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贺龙元帅是一位德高望重,富有传奇式的英姿神彩人物。他在“十大元帅”中是最富传奇,又最具活力的。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一代名将,“三大球不上死不瞑目”的国家体委主任。  相似文献   

2.
《湖北档案》2007,(8):26-29
在共和国的10位元帅中,有7位经历了“八一”南昌起义炮火硝烟的洗礼。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6位元帅的子女,首次讲述了他们的父亲在催生人民军队诞生的炮火中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3.
贺龙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969年6月9日被林彪、康生、江青一伙迫害致死。1974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为贺龙冤案平反昭雪.但在平反前还有一个重要疑点没有查清.即1968年3月李仲公上交的1927年贺龙写给蒋介“求降信”的真伪。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天津新蕾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元帅故事丛书”陆续和读者见面。这套丛书包括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九位元帅的故事,分别记述了他们的生平经历和丰功伟绩。丛书中每本通过若干篇精彩  相似文献   

5.
易彪 《兰台世界》2012,(19):15-16
贺龙,原名贺文长,字云卿,1896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于1969年6月逝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重要领导者之一,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光辉事迹将永载史册。以下是贺龙在武陵山区具体活动。  相似文献   

6.
《贺龙打船》是关于革命家贺龙元帅青年时期在重庆涪陵地区抗击日本侵略、智取日本运输船'宜阳丸'的民间传说故事。由于民间故事是诗化的历史,很多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符。笔者查阅与该段历史有关的资料,给《贺龙打船》的真实事件一个历史的还原。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教科书上得到的长征,严谨却失之刻板,并不是有血有肉的生动历史,也没能成为我的深层记忆。 6月的长沙,酷热难耐。可是,当我们一身夏装来到多雨的湘西,却经常冷得发抖。湘西山奇水险,与世隔绝。贺龙当年正是在这里“拿起菜刀闹革命”,红二方面军的长征也从这里一个叫刘家坪的小乡镇上开始……  相似文献   

8.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荣获元帅军衔的1位开国元勋中,八路军系统有9人即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而新四军只有1人,  相似文献   

9.
我几乎是不时地噙着泪水捧读完《贺龙元帅的故事》的。因为这位戎马一生的元帅,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所贡献出的毕生精力和智慧,读来令我敬佩;而又正是这位人民敬重和爱戴的元帅,他没有死于身经百战的疆场,而是死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手中,读来不禁令人潸然泪下。我的故乡是湖南湘西一个偏僻的山镇。早在土地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0.
徐平 《湖北档案》2004,(3):36-36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荣获元帅军衔的10位开国元勋中,八路军系统有9人,即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而新四军只有1人,即新四军军长陈毅。  相似文献   

11.
正袁也烈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开国将领。他有过驰骋沙场的豪迈、战功显赫的辉煌,也有过退步转职的无奈、坐牢挨斗的厄运。他在湖南一师听过毛泽东的课,算得上"天子门生"。他只是一名少将,但他担任过元帅林彪的老师和上司;他入党的时候,元帅彭德怀、贺龙还没入党;他进军官学校时,元帅陈毅、罗荣桓还没参军;同时在黄埔军校任职,元帅徐向前没有他的名声  相似文献   

12.
贺龙元帅在一个对于习武得天独厚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中长大,天性具有反抗精神、活泼好斗的贺龙勤学苦练武术功底,还在革命生涯中带领战士们一起练习。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全国体育工作的贺龙对武术运动的关怀更加无微不至。  相似文献   

13.
辛文 《航空档案》2009,(8):65-77
元帅升帐,军令如山 1960年12月8日,由国防工业委员会召开、贺龙元帅亲自主持的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会议前后持续38天,至1961年1月6日闭幕。  相似文献   

14.
<正>贺龙(1896—1969),字云卿,祖籍湖南桑植,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在贺龙50多年革命生涯中,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作出了大量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他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怀也成为他革命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2,值得后世缅怀。  相似文献   

15.
王澄 《陕西档案》2003,(4):36-37
贺龙(1896——1969)元帅在我心目中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我十分敬仰和崇敬他。他戎马终生,弛骋疆场,为党、为国的英勇业迹经常在我脑海涌现。1955年12月14日,贺龙由西南路过西安,在人民大厦礼堂给陕西省、西安市党政军领导干部作讲话,我给作了速记记录。贺龙元帅讲话不带底稿,气壮声粗,但却讲得切近实际,入情入理。他讲话口直心爽。直来直去,出口明意,使听讲人易于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6.
周逸群(1896~1931)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革命家。他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他是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曾与贺龙一道开创洪湖革命根据地。不幸的是,1931年5月,他由洞庭湖特区返回江北汇报工作时,途中遭日民党军伏击,壮烈牺牲。他的英年早逝,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初识周恩来接受主编《火星》任务 1924年8月,周逸群遵照党的指示,离开了上海,来到广州,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队学习。  相似文献   

17.
“老总,我带孩子们看您来了”(一等奖) 3月27日,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以八十高龄、有病之躯,携子女到元帅故乡——湖南桑植,参加贺龙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贺帅铜像前,薛明抑制不住热泪,一边举手致意,一边说:“老总,我带孩子们看您来了!”  相似文献   

18.
辛文 《航空档案》2009,(10):68-77
歼-6再劫,总理心忧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造成航空工业历史上出现了以歼-6飞机为代表的第一次质量大倒退,百架飞机出不了厂,不得不推倒重来,重新试制;然而十年动乱的来袭,使航空产品,特别是批量最大的歼-6飞机又遭浩劫,这一次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比起1958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上一次质量问题大暴露之时,贺龙元帅拍案而起,毅然决然一刀两断,终于使歼-6飞机优质过关;这一次,贺龙元帅已成阶下囚,只有周总理和叶剑英元帅在险恶的政治风浪中力挽狂澜。  相似文献   

19.
"文革"时,贺龙元帅、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国务院副总理乌兰夫和中央党校校长林枫的孩子们都被扫地出门,打发到北京和平里。记者采访了已67岁的贺龙之女贺晓明。1967年11月,贺龙夫妇已被软禁于北京西山。一天,贺晓明接到让他们兄妹搬离东交民巷8号院的通知。简单收拾了被褥、脸盆等家当,第二天一早,一辆大卡车将他们拉到了和平里。和平里5号楼他们的新家,在和平里5号楼一区五层的501室,是一  相似文献   

20.
<正>1955年9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届二十二次全会通过决议,决定授予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出席授衔授勋典礼,为共和国元帅军、官军授衔。在伟大的长征途中,红军两次过昆明,10名元帅中曾有8名在昆明战斗过,并留下了一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