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风云突变两天以后,让彭德怀没有想到的是,他写给毛泽东的信竟被印发给到会人员,毛泽东在信的首页上加上一行醒目的大字标题——《彭德怀同志意见书》。它像一块巨石投入本来已不很平静的湖水,激起层层波澜。原已沉寂下来的"神仙会"骤然活跃起来。人们的发言由研究《议定记录》(草稿)转向集中讨论《意见书》。有些没有讲话的人开始谈出自己对形势的看法,模糊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空城计”的故事脍炙人口,其实只不过是罗贯中的妙笔生花。而彭德怀在西安却曾导演了一场真实的“空城计”。1949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即西北解放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遵照毛泽东、朱德在4月21日向全国发布进军令的指示,指  相似文献   

3.
王彪 《档案天地》2011,(3):29-33
彭德怀被"打倒"之后,曾经多次上书中央和毛泽东,希望能够冼清罪名.在痛苦不堪的日子里,他写下了日后轰动中国的<彭德怀自述>.可是,彭德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被专案组和造反派认定是"翻案"文章.这部珍贵的文稿,是如何写成的,又是如何劫后幸存的?  相似文献   

4.
刘嵩 《出版参考》2010,(7):21-21
第一次请辞:想去搞农垦事业 1952年7月,周恩来提议彭德怀以军委副主席身份兼代总参谋长以后,彭德怀专门去向毛泽东提出,自己担任总参谋长确实不合适,想担任王震那个角色,去搞农垦事业。说总参谋长可以让高岗来当,列举了高岗的一些优点。毛泽东没有同意,反而问他,高岗难道没有缺点吗?彭德怀又推荐邓小平来当总参谋长。  相似文献   

5.
1965年,国家在大西南搞三线建设,需要一个得力的人出任领导,毛泽东想到了彭德怀。而此时,彭德怀自庐山会议被罢职后,闲居在家。当听到毛泽东请他出任西南三线建设副总指挥时,这位大将军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不计前嫌,毅然接受毛泽东的任命,赶赴大西南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何定 《陕西档案》1998,(6):23-28
"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 到京后,彭德怀将50多天辛苦调查的结果--5份报告送到杨尚昆手里,请他转呈毛泽东和党中央,并希望毛泽东看过报告后能如约和他谈谈.  相似文献   

7.
1959年8月18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这是为贯彻庐山会议,在军队系统最大限度地肃清彭德怀的影响而召开的.会议的通知是8月11日庐山会议结束以前发出的.毛泽东将这个会议交给了中央书记处主持,书记处委托军委办公厅、总政治部承办.地点:中南海怀仁堂.  相似文献   

8.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刘少奇等一大批中央领导人以及地方的各级领导,都成了被批判被打倒的对象.彭德怀也不例外.当时,彭德怀正被派往西南区参加大三线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湘潭县档案馆珍藏的彭德怀同志书信手稿共3件。包括彭德怀1953年11月1日写给俞淑贞的信,1957年7月26日写给湘潭报委的信,1959年7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6次全体会议文件》单行本上写给许立仁同志的信。这些书信手稿都是湘潭县档案馆征集来的。  相似文献   

10.
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为含冤去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同志彻底平反昭雪,追悼大会筹备工作开始紧张进行.然而一个难题出现了:彭德怀元帅的骨灰盒究竟存放在何处?追悼会筹备小组踏上了寻找彭德怀元帅骨灰的艰难路程.  相似文献   

11.
《解放军报》2月10日刊登彭德怀于1952年3月18日写给巴金的信(影印件)和杨海峰《永恒之物》一文。 彭德怀给巴金的信中写道:巴金同志: “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其次,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致以同志之礼 彭德怀  相似文献   

12.
"文化大革命"带给彭德怀的是致命的打击.1966年12月23日凌晨3时,彭德怀被"红卫兵"从成都永兴巷七号抓走,从此失去自由.  相似文献   

13.
人们知道陈赓救过蒋介石,帮助胡志明取得奠边府大捷,一生战功赫赫。战火间隙,他还成全过多少人的姻缘?请细读《彭德怀婚恋悲欢》。  相似文献   

14.
(一)彭德怀是1965年11月30日从北京到达成都担任西南三线建委第三副主任的。这时,那场空前的政治风暴正悄然逼近。这天的《人民日报》在"学术研究"专栏里,  相似文献   

15.
杭东 《湖南档案》2010,(1):26-28
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为含冤去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同志彻底平反昭雪,追悼大会筹备工作开始紧张进行。然而一个难题出现了:彭德怀元帅的骨灰盒究竟存放在何处?追悼会筹备小组踏上了寻找彭德怀元帅骨灰的艰难路程。  相似文献   

16.
习仲勋、彭德怀两人均英雄一世,坎坷一生习仲勋与彭德怀曾在西北一起浴血奋战,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建国后,两人政见一致,遭遇相同.习仲勋一直深深地怀念和敬重彭德怀,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与彭总西征 1936年,中央红军在西北形势严峻:蒋介石趁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回师陕北未来得及休整补给之机,即调嫡系胡宗南部、陕北地方军、宁夏"二马"(马鸿逵、马鸿宾)、张学良的东北军、阎锡山的晋军共154个团25万人,围攻陕甘边区.  相似文献   

17.
倾听彭德怀     
这是一部以全新视角去研究和描写彭德怀的纪实文学作品,即从彭德怀家庭生活的细微处用笔,以彭德怀和两任妻子及八位侄儿侄女在半个世纪里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风雨人生和真情故事为线索,贯穿了彭德怀从戎马倥偬到庐山遭难、谪居挂甲屯、建设大三线、被禁什坊院、囚室写自传,直至在病床上含冤而逝的传奇一生,深度探寻彭德怀的情感与心迹,写尽了一代元帅的铁骨与柔肠。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02,(6)
8月29日,《南方周末》一版刊出中央党校梁清强一封来信,大意是说《南方周末》8月15日版所刊《大话刘晓庆》一文,将饿死数千万人的1959——1961年的灾祸歪曲为“三年自然灾害”,不符合事实。他引用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一段话来阐明问题:“毛泽东同志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  相似文献   

19.
1959年庐山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两次重要会议的总称。7月2日至8月1日是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8月2日至8月16日是中共八届八中全会。66岁的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与他共事31年之久、比他小5岁的同乡彭德怀的批判,进而在全党、全国错误地开展了反有倾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朱向前大校的著作《诗史合一: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他3年来演讲毛泽东诗词的讲稿本。书名之所以题为"另一种",在于他解读毛泽东诗词时,一改传统毛泽东诗词解读中诗、史分离,或单纯解诗或纯粹书史的情况,融诗入史,化史入诗,诗史合一,在向读者展示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的同时,将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