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6,(4):31-34
察哈尔部(万户)是由成吉思汗时代的怯薛军演变而来的,形成于北元初期,兴盛于北元中期,衰落于北元末期。其作为蒙古黄金家族的护卫者,在跟随历任蒙古大汗走南闯北的征战中,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地域迁徙和时空变化,足迹几乎遍及如今的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内蒙古)、西北(青海、甘肃)和蒙古国的广大地区,清代还被派往新疆、河南、江苏等地驻防。其驻牧时间相对较长、迁移往复次数较多的则是宣(化)大(同)边外的现察哈尔蒙古人聚居区。  相似文献   

2.
唐代国内外交通十分发达,同亚洲、非洲、欧洲各国的友好往来都很频繁.唐朝都城长安,是各国进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心,是当时的世界名城之一.唐代的海上交通:登州(今山东蓬莱)、海州(今连云港)、扬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沿海城市,成为沟通日本和新罗(今朝鲜大部分)的重要港口;泉州、广州、交州(今越南河内)等城市,成为沟通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及阿拉伯各国的重要港口.自广州等港口南行,经占不劳山和军突弄山(今越南的占婆岛和昆仑岛),列达罗越国(今马来半岛南端);自罗越国南去室利佛逝、诃陵、婆利(今印尼苏门答腊南部、爪哇岛、巴厘岛);自罗越国西去,渡马六甲海峡,经伽兰洲(今尼科巴群岛),到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没来国(今印度半岛南端);沿印度半岛西海岸航行,经拔(风日)国)今孟买东北及纳巴达河下游地区、提(风日)国(今卡拉奇及印度河下游地区);沿波斯(今伊朗)海岸航行,进入  相似文献   

3.
南宋海外贸易和交通路线主要分三路:(1)自泉州、广州出发,至大越升龙(交趾,今越南河内)、占城(越南南部),宾瞳龙(越南南部的藩朗);向西南沿海岸航行,至真腊(柬埔寨)和马来半岛上的诸古国;经上、下竺(马来西亚奥尔岛)南去,至三佛齐(印尼苏门答腊岛巨港)、阇婆(爪哇岛)等地,自上、下竺向西航行,经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海岸航行,可至蒲甘(今缅甸)、鹏茄啰(孟加拉)和注辇(印度马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的中法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法国,一在东亚,一在西欧,都是文化灿烂的大国,都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彼此并没有交往,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法国第一次遣使来华中国和法国的第一次接触发生在十三世纪中叶。当时蒙古已开始建立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帝国,定都和林(今乌兰巴托)1264年迁都大都(今北京)。西欧国家在罗马教皇和法国国王统治下,企图同蒙古建立关系,想说服蒙古大汗信奉基督教,共同攻打小亚  相似文献   

5.
一明初,黄河下游的河道,大致维持着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道后的原样,在今河南、封邱、兰考间分成两大支流:南流往兰考、商邱,流向今江苏砀山东南,侵夺泗淮水道,由徐州、宿迁、淮阳、涟水转向东北入海。这是黄河的主流。北流会合北清河(济水故道,亦即今黄河),经今山东濮县、济南,在利津东北入海。黄河北流的地势比较平衍,河水在封邱东南的铜瓦厢形成一大弯曲,趋势很自然地奔向  相似文献   

6.
柳条边是清朝满族统治集团为保护清皇室所谓的“发祥重地”和独占东北经济上的特权利益,在今辽宁境内和吉林部分地区所置定的一条封禁界线。柳条边的修筑,是从崇德三年开始至康熙二十年(公元1638—1681年)陆续完成的,总长二千五百九十余华里,置边门二十座。康熙时期又先后三次经过较大的扩展,俗称“三皇展边”;但整个柳条边始终保持了“人”字形的形势。关于柳条边“人”字形结合部的位置,一些专著或论文,大都定在威远堡边门。如《清代柳条边》(杨树森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一书中称:“柳条总的形势是,东从大东沟西南濒海起,北上经凤凰城边门,折而东北经今新宾县东南汪清  相似文献   

7.
一成吉思汗兴起前蒙古是被压迫的部族蒙古这个名称,在成吉思汗兴起以前很久,就出现在中国史籍上。在唐代的东北边疆上,约在今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一带,居住着一种蒙兀人,属於室韦的一部,所以称为“蒙兀室韦”这就是最早的蒙古人。但关於他们的活动情况,却没有任何记载,这表明他们是一个微小的,不重要的部族。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十三世纪二十年代,正当金朝与蒙古、南宋混战之际,社会动摇不安,兵连祸结,民不聊生.就在这乱世之中,我国北方却出生了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著名学者,他就是郝经.郝经,字伯常,生于金宣宗完颜珣元光二年(1223).此时,金政权已处于末世,南有南宋,北有蒙古,腹背受敌,日暮途穷,奄奄一息.自从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成吉思汗崛起蒙古大漠以后,不断对金发动战争,同时南宋也不时袭击金之江淮地区,金节节失利.金宣宗贞元年(1213)十月,蒙古猛攻金中都(今北京),二年,金即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蒙古即大军相逼,于三年五月攻克中都.至金兴定四年(1220)金之黄河以北诸地俱归蒙古所有.郝经出生那年,恰巧金宣宗病死,其子完颜守绪即位,是为金哀宗,金政权已到了摇摇欲坠败亡之秋了.  相似文献   

9.
十三世纪初,铁木真成吉思汗依靠强大的军队,形成了蒙古政权。公元一二二七年灭掉了西夏。在蒙古向西夏和金与南宋用兵作战的时候,成吉思汗病死于六盘山,由其儿子窝阔台继为大汗。公元一二六○年忽必烈自立为大汗,一二七一年定国号为元,一二七九年灭南宋。元朝的统一为中原地区和边疆各兄弟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在客观上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尤其元比较重视农牧业等经济的发展。固原地区在元时期,隆德县地入静宁州,化平(今泾源)入华亭县,原镇戎州东山、三川县并入镇原州,另与旧镇戎州之开远堡(今开城乡),置开成府(路)。因为宋、金时代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新构造运动作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以其高含沙量、善淤、善决、善徒闻名于世。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曾多次变迁。综观其河道迁徒,北宋前多在现行黄河以北,向东北注入渤海;南宋至清末,改行今河道以南,向东南经淮河注入黄海;清末至今,复向东北入渤海,河道多呈西南-东北向、西北-东南向成西-东向,与区域内新构造运动断裂线方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三都东汉时的“三都”是东都雒(1uò)阳(今洛阳市东北),西都长安(今西安市西北),南都宛(今河南南阳市)。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今太原市),京都长安。  相似文献   

12.
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在辽金时旧城的东北面建造大规模的新城和宫殿,号称大都。在忽必烈汗迁都大都的同时,蒙古帝国已经分裂成为五个大“兀鲁思”(Ulus汗国,领地),元朝皇帝仅只在名义上是这一联合体的最高统治者,其他四大“兀鲁思”(金账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已经各自执行了独立的政策,蒙古大汗实际上也无力过问他们。在十三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作为蒙古帝国宗主君的元朝皇帝,其权力只及于直辖地(蒙古、汉地)以及别失八里、畏兀儿之地。十三世纪初叶中国的封建分立局面:北方的金朝,南方的宋朝,西北方面的西夏以及西辽,西南方面的大理以及吐蕃等地区,却因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借用军事上的强力造成了一个新的综合的统一王  相似文献   

13.
正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色目人,祖籍西域(今新疆),后移居燕京(今北京),故又号房山,晚年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元朝按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的顺序排列社会等级,因高克恭是色目人,所以社会地位较高,早年便进入仕途,最后做到刑部尚书和大名路总管的显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疆,是最北的一个省,清代设省时以边境有大河黑龙江而名。它西临内蒙古,北部与东部接俄罗斯,南与吉林接壤,习惯上将它和吉林、辽宁称“东北三省”或“东三省”。黑龙江省今有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伦春、赫哲、柯尔克孜及鄂温克等民族。先秦时期这里的民族和文化状况如何呢?拙文试作探讨。一、新石器时代的氏族部落和文化黑龙江省的地形似一只大公鸡屹立在我国东北的边境上,省境西北部是大兴安岭的最弱段、谷中多沼泽,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其东南抵松花江岸,有伊勒呼里山、小兴安岭,面向黑龙江的…  相似文献   

15.
[作家名片]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解州(在今山西运城)、祁州(在今河北)等不同说法。据各种文献资  相似文献   

16.
《东北义和团档案史料》,最近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五十三万字。这部分档案史料,是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档案馆所藏历史档案中选编出来的,共三百三十二条,包括上起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下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年间的档案资料。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 反映义和团从山东、直隶转入东北,发展壮大及其结局的情况;(2) 反映清政府东北各官署衙门内  相似文献   

17.
明代以普定卫(治今安顺市)屯堡为中心的平坝、普定、安庄(今镇宁)三卫屯堡区,其东北抵威清卫(治今清镇市)界,东抵金筑安抚司治所(今广顺),东南临废普定土府治所(今扬武洗马塘),南抵宁谷司治所,西南插入募役副司(治今镇宁下募役)境,西抵顶营司界,西北含定南所城(今普定县城)南北地区,与西堡司  相似文献   

18.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2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3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  相似文献   

19.
和瑛(1740~1821),字太(?),是有清一代的诗文家。原名和宁,为避道光皇帝旻宁之讳,后改和瑛。额勒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嘉庆七年(1800)在山东巡抚任上时,因误勘全乡张敬礼冒考一案,被革职谴戍乌鲁木齐。这一年除夕在哈密接到诏命,以兰翎侍卫衔充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办事大臣。第二年十月间调为喀什噶尔(今喀什)参赞大医。嘉庆十一年(1806),曾被任命为吏部侍郎,但回程至凉州(今甘  相似文献   

20.
再论《蒙古秘史》的社会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唐时称“蒙兀室韦”。这一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发源地在我国东北的额尔古纳河上游。约当公元八世纪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公元十一世纪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广袤草原上,聚集着很多部族,有蒙兀部(即蒙古部)、克烈部、翁吉剌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乃蛮部等。当时蒙古还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待到蒙古部统一之后,蒙古之称就成为草原各部的通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