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某海防团政委杨法有是位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他对报道工作始终有副热心肠。尤其是当了领导后不仅亲自动笔写稿,还带出了一批新人、杨政委对报道员“常拉袖子提个醒”的育才精神,给报道骨干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故事一。今年新兵下连后的一天夜里,杨政委下连查铺查哨,顺便叫上了新闻干事,在七班宿舍,杨政委用手电筒仔细一照,转身就问身边的新闻干事:“发现线索了没有?”新闻干事有些文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深更半夜,哪看见“活鱼”跳?杨政委提醒说:这个连有个好传统,新战士靠墙角睡,老兵和班长睡通销和门口。别看…  相似文献   

2.
辛革祥本来是某预备役师的干部干事。可当他听说这个预备役师已有6年没有在报刊上登过稿时,他来了个毛遂e荐:“我能不能试试?”领导点头后,他就挑起了新闻干事这个重担。其实,辛干事并不会写新闻稿,平时只是热爱写稿而已。如今要从零开始,得付出几多艰辛!——先从武装自己开始。他从战友那里借来一些新闻写作书籍,如饥似渴地读呀、抄呀,一个月下来,脸变得又黑又瘦。妻子心疼他,为他买来麦乳精、奶粉等营养品,他却背着妻子把这些营养品又退给商店,而用退回的钱买回一大深新闻业务书籍。——一次,他从熟人那里借来一本书,为了…  相似文献   

3.
“1991年至今,连续7年有报道员被提升为干部,3名战士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4名新闻干事被上级机关批走,门名报道员退伍后被地方新闻单位聘为编辑记者……”只要一提起济南军区某高炮旅,新闻同行们无不羡慕地说:“那里人才辈出,真是块‘风水宝地”’!该旅的报道人员却深情地说:“其实是我们有个关心支持新闻报道工作的万主任。”搭台唱戏多年从事政治工作的万主任深深体会到: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必须有一支过硬的报道队伍。从当宣传科长、旅政治部副主任到主任,万会标始终没有放松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使该旅始终保持着一支稳定…  相似文献   

4.
8年前,江苏一家报社的一名编辑在给一个叫李玉银的函授学员写鉴定时,特意加了这么一条评语:该生在写作方面很有发展前途。8年后的今年,此语真的得到应验:李玉银当上了北京军区某高炮旅的新闻干事。李玉银是1990年3月从山东利津县来到塞北军营的。部队火热的生活激发着他的创作欲望,新训期间,因在被窝里打着电简写稿的他被班长善意地“克”了好几次。1991年3月,他调进了政治部报道组。能有一个专门从事写作学习的环境,这对李玉银来说如鱼得水。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完全是两码事,他写的新闻稿件一次次被新闻干事“枪毙”了。于是他首…  相似文献   

5.
有位名记者说过,好新闻是脚板底下跑出来的。兰州军区某团战士解开平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好稿而不怕吃苦的报道员。在连队就喜欢新闻的解开平,1996年5月在《人民军队》报上发表了一个豆腐块后,有幸被团新闻干事看准把他调到政治处当报道员。到报道组后,小解为不负领导的厚望,一心想早出成绩。便整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停地写,几乎一天写一篇,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寄出去的稿子,竟然在报纸上一个字也没见到。他失望了,认为自己不是搞新闻的料。新闻干事看出小解的心思后,便指着他那些没刊用的稿件底稿语重心长地说:“不是你文字基…  相似文献   

6.
1993年9月的一天,军区首长来到某团六连检查工作,首长间站在身边的一位身着作训服,脚穿旧胶鞋的中尉军官:“你们连今天的训练课目是什么?”陪同的师领导向首长解释说,他是师里的新闻干事,叫高立海。首长笑了,接着说:“今天看到你的这身穿着,是一位称职的新闻干事。”是的,他是一位称职的新闻干事。常常为一个好的新闻线索风里来雨平去,在基层连队经常看到他的身影,小散远单位和执勤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许多基层官兵说:“咱们师的新闻干事像连长。”他来自基层,深知基层有许多闪光的人和事,也深知脚板底下出新闻。他不靠坐…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可某分部宣传科科长金立诚却相信另一句俗话:“隔行不隔理”。在有些人看来宣传就是新闻,新闻也叫宣传,其实并不全是一回事儿。金科长从当干事开始,在宣传科一干就是八九年,搞文字材料是机关当之无愧的“高手”,但写新闻知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一直没弄明白材料和新闻倒底有啥区别。直到当了科长,在层层“加压”下,才憋足劲往新闻门里挤,脾气犟的他认准了一条“死理儿”,隔行没有啥好怕,困难难不倒有心人。使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短短的两年内,还真叫他搞出了名堂,成了一名搞新闻的行家里手。口说…  相似文献   

8.
1994年初,159医院政治处调来一位干事,当干部部门统计他的履历时,才知他一直是排长、参谋、连长,从来与政工无缘。然而,三年后的今天,他已成为某分部一位有名气的新闻干事。有人问起他改行的体会,他说:“只要热心投入就有收获”。曾经一直是军事干部的他,平常总爱捣鼓“豆腐块”。当排长时,一篇《一个大功连队螺旋式的思考》在《前卫报》变成铅字后,曾引起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当参谋时,《战士徐无私临退伍前荣立二等功》的稿件在《安庆日报》头版位置上登出,还加了按语,至今徐无私还与他保持着通信联系。由于他口令洪亮,军事…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报道:2003年12月11日,从济南军区某炮兵旅传出一条喜讯:该旅原38岁的新闻干事李金宝去年底自主择业后,没有因年龄偏大而找不到工作,相反,顺利地被连云港旅游局招聘为新闻干事,并于当天正式上班。李金宝是济南军区《前卫报》的特约通讯员,曾连续十几年被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1981年10月,他从江苏沭阳入伍,在新兵连时,因有一个“火柴盒”在《解放军报》上发表,新兵下连后,就被挑到团报道组当上了业余报道员。对于新闻写作,无论是当战士,还是当新闻干事,他都没有停歇过,一干就是20多年。李金宝去年底自主择业后,一度担心自己年龄偏大,在…  相似文献   

10.
当年刚作记者,便有前辈谆谆告诫:“记者这一行是个苦差事,要有吃苦的准备。”记得已故的新闻署老领导,非常善于总结新闻工作经验体会的胡乔木同志也说过:“新闻工作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之一。”我是先下乡,尔后在县、地当通讯干事,再后才成为职业报人的。这种经历,没少遇到吃苦受累的“活儿”。那是70年代,有一次奉派下乡去采访一位叫杨长青的优秀共  相似文献   

11.
当年刚作记者,便有前辈谆谆告诫:“记者这一行是个苦差事,要有吃苦的准备。”记得已故的新闻署老领导,非常善于总结新闻工作经验体会的胡乔木同志也说过:“新闻工作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劳动之一。”我是先下乡,尔后在县、地当通讯干事,再后才成为职业报人的。这种经历,没少遇到吃苦受累的“活儿”。那是70年代,有一次奉派下乡去采访一位叫杨长青的优秀共  相似文献   

12.
某高炮团政治处主任刘中华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下面的小故事,兴许能给大家一点启示。“这是报道工作器要嘛”!一天,团里召开常委会,刘主任通知刚兼任新闻干事的吴乐亭参加。吴干事不好意思地说:“主任,我还是不参加了吧”。刘主任风趣地说:“有什么不好意思,这是报道工作的需要嘛!”他接着又说:“作为一名新闻干事,就应该参加这样的会议,这样才能把握全局,有针对性地到基层挖掘报道线索。”从此,团里召开常委会,只要是学习研究的内容与搞好新闻报道有关,都通知吴干事参力D。“派车送过去”“主任,那篇抢救群众的约稿,报社…  相似文献   

13.
翻开海军北海舰队某基地后勤部的荣誉册,其中新闻报道工作可谓光彩夺目,3年来,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2100多篇。知道底细的人都说,这和后勤部政治处主任王殿斌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分不开。(一)王主任曾说过:“新闻报道抓不好,不能算个好领导。”在他千头万绪的工作日程表上,新闻工作总是摆在突出位置。他专门有个新闻线索记事本,每年的报道思路列成表,每季都有具体的采访计划。后勤部机关大交班会专门列了一个“新闻干事座”。王主任说,不是让新闻干事通过一次会写出什么大稿件,而是让其了解全局,掌握动态,为采写打下基础。部里…  相似文献   

14.
少校滕天月——沈阳军区230医院政治协理员。他入伍18年来,始终对新闻写作热情不减,笔耕不辍,先后在军内外报刊见稿千余篇,有数十篇作品获奖和入选各种书籍。他十余次被《前进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4年被沈后某分部评为“最佳新闻干事”,3次荣立三等功。  “我写是因为我爱”,滕天月如是说。他从入伍第一天起就尝试给报刊写稿。经过“稿子不登天天写”的“考验”,他终于在《前进报》见了第一篇稿,这给了他极大的乐趣和信心。滕天月从此对新闻写作更加痴迷。从战士到指导员,从干事到协理员,从野战部队到后勤医院,他无论做…  相似文献   

15.
张向宇 《军事记者》2010,(11):69-70
从大西北农村一名青年到一名解放军士兵;从贺兰山深处一名战士报道员成长为一名新闻干事:从一名部队基层宣传干部成为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驻武警记者站的记者;从一名军事记者再到北京市林业局宣传中心副主任兼《绿化与生活》杂志副总编辑,他的成长足迹给人启迪。日前,当笔者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的首都绿化委员会机关采访谷伟学时,他深情地说:“是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我,是新闻工作岗位锻炼、造就了我。”  相似文献   

16.
26年前,他,当新兵时见了那篇300余字的“豆腐块”,从此便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26年来,他从战士、新闻干事到政治部主任,虽然岗位几经变换,但初衷不改,笔耕不辍。至今,已累计发表50多万字的各类作品就是他从事写作的一个段落的总结。从新兵连的几篇小稿的发表,他成了领导眼中的“人才”谈起新闻写作的经历,徐主任抿嘴笑了:其实我从小就喜爱文学,中学时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上高一时,在老师的鼓励下,我试着给报社写稿,没想到《新华日报》一个月内连着刊了我的一首诗歌和一篇小故事。当新兵时,一天连长、指导员从…  相似文献   

17.
仲春,我走访了鹿邑县宣传部新闻干事侯钦民。白晳而稍瘦的脸上镶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等身材匀称而有精神,加上一身合体的“军服”,显出了退伍战士特有的风度,他说话认真而又风趣。我顺手翻了一下他厚厚的集报本,对他所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为他能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退伍战士成长为国家干部、新闻干事而自豪。他谦逊地一笑,陷入了沉思……他说自己走过的是一条: 艰难的路程 70年代初,将要岛中毕业的钦民多么想考大学啊!混乱的现实给予了否定的回答。1974年10月,他辍学从戎到了江西鹰潭某  相似文献   

18.
1977年,单佐满穿上军装没过多久,一位干事到他所在新兵连选挑“笔杆子”,问他新闻由哪三部分组成。他回答:“导语、主体和结尾。”后花了一天时间采写篇消息算是干事对他的考核,结果合格,单佐满成了师宣传科报道组的一员。不到一个月,他采写的通讯《喜看红四台,又创新成绩》在原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头版头条加按语刊出。这一年,他共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60余篇。“我是从黄土地走来的农民儿子,父亲给予我忠厚、真诚、助人为乐的品性是我一生的精神源泉”。也正像他说的,无论当排长还是干事,单佐满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对新闻…  相似文献   

19.
就听说济南军区某旅新闻干事陈来明在新闻路上有许多“吃苦”的历史,但却一直没有机会洗耳恭听。1996年5月份,师(已改为旅)里举办报道员培训班,由陈干事负责讲课。作为他的学生的我,与他接触多了,对他的“历史”有了一些了解,于是便萌发了写一写这位写了10年别人的“老新闻”的念头。1986年底,陈干事所在的部队举办两用人才学习班,指导员刘辉肖同志,三番五次打电话向机关推荐他们连队的通讯员陈来明去学习。当时两用人才学习班主要是满服役期的老战士,而陈来明当兵不到一年。当时负责学习班的干事是一个爱才的人,就…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周柱文是战士报道员,有人说周柱文是战士作家,我们认为这些都不是对他的最好概括,他是文学新闻“两栖作者”。周柱文,北京军区后勤某分部独立汽车营的战士报道员,入伍7年来,他先后在《解放军报》、《战友报》和《昆仑》等全国性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各类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近千篇,连续6年被军区后勤部和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并因此荣立三等功。当有些战士报道员在为基层单位小,新闻报道素材少,感到自己身边没有什么新闻可写而成天叫苦不迭的时候,我们却寻着周柱文成功的足迹,找到了答案:只要敢于拼搏,就会有所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