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张盼 《档案学研究》2014,28(3):48-51
近五年,口述历史档案发展越来越迅速,本文在口述历史档案发展的契机中探讨档案部门和其他部门口述历史档案的实践情况,并对口述历史档案的实践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旨在丰富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认识与行动:再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在对口述档案认识予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口述档案"改称为"口述历史档案"的学术见解。通过对档案界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行动的梳理,提出了口述历史档案访谈制作、对已有口述历史档案收集及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口述历史档案在复原历史、拯救历史及拓展档案领域等方面均有着极高的价值,实践中应提高对口述历史档案建设的重视度,积极开展并不断改进创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促进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口述历史档案作为承载了个人记忆与社会记忆的新兴档案形式,其形成过程也是社会记忆再生产的过程。论文提出口述历史档案在社会记忆再生产过程中呈现出选择性、组织性、建构性、固化性、多样性的基本特点,分析口述历史档案社会记忆再生产的真实性以及口述历史档案形成过程中的记忆伦理问题,并给出了关于建立口述历史档案社会记忆再生产的良性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京族凭借其所在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代际之间通过言传身教方式进行文化传承的京族文化因后继乏人而濒临失传。口述历史资料承载了社会发展的记忆,课题组基于对京族地区熟悉京族文化的居民访谈内容及相关资料,构建了具有京族特色的文字、音视频等多种载体形式的资源信息库,包括京族历史、京族乐曲、口述民间故事、传说、京族谚语等内容。本文重点探讨了京族口述历史资料的历史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
口述历史档案是不是档案,目前在档案界主要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本文从口述历史档案的本质、形成过程、反映内容、法律认可等方面,论证了口述历史档案作为档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工作的兴起,开展对无文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选取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为调研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探讨研究佤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会记忆不是一个复制问题,而是一个建构问题,选择是口述历史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机制之一。考察口述历史档案在主体、权力、社会情境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如何通过选择来建构社会记忆,不仅有助于提高对口述历史档案和社会记忆建构的理论认识,同时也利于更好地开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构建丰富立体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9.
邓君  王阮 《档案学研究》2022,36(1):110-116
为切实推动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开发,本文综合运用本体、知识图谱等技术方法,从数据资源层、知识组织层、知识关联层、知识发现层四个维度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模型,从理论建构和应用探索双重视角指导并推进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关联的人、地、时、事等内容特征及相互关系的可视化展示与挖掘,不仅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具体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框架参考,也有利于创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重点从个体——社会、碎片——整体、潜在——显在三个方面分析了口述历史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转化机制,并以此为视角考察了口述历史档案的特质,并进而探讨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口述历史档案是一种新的档案类型,不仅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一样具有凭证价值,而且可以在司法活动中发挥法律证据作用.然而,口述历史档案证据具有客观性不足、内容信息不固定、单独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较弱等局限性.笔者认为,通过提高口述历史档案的社会公信力、采取司法公证、加强口述历史档案的安全保管以及借鉴英美法系的“有限采用规则”等措施,可以有效规避由于口述历史档案证据价值的局限性带来的风险,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法律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口述历史的快速发展,使得口述历史档案成为了档案学界和历史学界一个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作为存留记忆的影像资料,论文以大型纪录片《长征》为例,从口述历史档案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口述历史档案重构战争记忆,尽可能实现历史的多元叙述.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多元化、民主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记忆的建构有赖于口述历史档案与其他记忆媒介进行互构,因此口述历史档案建构社会记忆过程中存在着一种重要的互构机制。本文分析了这一互构机制的研究背景,并重点探讨了口述历史档案建构社会记忆的互构形态、互构功能和互构特点,以望进一步深化口述历史档案与社会记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卢钰 《档案与建设》2016,(11):14-16
口述历史档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档案实践方式,也逐渐成了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都有着深刻影响力.文章在分析口述历史档案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及梳理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口述历史档案真实性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口述历史传人我国,与此同时,口述历史档案也开始进入档案界的视野.许多档案馆在学习借鉴国外口述历史档案和国内历史学界做口述史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口述历史档案项目,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也积极参与口述档案资源建设中来.口述档案在形成上与传统档案不同.传统档案多由文件转化而来,口述档案则是为有效地保存人类社会记忆,而有计划地进行采访的结果.高校口述档案在形成上具有一般口述档案的本质特点,只是其范围限定在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6.
申烨 《兰台世界》2017,(2):33-36
抗战口述历史档案内容丰富且蕴含重要历史价值,面对记忆承载者们相继告别,抢救抗战口述历史档案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7.
庞帅 《北京档案》2022,(10):30-32
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及开发有利于弥补历史研究的断层、挽救民族文化遗产和构建社会记忆。在分析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该文基于社会记忆视角,采用文献查阅和实践调查的方法,分析我国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的特点和对其进行保护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采集—保存管理—开发利用”的顺序提出我国非遗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及开发的实现路径,从而构建和传承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18.
论亟待保护抢救的云南民间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工作是保护与抢救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重大工程,揭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珍贵价值,并针对口述档案流失的严重现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是我们所面临解决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口述史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起步较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口述史建设机制和模式。在口述资源的建设、学科规范、队伍建设、口述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而我国口述历史档案工作开展较晚,近两年发展快速,因而美国口述史经验对于我国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论文揭示其内涵外延与多元属性,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提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