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晴与奈奈     
一这一天,顾嘉晴康复归来。同学们热烈地迎接嘉晴,感慨她经历了一场医学上的奇迹。同一天,于纤纤转校而来,她注视这一切,拉着其中一个同学问:我可以知道那位同学的事情吗?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遗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词唱尽世事变迁,包蕴强弱更替,留下无尽思绪。一段平坦的道路,纵然风光无限,或许不会给人留下太多印象;一条湍急的河流,纵然气势磅礴,或许不会令人流连忘返。但一段盘旋曲折的道路,一条逆流迂回的河流,却往往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叹。为什么?难道这就是遗憾的魅力吗?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言喜欢在静静的夜里听落叶轻扣窗棂,它们细细地推敲着,像一些美丽的韵脚——梦遂如长短句般平平仄仄起来.子夜的电话来自遥远的北方,“下雪啦!”她快乐地嚷嚷,“下雪啦!”我喃喃地重复.放下听筒,梦中是一片雪野.读过这样的词吗?——上阕是“独立寒秋”,下阕却成了“北国风光”.  相似文献   

4.
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天空中,月光下的白茅在微风中跳着舞。四周静静的,可他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在那儿痴痴地等待着,等待着一位赴约的姑娘。“她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他想着:是天真活泼,还是娴静温婉呢?总之,她一定很漂亮!他笑了,眼前仿佛有她的倩影。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国标本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课文《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练习一中提到了“机锋”一词,原题是这样的:课文语言朴实,却在不经意中给人以震撼,请找出课文中包含“机锋”的话,谈谈你的看法。什么叫机锋?“机锋”一词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对它的意思似乎还  相似文献   

6.
钱绮云,隆化职中财会专业课教师,一位省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伴随着红五月的结束走完了她54岁的生命历程,化着一朵彩云融入了灿烂的阳光之中,化着一缕春风飘入了师生们的心田。 “只要活一天,我就要奋斗一天” 钱老师已年过半百,却要求入党。对此有人大惑不解:为名?她不会升迁了;为利?她是学校教职工中的“首富”,银行存款上万元。在常人看来,她是可以坐享清福的老太婆了。那她究竟为啥?还是听听她的入党誓言吧:“我在岗  相似文献   

7.
琦琦刚入园时哭闹很严重,早晨一进班就开始哭个不停,不管你是好言相劝还是用糖块、饼干“利诱”,都无济于事。更让我大惑不解的是:我想要拉拉她的小手,她把小手放到身后;我想要亲亲她的小脸,她却把头转到一边;我想要抱抱她,她扭动着身子不让抱。刚开始,我以为她对我不熟悉,所以对我的亲密举止还不能适应。可是经过几天观察,我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样。有时,我有意接近她或是让她坐在我身边,她不是走开就是不到一会儿就搬着椅子坐到别处。事实上,在班里不仅是我得到她这样的“礼遇”,其他想与其接近的老师也是如此。也许该换换方式和策略?于  相似文献   

8.
天使的声音     
当我第一次教女儿使用“谢谢”这个词的时候,她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这是一种礼节.”“什么是礼节?”“礼节就是各种惯用形式.”我用字典上的解释来敷衍她,然后很快岔开了话题.“大人们的事情,我老是想不明白.”女儿叹了口气,没有再问下去.不过,从那以后,她还是很乖地在各种场合说着“谢谢”.  相似文献   

9.
案例:有这样一位教师,上课时发现讲台边还堆着一堆未撮走的垃圾,便横眉瞪眼地大声吼问谁值日?她沉默了一会见没有人吭声,就把讲桌上的木制教具狠狠地砸向地面。此时,值日生不得不站起来说:“那是因为撮箕把掉了,撮箕太脏,而且已向班委反映过。”教师听后更是火冒三丈:“把掉了就不能用了?脏,你们是大家闺秀还是千金小姐?”接着,她还义正词道理,什么“脏累我一舍己为人啦”……事后,只听被批评的学生说:“我们只是想给老师提个醒,撮箕没把该换了。不换也罢,没想到他竟然发那么大的火,讲了那么多大道理,谁听?她砸坏了教具,教具不也是钱买的吗?…  相似文献   

10.
姑姑生了个小女孩,刚满月,我陪妈妈去看望她。 刚进院子,院里摆了好几桌酒席,来了不少客人。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感到很奇怪,便问妈妈:“妈妈,你不是常说农村挺重视传宗接代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姑姑第一胎生了个女孩,却摆这么大的排场庆贺?”妈妈神秘地说:“你姑姑的家婆跟别人不同。” 这天最高兴的要算姑姑的家婆,她乐呵呵地笑得合不拢嘴。接客人,给客人端饭菜,在人群中穿梭着。“刘队长,你儿媳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一位不知情的人问她。她自豪而又爽朗地答:“是一个比男孩还强得多的女孩”。  相似文献   

11.
花·诗·世界     
花坛里的指甲花开了,虽没有“一朵妖红翠欲滴”的妩媚,却自有几分别致。娇小的花瓣合抱在一起,幸福地摇曳着。轻轻采下一朵,我的心开始和它一起摇摆。这是一朵普通的花,花瓣还带着几颗晶莹的露珠,人们说这是黑夜的恩赐,可穿越茫茫时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却说那是花之泪,“感时花溅泪”。花也流泪了,是因为黑夜的无边无涯还是随之而来的彻骨寒冷?抑或是悲叹自己只是一朵花,纵然满心愤懑,最终也只能香消玉殒,化作春  相似文献   

12.
湖南浏阳林枫:有一天我翻开语文课本,突然发现里面有一封信。我吃了一惊,谁会写信给我呢?并且是夹在书里?我急忙拆开了信。“枫,也许你没有注意到我,但我却一直默默地喜欢着你……”我的脸马上涨得通红,心里也不免有些激动,脑海中浮现出有“班花”之称的丽丽那清秀的倩影和迷人的笑脸。我该怎么办呢?回绝她?会不会伤害她呢?不回绝?可是……现在我们都还是学生,并且学习压力这么大。艾雅姐姐,我该如何面对这封“情书”呢?  相似文献   

13.
学完《爬天都峰》一课,我检查学生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一学生主动要求上来听写他会的词语。在写“石级”这个词时,他写完了“石”,然后又写了个“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急得脸都红了。下面的同学纷纷把手举起来,要求上来帮他写。是找个学生说给他听呢,还是让他下去另请一名学生来写呢,还是……他在讲台上急,还左顾右盼;我也在心中急,犹豫着。就这样让他下去,他肯定没面子;要是请个学生来帮他,他还是没面子;如果我悄悄说给他听,他仍是没面子。何况他脸还红着呢?终于,我说:“同学们暂时不要慌,现在我们让李钒去看一下教室的门牌,然后他就会…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对语言进行分析时,一定会遇到词类划分的问题,这是在语言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问题。如“学习文件”这个短语,是动宾关系还是偏正关系?从语义上讲,是“学习用的文件”,还是“学习某文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学习”一词是名词、动词兼类词,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是名词,在“好好学习”中是动词,因此,“学习文件”成了歧义短语。 为了进一步地分析和学习,我们单了解某词是哪类词还不够。比如“喜欢”一词,我们知道这是个动词,在“喜欢跳舞”中,两个都是动词,又不是连动或联合关系,怎么分析?这时,我们还应该明确,“喜欢”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这一次类的动词能带动词性宾语,所以,“喜欢跳舞”是动宾关系。各类词中都有这种现象,因此,给词分类很重要。词类的划分也不能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别,还应该对其再分,以便更好地掌握语言。这就是词的次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中小学生中,“有得”一词的用法越来越广泛,几乎与“没有”的用法等同无异。他们对这两词的区别不甚了解。例如,有的同学问:“你吃饭了吗?”答曰:“有得吃”。回答者的意思究竟是没有饭吃呢还是没有吃饭呢?回答者说是后面一种意思,但听的人却可理解为前一种意思。又如,问  相似文献   

16.
《叔向贺贫》(初中语文六册)一文“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句仅作如下的注释:“(郤昭于后来被晋厉公派人杀掉)他的尸体摆在朝堂(示众),他的宗族在绛的地方被灭掉了。”据此注文,是“尸”注为“尸体”,还是“身”注为“尸体”呢?“摆”的意义是由何而来?这个句式属于何种类型呢?难以确定。笔者在两个初三班做了调查检测,没有一个学生理解是正确的。我们认为,此注过简,对该单独作注的“身”和“尸”两词作了迴避,因此,虽有译文还令人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7.
一八八七年,当居里夫人还是一个年轻的家庭教师的时候,曾在给她哥哥约瑟的信中写道:“我还不知道我的学生安霁亚是否去应试,但是预先我已经觉得很忧虑.她的注意力记忆力简直完全不一定!”十二年后,她和居里共同发现了钋和镭。为近代核物理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在人所共知的“放射性”这个词,就是由这位放射科学的伟大先驱者首先提出来的.为什么居里夫人年轻时就这样重视学生的注意力?还是让我们看看她自己是怎样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复读”一词,本是指高中毕业生因未能升学,而重新回到学校重读学过的课程。然而近年来,复读生越来越多的现象却悄悄改变了“复读”一词的含义。在复读生的行列里有相当部分的孩子并非榜上无名,而是自愿选择读“高四”,其中一些还是高分考生,以致“弃学复读”在某些地区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是要上名校还是要上热门专业?是上大学还是选择复读?这已经成了考生在六月考试之后面临着的两大战略性选择。而许多家长也在为孩子复读与否大伤脑筋。已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复读对孩子来讲,并非一“复”就灵。其中,有许多成功者,但更多的则是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19.
姐妹     
命中注定,她是我姐,我是她妹妹。小时候人家都说我们像双胞胎。双胞胎?哪里像?她胖胖的,我却瘦瘦的(曾经);她白白的,我却黑黑的;她文静,我顽皮……不过个头倒差不多,穿上一样的衣服也就有那么点意思了,反正我是无所谓啦,说像就像呗,我又不吃亏。她却着了急,端起个镜子瞅瞅自己又瞅瞅我,小嘴翘得老高,鼻子一抽一抽的,似乎气极了的样子:“双胞胎?我和她?啊,妈呀,我有这么丑吗?”呜———我好冤!姐妹当然是姐妹啦,我们都爱好写作,也许是从小受老爸的影响吧。她文章写得棒,第一次投稿就抱回一“堆”稿费,还一脸殷勤地对我假惺惺地微笑,露出一口…  相似文献   

20.
很多人都说陈慧琳(Kelly)很幸运:“Kelly多幸运,含着金钥匙出世,少了很多别人常有的烦恼……”“Kelly红得快都是因为她走运,如果不是的话,怎么可能会红得那么快呢?”“幸运”这个词好像专为Kelly而设,很多人都认为她走红是因为幸运! “实力”这个词好像与Kelly无关,很少有人会认为Kelly红是因为有实力! 当Kelly荣获“香港杰出青年”的时候.究竟是幸运还是实力在起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