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空间图形”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如何实现和达到这个目的,本文谈几点看法.一、讲授概念、定理时必须联系实际如讲了“两相交平面的交线是直线”后,可问“为什么墙壁与地板的交线是直线,而园柱形柱子与地面的交线不是直线?”这样可使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周围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启发观察,勤于思考,以积累空间观念.另一方面.联系已有的平面知识,引导学生把某些概念和性质能从二维空间推广到三维空间.如讲了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后,可提问“在平面内过点A能作几条直线与直线ι成30°角?”当这生作了正确回答后再问:“对于空间的一点和一直线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不仅是立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之一。本文谈谈如何借助模型实现真形与变形的互化,培养提高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由模型到图形,化“真形”为“变形” 从某种意义上讲,平面的确定,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是由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的,所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出发点。对于初学立几的学生,在解决立几问题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把问题局限在平面几何的范围内,即在一个平面内来考虑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准备四张透明的长方形塑料板作为平面,几根不同颜色的细铁丝,作为直线。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是立体几何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认为,空间想象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空间图形的观察能力、绘图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下面谈谈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些粗浅体会。第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引导学生去观察讲异面直线的概念时,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条(不重合的)直线若不相交.是否一定平行?不少学生可能回答:一定平行。这时可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一些直线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现象。2.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认识垂直与平行。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学具】课件、三角板、直尺、白纸、彩笔、小棒。【教学过程】1.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  相似文献   

5.
建立空间观念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立体几何》第一章的教学难点,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一、加强概念教学,借助实物、模型与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实例中提出问题,引入新概念。如,弓队“平面”这一概念时,通过对玻璃窗、黑板面、桌面等周围熟悉事物的观察,学生很容易得出平面的直观形象。但这些实例往往使学生认为平面是有边界、有厚薄或有限的。因此,要从中抽象出“平面”这一概念,教师就应对平面的无限延展性与直线的无限延伸也为D以比较,还应告诉学生:平面把空间分成了两部分,要…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在不同的年级又有不同程度的具体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下面四种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所涉及到的几何形体 ,还应根据几何形体的不同形式、结构和作用 ,明确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具体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经常出现几何图形的实物或图形 ,在演示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观察事物图形 ,直接认识实物、图形、形状、大小 ,培养学生直接认识几何物体的能力。如在五年级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中 ,从长方体、正方体角的顶点认识长方…  相似文献   

7.
《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定理、公式较多,学生难以理解,空间观念较难建立.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1直觉观察,导入概念直觉观察导入概念,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实物或图形等,经过思考,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某种特性的认识,从而导入这类事物的概念.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敏税的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周密的空间想象和审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充方利用典型的实物或图形让学生细心观察,揭示其特点,用来导入概念.如在讲“空间两直线位置关系”时,以教室为范型,让学生观察横梁…  相似文献   

8.
立体几何教学,教师要关注发展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文章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教学实践为案例,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观察几何模型,动手操作再数学抽象,引导学生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在应用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时,通过训练学生对几何语言的合理使用,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达到发展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制图教学中,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实质上是空间(立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换能力的形成。具备绘图能力才能实现空间(立体)向平面(图形)的转换,具备识图能力才能实现平面(图形)向空间(立体)的转换。因此,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一、注重视图形成过程的观察观察力是一种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制图能力的起点,就在于观察,如对投影方法,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以及三视图形成的观察等。如果不具备观察能力就不能有丰富的形体想象、投影规律的理解和创造思维。在…  相似文献   

10.
空间想象能力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技校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学习《数学》、《机械制图》的需要,也是以后参加生产劳动和学习高等数学的需要。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技校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具体表现技校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根据对空间图形的感知形成表象,再按规定在平面上画出空间图形;(2)根据对空间图形的平面图形的感…  相似文献   

11.
<正>《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在立体几何的教学目标一节中说:"通过空间图形的各种位置关系间的教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际上,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其中也不乏有对多面体各个面延伸的考查,如:例1(2013年高考数学江西卷理科第8题)如图1,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CD,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线CE,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培养观察习惯,丰富想象基础要想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想象力丰富起来,学生的大脑中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储备。而想要获得储备,必须在生活中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我们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相似文献   

13.
异面直线是学生开始学习立体几何时遇到的一个重要的空间概念。由于学生头脑中尚未树立起空间观念,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因而,对理解和掌握这一新概念有很大困难,常错误地认为异面直线就是“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对异面直线的画图、看图和证明,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对此,谈以下几点意见。一、联系实际,引出概念在讲异面直线之前,先复习在平面几何中学过的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同时指出,两条直线的相交关系和平行关系在空间仍然存在。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条直线在空间还有没有其他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实例,如黑板的横边线和电灯的吊线等,它们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相似文献   

14.
立体几何是在学生已有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空间图形的。通过立几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平面观念”过渡到“空间(立体)观念”,进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历来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是入门的先导。“兴趣——乐趣——志趣”,乃心理活动之必然。为使学生学好立几,首先应使学生对立几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求知欲,引发学习热情,为突破立几教学入门关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此,本人在立几起始课(内容;高中《立体几何》(必修)“引言”与“§1.1平面”部分)教学作了如下大胆的探索与尝试,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的空间是一维、二维、三维的欧氏空间,即直线、平面、立体图形.初中数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形状、结构、大小、位置关系进行了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它是初中数学三大基本能力之一,是一种智力活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指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一、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地理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如实地考察和研究地理事物;观察各种图像包括示意图、地图、景观图等:观看影视片、幻灯、投影等。  相似文献   

17.
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和平行,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对比分析了"垂直与平行"的各种教学方式,得出空间观念的形成是要建立在灵活的空间想象能力上的,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空间到平面投影的实验操作,进而给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初一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几种方法哈尔滨市第九十二中学校段春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现行九年义务教材几何第一册,将空间两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平行等概念列入教学的正式内容,这对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一的孩子们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难...  相似文献   

19.
立体几何中,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简称线面关系下同)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这部分内容定理较多,空间想象要求较强,使学生综合、归纳和灵活运用,困难较大.为了减轻这种困难,笔者在给学生复习了第一课时,线面关系定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以“物体表面上画直线的垂线的各种方法”为题的复习课,效果较  相似文献   

20.
“直线与平面”一章,是研究空间图形的理论基础,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明确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各种位置关系及它们的判定和性质,熟练运用这些概念解决有关论证及相关计算,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综合运算能力。一、加强直观教学,突破难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概念的建立,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一,应合理运用直观性原则,化抽象为具体,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突破难点。(一)实例引入,突破概念抽象难点。本章涉及到的概念如平面、异面直角、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等,都可用学生看得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