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3月16日下午,在上海市邮电管理局科技处组织的鉴定会上,由上海市集邮总公司编制的1998年版《中国邮票大全》(第一辑)VCD版光盘和多媒体CD-ROM版光盘通过了专家的鉴定,并获准申报市科技成果进步奖。  相似文献   

2.
《中国邮票史》第一卷第二次审稿会于1月29日至2月2日在上海邮电饭店举行。 《中国邮票史》第一卷的内容为清代国家邮政创办之前发行的邮票。包括海关试办邮政时期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和中国第一套纪  相似文献   

3.
由信息产业部及国家邮政局组织编写的《中国邮票史》(第七卷)2(X犯年12月出版发行。该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之一),记录了1 949年10月一1性欢玉年5月新中国邮票发行史料,包括了1949年至1生硬巧年发行的邮票。该卷定价68元,集邮博览杂志社服务部有售,如有需要的邮友可到服务部购买,也可以邮购。《中国邮票史》(第七卷)出版  相似文献   

4.
汪旭 《上海集邮》2000,(5):21-22
近期查阅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疆日报》,在1950年7月2日第2版上,见到2则邮政史料。特复印以供邮友参考。第一则消息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纪4),在新疆各地都和全国各省一样,在1950年7月1日发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邮票史》第一卷编委会第二次会议暨史料评审会于1997年9月3-4日在天津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邮电部文史中心、《中国邮票史》第一卷编委会,以及北京、天津、上海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从事邮政史、邮票史研究的部分专家、撰稿人员共40多人。  相似文献   

6.
李潮 《上海集邮》2003,(10):4-4
本刊讯从8月起,我国发行的邮票登录万国邮联邮票编码宣传WNS网站,首次登录该网站的邮票共4套--2002年发行的《珍稀花卉》、《步辇图》、《长臂猿》和2003年发行的《杨柳青木版年画》。 WNS是世界集邮发展联合会(WADP)和万国  相似文献   

7.
正把新中国发行的屈指可数的十多套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归入"佳邮"行列,一般是不会引起异议的。事实上,即使以一年一度、广受瞩目的"佳邮评选"来衡量,这些邮票也大多与佳邮称号有缘。新中国于1980年首次举行"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时,刚刚发行于1979年的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邮票即戴上了佳邮桂冠,初显这类题材在广大邮人心目中的地位,此后发行的《红楼梦》《西厢记》《水浒传(第一组)》《三国演义(第一组)》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又相继在1981年、1983年、1987年和1988年被评为佳邮。即使承袭着《西厢记》邮票风格的《牡丹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以下简称《目录》)2003年版于2003年4月出版发行。与2001年10月出版的新世纪版(邮票卷)《目录》对照,其中1949—2000年发行的邮票其资料没有任何变化,即两本《目  相似文献   

9.
小本票是将邮票装订成小本,以方便使用。1895年世界上第一种小本票面世之后,许多国家相继发行了小本票。中华邮政于1917年10月10日用1914年发行的《北京一版帆船邮票》印制成的小本邮票册,可以说是中国第一种小本票,同时也是中国第一种普票小本票。1946年,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用晋绥邮政管理局于同年12月发行的《第一版毛泽东像》邮票印制成了小本票,这既是中国第二种小本票,又是中国第二种普票小本票。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以增刊的形式推出的《2001年集邮年刊》,圆了集邮者呼唤多年的年鉴梦。邮票与邮品部分,是名符其实的2001年中国邮票大全,12个彩页刊登了大陆、港、澳、台2001年发行的邮票彩图和大陆2001年发行的邮资封、片邮资彩图,配发了相关文章,并以表格形式展示了大陆邮票的基本资料、防伪措施、边纸利用、  相似文献   

11.
“马踏飞燕”在集邮界可说是尽人皆知了。它的形象最初见于国家邮电部1973年11月20日发行的《出土文物》邮票(编号66—77)第6枚(71),称为“马超龙雀”(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89版,中国集邮出版社)。同样是这枚邮票,而在199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标注的名称是“铜奔马”。1997年1月1日原  相似文献   

12.
编号邮票是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发行的邮票。"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是第一套编号邮票(1-6),分别于1970年8月1日、1970年10月1 日和1971年12月24日发行。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是上海京剧院("文革"期间改为上海京剧团)根据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创作的,于1967年五六月间在北京参加汇演,并被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3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神话——八仙过海》小型张1枚。此前,台湾邮政部门于2003年6月12日发行《八仙过海邮票(上辑)》1组4枚;又于2004年2月25日发行《八仙过海邮票(下辑)》1组4枚,并分别由台湾台北的三重、新竹、嘉义、台南四地邮政部门先后联合制作极限明信片1套8枚。这两组绘画极限片绘制精美,色调古雅,风格独特,三要素配合和谐,是值得收藏的一套佳品。现分别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国家邮政局于7月30日发行《神话——八仙过海》小型张1枚,而我国台湾邮政部门已于2003年6月12日和2004年2月25日分别发行了上、下辑二组共8枚《中国民间故事邮票——八仙过海》邮票。笔者非常喜爱文学名著及民间传说题材  相似文献   

15.
视点扫描     
万版《甲申年》猴票失窃据京华时报4月初报道,北京某典当公司有万余版2004 年《甲申年》邮票(猴票失窃)。点评:万余版《甲申年》邮票从何而来,最大的可能是国有邮票公司,当然散存在邮商手里的猴年版票也有可能凑到1万版,但后一种可能成为现实是很困难的。从以上新闻可见我国邮票发行管理之一斑。今年邮票发行计划调整据国家邮政局公布,今年新增3套纪念邮票,另外《南通博物苑》等7套邮票分别在面值、枚数、版式、售价、名称、发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月13日,香港发行《岁次壬午》(马年)邮票(为香港生肖邮票第3辑第3套),另有小全张、无齿小型张,与邮票同图邮资片全套4种。 邮票设计沿用本轮生肖邮票风格,以剪纸技巧令  相似文献   

17.
感悟年画     
从2003年起,中国邮政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都连续发行4枚一套民间木版年画邮票。七年来,已发行《杨柳青木版年画》、《桃花坞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武强木版年画》、《绵竹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漳州木版年画》,共7套28枚邮票。把木版年画这种艺术形式成功地搬上邮票,形成我国民俗文化艺术题材中又一大系列邮票。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邮票事业是在继承根据地人民邮政、邮票事业和吸收改造中华邮政、邮票事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10月8日新中国发行了全国通用的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标志着新中国邮票事业的开始。为充分发挥邮票档案的作用,服务邮政改革、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将《新中国邮票发行档案选编(1949—1955)》编辑成册,所选档案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邮票发行档案(包括已发行和未发行的邮票档案),主要内容为邮票的选题、图案的选定、邮票的设计、印制、发行等。这些档案如实地记录了当时邮票发行工作的全貌。《集邮博览》借复刊之际开始连载《邮票档案选编》。这些邮票发行档案是首次较系统、较完整的向社会公布,也是新中国初期邮票档案的解密。总之,邮票发行档案较全面地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邮政邮票发行的整个过程,这一时期邮票发行档案的公开,对新中国邮政史研究、集邮学术研究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当前邮票发行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我们相信,关注中国邮票史的读者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贾宝源 《集邮博览》2014,(11):44-44
正2007—6《李可染作品选》邮票发行时,我请徐州万国枢邮友帮助寻购了多种不同版本的该套邮票的极限片。其中,有一枚"放鹤亭"邮票的极限片(图1)是用明信片《苏轼(第一辑)》(1999年徐州邮政局、徐州园林局、徐州博物馆监制发行的牡丹邮资图加印片)的封套作载体,销首日江苏徐州云龙山放鹤亭风景日戳制作而成,封套上的图案是李可染作品《放鹤亭》。万友特意告诉我,这枚极限片的票、片图案是现存的招鹤亭(图2),所销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20.
2002年2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普3D《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第一组)10分、60分邮票,以及普31《中国鸟》(第一组)80分、1元、2元邮票,都是电子雕刻影写板。两组邮票各具防伪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