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出版行业的转企改制,以及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语文教育类学术期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办刊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两种期刊在地域特色与风格、内容与形式、读者与作者、市场定位等方面的比较,使广大读者和出版界同仁对语文界的这两种品牌期刊有更深入、更理性的认识。两本期刊,一南一北,同中求异,正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2.
陈茵 《大观周刊》2012,(52):294-295
1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两个尊重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理念。教师要站在“培养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高度,视语文教学为发展人的途径,视语文学习为人的发展的一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3.
公保才让 《大观周刊》2012,(22):198-198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渐深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包巴雅尔 《大观周刊》2011,(34):173-173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渐深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的表现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了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开阔了视野,掌握了知识,在互动交流中沟通变得更为融洽,师生、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推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渗透。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二玲 《大观周刊》2012,(16):234-235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本文谈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语文课改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海彦 《大观周刊》2012,(12):300-300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本文谈谈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语文课改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姚翠仙 《大观周刊》2013,(12):164-164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每一课的开始,对于本课的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导人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增强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以下内容打下基础。还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不能让“导入”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仁青先 《大观周刊》2011,(10):150-150
虽然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但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并不能自行实现,因而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使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成为自觉。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提升,生活品味和道德得以提高。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悉心关注学生人性、个性、情感和道德,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音乐,才能使语文教学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淋漓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相似文献   

9.
郭艳 《大观周刊》2011,(14):92-92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教育者,我们深知语文在教育任务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在教育活动中该如何展开呢?  相似文献   

10.
方苹 《大观周刊》2012,(25):213-21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愉快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愉快教学活动;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吴玉英 《大观周刊》2011,(41):143-143
如何让教师真正摆脱了以前教学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语文教学手段,切实提高了教学整体效益。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偏离正确轨道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优势,就要努力做到“三不”,使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更精彩。  相似文献   

12.
张卫兵 《大观周刊》2012,(28):210-210
中专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是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更注重一种人文和社会的体验,而这些都不同程度的折射着人的心理素质.如果把语文教学当成是“熊掌”,那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熊掌”和“鱼”能兼得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语文学科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渗透的重要载体,两者能够进行完美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洪海珍 《大观周刊》2012,(38):238-238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把生命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让人的生命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彰显。  相似文献   

14.
张霞 《大观周刊》2012,(52):306-306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更应在保证原有教学的基础上,重视时学生情瘳教育的培养与深丰匕,使其与个体原有智慧融汇贯通,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尝试探究“情感教育”在乡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琏伸。  相似文献   

15.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以评价任务的真实性为特色的质性评价方式,因其真实性、综合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对语文教学产生独特的作用,但因其自身缺陷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能更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教师可以从明确评价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制订评价标准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表现性评价的优势,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使语文教育教学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丁建发 《大观周刊》2011,(37):226-226
互动教学作为新课改所积极倡导的新教学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通过师生双边互动来实现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学习,每位同学都能获得发展的教育目的。中职语文互动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师生、生生间充分对话、交流,和谐互动,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情境体验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美婷 《大观周刊》2012,(35):276-276
1、引言 “互动”是社会学、教育学理论中产生的一个术语。他是指:“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与学的新体系.主张将交往和对话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和途径,实现人与人、人与文本间的融合与交流,同时通过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党艳丽 《大观周刊》2013,(3):124-124
有效利用早读课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法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早读课可以起到规范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作用,更有助于学生对汉语语感的把握,以及提高学生记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玉婷 《大观周刊》2011,(28):146-146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语文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周精用巧的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设计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冯天江 《大观周刊》2012,(35):238-238
高校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作为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语文作业该如何实现质的转变?本文对传统语文作业设计和新课标下的语文作业特点作了探讨,着重就新课标下中学语文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