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小心NP”祈使句的表义类型及相应的结构特点,认为“小心NP”是个多义格式,它可以表达两种主要的语义类型:“提醒”和“警告”,并分析了进入“小心NP”祈使句NP的语义特征。在此基础上论文认为“小心NP”取什么语义类型取决于NP在其所在的论元结构中所扮演的语义角色及NP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倩 《现代语文》2013,(5):84-85
本文在陈爽《祈使性否定副词》一文中提出的否定副词"少"单独构成的祈使句"少3+VP"句式及其语义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地研究,并与一般意义的否定式祈使句的某些特点做了区分,总结出该句式独特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3.
吴静静 《文教资料》2011,(27):24-26
现代汉语中.祈使句尾“了”的语义分析一直很有争议。本文根据认知一语用理论,利用语义演变公式“M2=M1+X”探讨了祈使句尾“了”的语义特征,并认为它是语法化程度不高的成分,其语义演变涉及语言的虚拟性、语用推理及语言主观化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Ns V 得 NP VP”句的语义关系,从语义结构层次、“NP”与“V”、“NP”与“VP”、“NP”与“V”“VP”、“Ns”与“NP”、“Ns”与“VP”诺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Ns V 得 NP VP”结构各部分间的语义关系极为复杂,不是一个施受事关系所能解决得了。  相似文献   

5.
“给我+VP”句式用于祈使句有两种情况,本文对其中表示加强语气、表达说话人的意志的一种做了简单的分析,展现其在结构、语义等方面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Ns V 得 NP VP”句的语义关系,从语义结构层次、“NP”与“V”、“NP”与“VP”、“NP”与“V”“VP”、“Ns”与“NP”、“Ns”与“VP”诸方面入手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Ns V 得 NP VP”结构各部分间的语义关系极为复杂,不是一个施受事关系所能解决得了。  相似文献   

7.
“别”字祈使句主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需要,有的认为不需要。本文在分析大量事例之后,对“别”字祈使句的主语进行分类,分析主语隐现的条件,并与肯定祈使句主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义角度考察一M+VP结构的语义特征,受[一+M]修饰的VP,其作用在于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同时也考察了“一M+VP”与“VP+一M”结构的不同;最后阐述了受[一+M]修饰的中心语VP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句式“N A 的 VP”可一分为三:NA A的 VP;B.NB A 的 VP;C.NA/B A 的 VP。用层次分析法和语义特征分析法分析三者语法语义的不同及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关于淮南话中语气词"来"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南话中的语气词“来”,可以用在疑问句、陈述句及祈使句中,还可以组成复合语气词。本文考察了这几种条件下的不同情形,重在语义方面的描述,简要解释了该助词形成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把“VP 过(动态助词)”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在“的”字短词、“把”字句、承接复句中的句法和语义功能。“VP 过”经常出现在“的”字短语中,构成“VP 过 的”,主要用来修饰NP,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代替整个偏正结构。“VP 过”可以构成“把”字句,以“VP 过”前后有附加成分为常见,但也有不带附加成分的用例。“VP 过1”经常出现在承接复句中,构成它后面的VP所表示的动作的时间参照点,而“VP 过2”没有这种用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句法语义入手,对“是“字句中“是“的语义性质和“是“字句的句义类型进行了探索.认为“是“语义性质,是由“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确定的,“是“在句中具有可延续性、匀质性、无界性等语义特征.根据“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是 名“句分类作指别、等同、存现等句义类型,“是 非名“句可分为等同、陈述、说明等句义类型.  相似文献   

13.
重动句的结构和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重动句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分析 :重动句由VP1和VP2两个结构一前一后的结合而成 ,VP1和VP2的句法地位基本相等 ,都可出现时体标记 ,都可受状语修饰 ;重动句是双语义焦点句 ,VP1和VP2在语义上有多种关系 ,两者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没有"比较句是一种特殊的否定差比句,其特殊性在于:结果项中的形容词一般为具有积极义倾向的性质形容词;全句的语义有时倾向比较主体,有时倾向比较客体;语义的比较类型呈阶梯型的三种;与"有"比较句在语义上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的"(N) V得 NP VP"句在语义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将从"(N) V得 NP VP"句的基本语义结构、"(N) V得 NP VP"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N) V得 NP VP"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对这类句式作一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历时角度探讨"VP+在+L"构式的承继理据性,可以确定构式的基本事件类型为"存在事件",基本义为"存在主体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某地"。动词事件与构式事件可以以子类、前提、方式和结果等关系进行互相作用,从而整合出具体的句式义。动词事件与构式事件在保证共享一个以上参与者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关系相互整合,这正是动词与构式的互动体现,也是"VP+在+L"产生多义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将“在”字句分为A、B两类句式。A1式的动作句与B1式的动作句存在变换关系,A1式的状态句与B1式的状态句存在变换关系,非常整齐划一,并且语义内容基本吻合,但二者所强调的语义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18.
对现代汉语中"得"字句的谓语动词从价数的不同和语义特征的不同两个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得"字句的补语指向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的数字,按进入"得"字句的可能性大小排序,动作动词和关系动词处于序列的最高级和最低级,性状动词和心理动词基本上接近。不同价的动词随着价量的升高,所带"得"字补语的能力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