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4 ~96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起始课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按实验所得可能性大小估计具体参与实验的物品数量;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设计活动方案。【教学目标】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并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4-96页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8-100页。【教学目标】1.会用简单的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3.能按指定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教学准备】课件,硬币,实验报告单,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第94~96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8-100页。【教学目标】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等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游戏规则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对游戏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教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1、"试一试"、例2、"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1.能说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2.在游戏中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判断。【教学设计】一、摸球中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感悟"可能"谈话:(出示口袋,内装1个红球、1个黄球)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第87页88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五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摸球活动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4~9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2.使学生在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94~9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课前思考】《分一分(二)》是“数与运算”中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分数、巩固练习等环节,学生初步理解了以“个体”为单位“1”的简单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掌握分数各部分名称及简单分数的读写,体会分数是“数”概念的拓展与延伸。本节课教学要以第一课时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对单位“1”的认知由“个体”拓展到“群体”,理解将群体“平均分”如何用分数表示。为更好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基于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51页的“回顾与整理”,第51~53页的第1~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对“认识分数”单元有关知识的回顾和整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的含义,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例1和例2及第132页中间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牢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重点)2.会用上述法则准确、迅速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难点)3.使学生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并培养学生认真、严格、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1.叙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2.计算下面各题。14+14=78-38=36+26=1012-912=3.什么叫通分?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  相似文献   

17.
王荣香 《新教师》2021,(3):92-9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91页至92页例1,以及练习二十的第1题至第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小数,知道一位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借助小数单位认识小数,知道零点几就表示几个的0.1组成。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页。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分析、尝试等数学活动中认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课前思考】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通分”部分的例3与例4。“通分”既是对前面所学习的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也为分数比较大小以及分数加、减法做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教材为什么没有直接讲“怎么通分”?而是先学习“最小公倍数”,然后学习“分数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667页《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自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改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的大小不变。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猜想性质⒈抢答20÷5=()(20×3)÷(5×3)=()(20÷2)÷(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