西""这个东西挺好看的"等等,几乎每天都会用到或听到"东西"这个词,这里所说的"东西"不是指方向,而是泛指"物",那么为何称"物"为"东西"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物"为"东西"的呢?  相似文献   

16.
提起"冰床"你会想到什么?是用"冰"为材料做成的"床",还是放在"冰"上的"床"呢?我想大部分同学可能都会选择第一个答案,但我们今天却要来说说在"冰"上的"床".这种冰床,既不是由冰做成的,也不是床的款式,那它长啥样呢?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的重量大家应该心里有数,怎么称得上"沉重"呢?想必这个"沉重"必有玄妙.那么,又是谁让这乒乓球变得沉重起来的呢?进入我们的作文游乐场,一切你就都会明白啦.……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的重量大家应该心里有数,怎么称得上"沉重"呢?想必这个"沉重"必有玄妙.那么,又是谁让这乒乓球变得沉重起来的呢?进入我们的作文游乐场,一切你就都会明白啦.……  相似文献   

19.
[案例]"认识人民币"   片段1:   (依次出示课件:1元的硬币和纸币)   师:这是多少?你怎么知道?   生:上面写着"一圆"啦.   师:这个呢?两个1元有什么区别?   ……  相似文献   

20.
王刚 《现代语文》2006,(10):53-55
○.前言 "随意"和"随便"这两个词都有"不受限制"的意思,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曾经遇到留学生这样的句子:去还是不去,随意你. 他随意做什么作业都要查辞典. 我们知道这两个句子中的"随意"最好是换成"随便".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怎样给留学生讲解呢?这其中就是一个"随意"和"随便"的用法及区别的问题,即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