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在一场讲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的专业课中,老师问学生:“假设你一个人外出旅游,来到了一个峡谷,发现悬崖边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手提包,而且手提包是打开的,里面明显装着一沓沓钞票。同时,你还发现,在悬崖边有一些看起来长得不是很牢固的树根,这树根可以帮助你到达手提包的位置,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当然,你更有可能因此而摔断脖子。请问: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  相似文献   

2.
选择     
在一堂讲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的课上,老师问学生:“假设你们一个人外出旅游,来到了一个峡谷,发现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手提包,而且手提包是打开的,里面明显装着一沓钞票。同时,你还发现,在悬崖边有一些看起来长得不是很牢固的树根,这树根可以帮助你到达手提包的位置,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当然,你更有可能因此而被摔断脖子。请问: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到一个小故事。在一场讲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的专业课中,教授问学生:“假设你一个人外出旅游,来到了一个峡谷,发现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手提包,而且手提包是打开的,里面明显装着一沓钞票。同时,你还发现,在悬崖边有一些看起来长得不是很牢固的树根,这树根可以帮助你到达手提包的位置,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当然,你更有可能因此而摔断脖子,请问: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离开,毕竟,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可贵的生命。教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继续问:“如果那个装钱的手提包换成一个失足落下的小男孩,他此时奄奄一息地发出求救…  相似文献   

4.
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为树根设计一段回答的话,不少于150字。 地下细流对树根说:“你知道你有多丑吗?弯弯扭扭,粗糙灰暗,死气沉沉。你拼命地往地下钻,扎得越深,离开阳光越远;你无休无止地喝水,永不知足地吸收土壤中的养料,你图的是什么呢?” 树根说:  相似文献   

5.
离开学生,教师也就失去了角色意义。因为学生,教师又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己。在和学生长期的亲密接触中,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体会着萧伯纳所说的一段话:“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相似文献   

6.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然在做试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那位学生回答道:“我正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呢?”学生说:“我白天也工作。”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实验室。”学生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卢瑟福又问:“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反思呢?”  相似文献   

7.
欣赏自己     
漫画中,一个戴眼镜的叔叔在路边发现了一个树根,他想:“我要是能把它做成根雕,那该多好啊!”于是急忙去找来一辆小推车。而赶到时,树根早已被一个人抡起斧头三下五除二劈成了木柴。同样一个树根,在不同人眼里,价值竞如此不同。  相似文献   

8.
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屈背。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  相似文献   

9.
雕与不雕     
郭广蔼 《班主任》2008,(11):36-36
翻阅近几年高考作文题,见一材料:有一个木匠到山里选木材,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觉得没用就走了。后有一位根雕艺术家发现这些树根,如获至宝,将这些树根雕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读罢,颇为感慨。  相似文献   

10.
用爱心去发现、赞美——赏识教育案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颖 《生活教育》2009,(2):30-31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农夫伐倒了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木屋,剩下了树根,他觉得没有用,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经过这里,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把它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树根在农夫看来只是一件废品。可由于雕塑家关注它。发现了它的潜力,它就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相似文献   

11.
戎林 《家教世界》2008,(5):47-47
1889年夏天,在德国斯特拉堡的大街上,一条卷毛狗在路边的人行道上溜达。每到一棵树下,那条狗便把后腿抬起,在树根上撒泡尿,狗一离开,不知从哪飞来一群苍蝇,围着尿飞来飞去。这情景,被一个过路的大胡子医生偶然发现了,他  相似文献   

12.
多美一会儿     
妙批事实学年末学生做自我鉴定,要求班主任填写意见。对于一般学生,班主任都写“该生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但有一个学生连续两学期都是倒数第一。班主任凝神一想,顿开茅塞,提笔写道:“该生学习刻苦,成绩稳定。”如法炮制在医学院的一次实验考试中,学生们必须通过显微镜细看虱子、跳蚤和臭虫的腿部,辨认出这些寄生虫的标本。有一位学生一样也没认出来,他离开实验室时,教授在后面喊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的名字呢。”那位学生回头,打开门,伸出他的腿:“那好吧,老师,”他反问道,“你说我是谁?”没法检查班会课上,班主任规定…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一个男孩送给他的女朋友一台汉显传呼机,温柔地对她说:“我以后再也不怕找不到你了。”女孩调皮地说:“如果我离开这座城市,你就呼我不到了。”男孩得意地摇摇头:“我可是办了漫游的,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呼到你。”  从此女孩每天都把它带在身边,一刻也不离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女孩留了一张字条给父母,坐上汽车奔向附近的县城游玩,但是没有人知道女孩正在走向一场灾难……  玩了一天的女孩,拖着沉沉的脚步找到了一间小旅馆。一走进房间,女孩迫不及待地走进浴室,想洗去一身的疲惫。当女孩…  相似文献   

14.
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是一样的,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  相似文献   

15.
一棵老树根静静地躺在路旁。它支离破碎、形状奇特,根须乱糟糟的。一个年轻人路过这里说:“这破玩意儿一点用处也没有,堆在这儿可真碍事,还不如扔了算了。”老树根听了很伤心:“我真的是一个废物吗?”有一天,一位老人路过这里,看到了老树根。他走到跟前,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接着喊来家里的人,将老树根小心翼翼地抬回家了。“他把我抬回家干什么呢?”老树根很是纳闷。回家后,老人先是把老树根放到水池里泡了三天三夜,然后用刷子把老树根上的污垢清洗干净,老树根感受到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关心。在老人家的阳台上,老树根静静地躺着…  相似文献   

16.
管中窥豹程门立雪/尔雅/豸南译书法:用笔写心的中国符号/曹建上帝、死神与饥饿的农夫/佚名筒评/阿奔一个颇具经济头脑的人。偶尔发现路边有一个树根。他摸着下巴,眼睛直直地盯着树根.心中大喜:“哈哈!这个树根略经雕琢必能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根雕,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他越想越开心,就去找车子准备把树根拉走。  相似文献   

17.
曾经有一则寓言: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把剩下的树根扔在野外。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树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美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雕塑家喜爱它、发掘它的潜力,树根就会变成一件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一条卷毛狗在路边的人行道上溜达。每到一棵树下,那条狗便把后腿抬起,在树根上撒泡尿……1889年夏天,在德国的斯特拉堡的大街上,一条卷毛狗在路边的人行道上溜达。每到一棵树下,那条狗便把后腿抬起,在树根上撒泡尿,狗一离开,不知从哪飞来一群苍蝇,围着尿飞来飞去。这情景,被一个过路的大胡子医生偶然发现了,他走过去,在离树几步远的地方仔细地观察。看来看去,大胡子医生感到奇  相似文献   

19.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11S):34-35
记得有两句歌词,一句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爱上你”.另外一句则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离开你”。这两句歌词都有感人之处.最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作为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理由.不管是爱上一个人.还是要离开一个人。不过.这两句歌词也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那就是理由永远不是别人能够给的.理由只能是自己产生的。在很多时候,[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有位教授到他中学时代的母校作报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位学生接到家里来信,父母要他回家娶媳妇。于是,这位学生到老师办公室去请假,老师同意后,学生转身就走。 过了一会儿,老师抬头一看,这位学生离开时没关房门,便立即叫另一位学生去追赶那位请假的学生。这位请假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他问老师:“有何要紧事?”老师郑重地指着房门说:“刚才你出去时,没有把门关好,现在叫你回来,就是让你把门关好。”学生听后,心中有些不快,并说:“汗淋淋地跑回来,原来是如此小事。”老师知道学生不高兴,便严肃地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