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内容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培养目标、教育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中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好高校干部、党员和广大教师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学习,对保证我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深化学校内部改革,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要把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在学习中要做好四个结合:1.要把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与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整个科学体系、与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于部、教师从总体上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教育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广泛,构成了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邓小平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用邓小平教育思想指导电大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教学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学习邓...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宝贵财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开放性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特征,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事业的客观要求。正确把握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开放性,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率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联系实际,从教育的地位、性质和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师资和教育创新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教育理论,把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和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的教育论,建构了包括教育理论在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教育理论,面向21世纪,把人民教育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敏锐地分析了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总的趋势,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认真研究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一指导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全面系统研究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所作出的理论论述的基础上,概括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并提出邓小平教育理论对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了面向ZI世纪中国教育改羊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指导方针,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宏观政策的理论基础。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开创我省教育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要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认识和论述教育问题,提出并回答了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目标任务、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构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指针。本文作者通过对邓小平教育理论形成的根本动因和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关键所在、核心思想、中心内容等方面的探析,认识到学习和实践邓小平教育理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关系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大事,认识到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我们更加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好邓小平教育理论,为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四有”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是这一理论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三种运行机制及其双重的价值取向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一理论体系的动态、整合性特点,赋予了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无穷生机和活力,并奠定了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旗帜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主要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客观依据、理论依据和主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明确邓小平发展思想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邓小平理论研究历程的基础上,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体系构成,指出其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邓小平理论研究趋势作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是邓小平的“猫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所共同折射出的两大标准。因而“猫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两大论断就在回答主题的同一性、思想发展轨迹的承继性、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性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性 ,即“四性”上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正是“猫论”的提出及同一时期邓小平对毛泽东错误思想的批判与纠正 ,为邓小平理论的起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养分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学习、掌握、运用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学习邓小平理论,如同邓小平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样,要有科学的方法,即实事求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归根到底是因为方法论的突破创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中 ,实践标准属认识论范畴 ,是思想前提和科学基础 ;生产力标准属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本元论范畴 ,是核心和主旋律 ;人民利益标准属价值论范畴 ,是落脚点和归宿。三个标准具有各不相同的方法论使命 ,环环紧扣 ,层层递进 ,构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完整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管理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核心所在。深入研究邓小平科学技术管理思想及其指导价值,对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义利学说是邓小平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党、国家和人民道德生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革命功利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并论述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弘扬社会主义道义精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主张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建立起了义利并重义利统一的义利学说。邓小平义利学说从宏观上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伦理活动和伦理建设的发展规律,它为马克思主义义利学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