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中山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法律思想极富革命气息,具有中西合璧色彩、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爱国精神。他率先提出政党要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和“主权在民”的重要原则,创立了完备的“五权宪法”理论,首倡对外“开放主义”,坚持用法律手段维护中国主权等等。孙中山法律思想的这些特点和成就,使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出世前最先进的法律思想,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中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法律思想家之一.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以五权宪法为核心,内涵丰富,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如民主性、爱国性、超越性等.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法律思想家之一.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以五权宪法为核心,内涵丰富,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如民主性、爱国性、超越性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思想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由于肩负的历史使命相同,也由于孙中山思想包含了丰富的民主性的精华,因此,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须借鉴孙中山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对孙中山思想在各个方面进行“扬弃”的结晶,这种“扬弃”具有批评、改造和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民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狭义解释,“民生”就是民众的生计,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土地是民生之根本,衣食住行是民生之基础,制度法律是民生之保证.毛泽东与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关系,体现了理论上的传承和实践上的超越.孙中山与毛泽东民生思想中所蕴含的理念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州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由于国共合作的形成、孙中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发展、人民大革命的影响,在立法思想、法律内容等方面具有辛亥革命时期未曾有过的新特点,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在法制史领域研究不多,拟作一初步探索,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探讨孙中山在经济、教育、文化、改善工农权益等方面的立法思想及其作用、意义,并试图从新的角度来解释相关社会问题。一、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法律观孙中山的全部思想,可以概括为新旧三民主义,这是他描绘新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和介绍了中国近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法律思想的特点和他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的法律思想与主要观点,以及他主张实行的“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理论的主要观点,他的法律思想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起了重要作用,对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黄辉明 《文教资料》2010,(35):113-116
在中国百年宪政进程中,伟大的民主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最先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宪政道路。他否定了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宪政模式,提出了独创性的"权能分治"宪政学说及其实现形式的"五权宪法"思想。孙中山宪政思想承前启后,具有重要的宪政理论价值,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反思孙中山的宪政思想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的宪政进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万里 《培训与研究》2007,24(10):74-75
孙中山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法律思想家。五权宪法是其法学思想精髓。其主要内容是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离,主权在民,人民享有政权,政府只享有治权。五权宪法思想具有民主性、科学性、民族性、人民性、超越性等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规律思想是其逻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详细论述其逻辑思维规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各个规律的地位,最后探寻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矛盾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对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势在必行。高校的责任在于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不是无知的法盲,所以,高校理应担当起培养大学生法治理念的重任。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主要应从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权威观念,强化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培养大学生的程序理念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亚洲法治社会建构与发展的理念追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中国以及亚洲法治社会的建构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其主体主观层面的“理念追求”,对于“理念”和“理念追求”概念的哲理解析,是本论题法哲学实体内容法理分析的必要前提,而本所谓亚洲法治社会建构与发展“理念追求”的实体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面,即“法治本体要件的原则理念”,“法治社会建构与发展的策略理念”和“化与法化发展的战略理念”。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依法治校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而一个真正的法治化校园必定是奉行法统治之理念,创建了良善之制度,实现了规范之运作。  相似文献   

15.
近代西方社会法律自治理念包括规则、机构、思维和职业自治四个层次的内容。西方上述法律理念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际遇及学术界长期努力的结果,而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法律自治理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自创生理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化一体化的发展,法律的世界化趋向日趋明显,但是世界法观念并非当今社会才产生的。事实上,在西方社会从遥远的古希腊思想到近现代各派法学理论之中都存在着丰富的世界法思想。  相似文献   

17.
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物一意一物”’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这个基本规律在写作活动基本规律中表现为:“物←→意←→文”之间互逆互动无限循环的矛盾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既突出了写作基本规律的特殊性,又体现了一般实践基本规律的普遍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韩金玲 《培训与研究》2006,23(11):34-35,45
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理念包涵着邓小平的真知灼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因而,只有深刻理解了这种精髓和内涵,才能更好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宗教与法的关系进行分析,剖析出马克思本人对法与宗教的经济根源和政治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的真实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崇礼还是崇法,经常作为辨别某种思想属于儒家还是法家的倾向性标识。先秦时期乃至到汉初,礼和法是一对对立的概念,但韩婴对礼与法的理解、对它们在社会生活、政治结构中的作用、关系,作通盘考虑。礼与法在韩婴的治世之道中都派上了用场,二者已经统一在他的政治思想框架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