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外国专家写稿的过程看,他们的采访内容与采访方法和中国记者不太一样。比如中国记者采访画家,很容易写画儿很漂亮,而外国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不直接说画儿漂亮不漂亮, 让读者自己评说,因为读者有自己的观点,他的着眼点是放在介绍画的特点。我要求部里的年轻人出去采访时, 也要注意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感受大提琴     
作为安徽省歌舞团大提琴演奏员,陶醉于音乐之中自诩是“搞艺术的”。近日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才发现平日里只会拉琴,对音乐知识、音乐理论极度贫乏。知道不足,才开始读书学习,偶有所得才开始下笔了。其实,音乐就是某种物体的本质发出  相似文献   

3.
简欣 《文化交流》2005,(1):10-12
“认识”康辉似乎已经很久,翻阅他的 简历,果然是。早在1993年,当他还只有 22岁的时候就进了人人羡慕的中央电视台 新闻中心,那时他刚刚从北京广播学院播 音系毕业。同龄人中,他绝对是属于有实 力和幸运的。 想采访他酝酿了很久,甚至还设计了 几套方案。突然有一天朋友打来电  相似文献   

4.
在报道方式上,要提倡多样性,搞“百花齐放”。原则立场上,应该是坚定的,但在说法上不能搞成模式。在写作技巧上不搞固定的模式。事情往往是这样,有的时候,一个人使用了新的写法,开始是比较新鲜的,人们都说写得好。如果一大批人都按这个模式去写,原来是新鲜的东西就变成人们不想看的东西了,成了新的公式化。在新闻写作上,千万不要公式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著名作家刘绍棠应邀到南开大学讲学时说了这么一句话:“即使真实的东西,也是有所写和有所不写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这时,台下一位女大学生给他递去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刘老师,您说作家要有所写和有所不写,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就应该给予表现,  相似文献   

6.
炫耀性消费     
一个朋友狠下心买了一辆高档轿车,结果不到一年价格跌去好几万元,我对他深表同情时,他说,其实他心疼的不是那几万块钱,而是价格下跌之后,他的爱车的档次也跌了下来。这位朋友没说出来的潜台词是,爱车的档次跌下来之后,他的面子也跟着跌了下来。很多时候,我们买一样东西,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东西显示自己的财富、地位或者其他,所以,有些东西往往是越贵越有人追捧,比如一辆高档轿车、一部昂贵的手机、一栋超大的房子、一场高尔夫球、一顿天价年夜饭……  相似文献   

7.
何文玉先生真是一位有心人。当他捧着一大摞书稿交给我时,我被他的勤奋和执着深深地打动了。他不是专业书画家,不是文艺记者,更不是专业的美术评论家,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和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干部,给全国那么多的书画家及艺术家写出如此众多的评论作品,实在令人惊叹。可见他是一个有志向,有目标,事业心极强的人。他醋爱书画艺术,收藏有2000余幅字画。为了与书画家们交朋友,他开始尝试写美术评论。自1992年开始到现在,10年时间里,他写遍了全国32个省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书画家,成为“写遍全国第一人”。本书收录了他的130余篇美术评论。对全国各地的美术工作者,无论是书林画坛巨擘,还是籍籍无名的年轻人,何文玉都千方百计和他们接触,打探书画家所在之处,深入到他们的办公室、住所,采访他们,和他们倾心交谈,与他们交朋友。我曾经说过,一个人一辈子交的朋友越多,他生命之屋的窗户就越多,进来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就越多。何文玉正是这样,他敞开自己的心灵窗户,让更多的阳光雨露来滋润自己的心田,耳濡目染之下,使自己也成为一位美术界的鉴赏家、评论家、收藏家。他和漫画家华君武、方成、伺韦都有许多交往。在采访  相似文献   

8.
搬家,大宗的物件或留或扔,感觉自己像将军一样有气魄.却总有些东西令人凝神片刻,如陈年的相册、过往的书信以及在校时工工整整的笔记本,原来以前这么年轻;许多信件语气暧昧--想必当年自己也写过肉麻的句子;功课,我的天啊,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相似文献   

9.
我用"大气弥海内,润物细无声"作题目来写这篇东西,首先因为傅璇琮先生是我所尊敬的一位大家,一位大师.他的影响,遍于海内,他的学术,大气酣畅.而他待人是那样的宽厚诚挚,特别对我们晚辈学人,奖掖提携,泽荫指点,则又有如春风化时雨,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10.
100分的谎言     
我看着作文发呆.作文是杜卡卡写的,题目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名科学家,他高高的个子,穿着漂亮的西服,戴着眼镜,他还戴着金子做的手表.他非常了不起,因为他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他常常坐飞机去许多地方,每次回来都给我买最漂亮的衣服.他有许多许多钱,多得能买100栋房子……我的爸爸,他是个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