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和孙先红老师结识的几年里,每当想起他的脸上洋溢着的真诚而灿烂的笑容,就仿佛感受到他扑面而来的热情,我就会联想到墨子——因为,诸子百家中我最欣赏的是墨子,他的"兼爱"智同孔子,他的"非攻"慧通老子,最让我欣赏的是他的侠士之风,大义  相似文献   

2.
冯银萍  沈款 《大观周刊》2012,(51):447-448
墨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是救世治世的重要工具。本文依次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方法等方面对墨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详加分析和阐释,接着又探讨了墨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借鉴意义,这对于加快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尚贤"是墨子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子认为崇尚贤能、任人唯贤是国家兴盛的根本,他的"以尚贤使能为政"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的用人理念和人治主张。  相似文献   

4.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不但能诲人有方、治学有道,而且也有着卓著的道德教化思想。墨子的教化思想是以义利观为其重要依据,并以兼爱作为其主要内容,对中国教化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墨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兼爱""、非攻"思想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在构建和谐、健康、有序社会关系的大环境下,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中国伦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义利关系是功利主义的一个核心范畴。本文考察论证了墨子义利观的人性论基础,墨子的"义利合一"思想、墨子的"群体利益至上"论,指出了研究墨子的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388年,墨子完成了他的重要著作《墨经》,其中大量笔墨对逻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作了详细论述,其贡献之巨大,地位之重要都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8.
由于史料太少,后世对墨家弟子所知不多,对墨子的人才思想所知也甚微。从《墨子》文本着眼剖析墨子对人才的认识以及选择人才、使用人才和考核人才的标准,立足现代人才观揭示墨子"尚贤事能"人才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388年,墨子完成了他的重要著作<墨经>,其中大量笔墨对逻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作了详细论述,其贡献之巨大,地位之重要都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0.
墨子,名翟,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关于墨子的生卒年月以及祖籍,历史上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学者历来对墨子的生平及祖籍都有争议。  相似文献   

11.
《墨子》的流传与墨家学说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汉代中期以后,墨学由“天下显学”沦为民间私学,《墨子》流传即趋于式微。从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看,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校勘的先秦竹书本《墨子》71篇,是后世历代刊行的《墨子》的最古祖本,然已非完本。其后重要的《墨子》版本有:西汉卷书本、魏晋分章本、隋唐写本、宋刊本、明《道藏》本、明嘉靖本、清经训堂本和《墨子间诂》本。明代以前各重要版本绝大多数已亡佚不传;明《道藏》本及以下各重要版本多保存完好。集众家之长的孙诒让《墨子间诂》本则是《墨子》版本中最好的版本。  相似文献   

12.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贫寒,深知下层人民的疾苦,他认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主张"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强凋个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自强精神,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改变俗常人生.显然,墨子及其创立的墨家学派代表了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利益,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尚贤、节俭"是其利益要求的集中表达,要实现这样的社会理想,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战国时期频繁的战乱,这是当时贫苦大众面临的主要生存威胁,鉴于此,墨家崇尚武力,期望以暴制暴,通过武力反对一切侵略与不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子认为知识的来源是“闻、说、亲”。他说“传授之,闻也”。“闻知”就是通过传授,包括父母的教诲,老师的讲授,民间的传闻,更主要的是通过书本而获得的知识。又说“方不瘴,说也”。墨子把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障碍,根据已知推出未知,叫做“说知”。这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推理,把它做为判断,求知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墨子》文本出发,从学生观视角着眼剖析墨子的学生观这一墨家教育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进而从孔墨学生观的对比中重新审视和探讨墨子学生观的内容、价值和地位,对于现代教育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5.
周婉莹 《大观周刊》2012,(12):188-188
“节用”观是墨子治国方略中重要经济思想之一。《墨子·节用篇》记载了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思想的脉络,墨子提出了以“国家人民之大利”为基准的节用原则,与现代设计中反对形式主义,倡导功能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墨子的主要观点,对于处理设计应用中美和效用、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墨子》书,西汉成帝年间,刘向曾予整理;而任宏领校兵书,亦曾涉乎《墨子》。故刘歆作成《七略》,将前者著录在《诸子略》,后者著录在《兵书略》。班固承《七略》而为《艺文志》,在《兵书略》"兵技巧"类谓"省《墨子》重",而在《诸子略》"墨家"著录"((墨子》七十一篇"注曰"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①。东汉时,《墨子》篇数有变化。高诱注《吕氏春秋·当染》云"墨子名翟,鲁人,作书七十二篇",却又于《吕氏春秋·慎大览》注  相似文献   

17.
墨子学生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墨子》文本出发,从学生观视角着眼剖析墨子的学生观这一墨家教育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进而从孔墨学生观的对比中重新审视和探讨墨子学生观的内容、价值和地位,对于现代教育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8.
<汉书·艺文志>所载"<墨子>七十一篇"不含目一篇在内,刘向校定<墨子>后所上叙目在六朝至隋代之时曾单独成一卷.从版本流传、史志目录所载及唐宋类书所引<墨子>佚文来看,目一篇与<墨子>十八篇之亡当在唐代.十八篇中,篇名可考者有十四篇.  相似文献   

19.
靳辉 《兰台世界》2006,(21):68-69
墨子生于鲁国。他早年曾受过儒家学派的熏陶,后“背周道而用夏政”抛弃了儒学,创立了墨家学派。他做过宋国大夫,为了宋国的存亡,曾先后多次游历于齐、卫、楚诸国之间,制止鲁阳文君攻宋,说服公输般存宋,受到楚、越诸国的好评。墨翟是由士阶层新上升为地主阶级薄弱势力的代表。他  相似文献   

20.
李善《文选注》所引《缠子》,汉唐诸志均未著录。结合典籍与史志目录等相关记载,并检核李善《文选注》、马总《意林》、《太平御览》等所存之佚文,可知缠子为战国时墨家学者,与儒者董无心同时,他继承墨子的学说如右鬼、反对妄杀等,并努力宣扬,与董无心辩难。《缠子》虽仅存数则,但对我们今天认识墨子之后墨家学派的发展以及儒墨之争的情况有一定的价值。文章对《董子》亦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