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论是从必要性,还是从可行性角度看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洋务教育都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问题。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洋务教育研究的必要性,这一方面是由洋务教育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决定,另一方也是由目前人们关于洋务教育的认识决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洋务教育研究不仅具有必要性,还具有可行性,这种可行性集中体现在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洋务教育研究的价值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和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学堂乐歌作为中国近代音乐重要的课题,著述颇丰。其中不乏大家如钱仁康、汪毓和、梁茂春、张静蔚、冯文慈等人的文论。他们从历史、分类、创作、来源等各个方面对学堂乐歌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从学堂乐歌本体研究、历史研究、相关词曲作者研究、学堂乐歌评价以及学堂乐歌其他研究五方面综述。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催迫着近代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革新与重构。近代职业教育关于人计与事计的现实旨归,关于平民与乡村的终极关怀,关于实用与生利的经验价值,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创新与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当前国内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状来看,近代实用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依然具有鲜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值近代职业教育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更充分说明近代职业教育的宗旨、手段、价值、意义,都应该得到传承、再造与复兴。  相似文献   

4.
李端棻对中国以及贵州教育的贡献是:最早提出改革中国封建教育的方案,在戊戍变法中,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取士,设立学堂,提倡西学,开办京师大学堂等等,晚年在贵州继续鼓吹改革,传播启蒙思潮,发展新学.在中国的近代教育中,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设置了国际法教育,开启了近代法学教育之路。从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西学,法学教育全面兴起,到20世纪初晚清新政期间,借助修律活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从深度和广度均取得飞跃发展。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肇兴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自救图存抵御外侮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一方面培养了大批新式法律人才,促进中国近代法学的产生;另一方面,因缺乏本土性,移植色彩浓厚,又带来诸多弊端。反思中国近代法学教育有助于当代法学教育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兴办女学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民办女学堂兴起于1902年,在1907年,清政府迫于压力,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官定女学章程,此后,官办女学堂逐渐发展起来,同时,清政府还给女子留学一定的鼓励,在选派、管理及回国使用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政策。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以来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7.
姚永朴是桐城派最后一位大师.他辛苦执教五十余年,经历了近代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书院、学堂、大学为阵地,潜心著述,培育人才,为桐城派在近现代继续保持一定的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东至周氏自周馥始,枝繁叶茂、绵延昌盛、人才辈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发展出一个庞大的家族企业。本文以周馥为例,通过周馥协助李鸿章创办洋务民用企业,及任山东巡抚和两江总督期间发展民族工商业的考察,探讨了东至周氏家族在发展近代实业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把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近代体育的发展综合起来考量,结合在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对近代高等体育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制度、思想、事件等,将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萌芽期(1840年-1912年),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探索期(1912年-1927年),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成熟期(1927年-1937年),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困难时期(1937年-1949年)。进而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各个阶段的背景、概貌和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又从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情况等方面对各阶段的发展概貌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得到了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内外部动力的相互作用、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保持好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等启示。对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从中找寻经验规律,在为当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参考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保定初级师范学堂是清末兴学急需师资的产物,也是畿辅重地率先垂范的杰作,其创始人为我国近代教育家严修,1904年仿效日本寻常师范创建于保定城西张公祠,至今已有104年的办学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