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玲玲 《大观周刊》2012,(13):49-49,26
民间借贷行为愈演愈烈,演变为高利贷,由此引发严重的社会后果与危害。为了解民间借贷状况、原因及危害,研究政府在借贷行为中的作用,对山东省邹平县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析。应对民间借贷行为,就政府如何正确引导与规范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安溪县村主任许火从借款3亿,无力偿还跑路境外”,这条涉及民间借贷的新闻在今年9月上旬进入公众视野,宛如在民间借贷油锅中,骤然倒入了一瓢水,顿时炸了。彼时,温州大规模的民间借贷连环崩盘,尚未见诸大规模报道。  相似文献   

3.
赵辉 《报林求索》2009,(9):85-87
民间借贷需求渐增、互联网普及率和业务使用率的不断上升,使网络借贷这一民间草根金融被越来越多人看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民间借贷活动不断增多。民间借贷的活跃,对促进我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民间借贷隐蔽性强、风险性高、管理不规范等特点也极易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甚至引发集资诈骗等刑事犯罪,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何芬 《大观周刊》2012,(46):74-74
民间借贷这一社会现象随着现阶段我国富民政策的落实发展势头迅猛,一方面融通社会闲散资金,弥补银行业融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有关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定不甚明确,市场失范导致非法集资案件时有发生,整体上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自然状态,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民间借贷法律制度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完善民间借贷法律制度问题给予了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正确看待民间借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扫除一切不利于发展民间借贷的似是而非的“理由”,大力发展民间借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7.
信贷危机报道的主要做法潜伏期:有意引导适度预警温州民间借贷历史悠久,从家庭作坊开始长大的民营企业差不多都采用过“集资”手段或高利借贷.放贷在温州人眼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流向高回报的借贷市场空转,最终引发危机.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的求解离不开三个方面: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利率反映市场真实需求和破除金融垄断、让民间借贷合法化同时进行;另外。更需要探索更公平、更优良的货币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9.
陆续发生在温州等地的老板“跑路”事件,让公众紧张:民间借贷会否崩盘? 年初以来,国内的民间借贷已然呈现井喷之势。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近8万亿元全社会融资总量中半数以上来自银行以外的部门。  相似文献   

10.
毕波 《兰台世界》2014,(5):15-16
1840年前的清代民间借贷尽管在执行措施上有所不足,但其中提出的借贷主体非官吏化、索债官方程序化、利率水平封顶化、典当管理法制化等理念,对我国近现代社会金融领域的法制进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1840年前的清代民间借贷尽管在执行措施上有所不足,但其中提出的借贷主体非官吏化、索债官方程序化、利率水平封顶化、典当管理法制化等理念,对我国近现代社会金融领域的法制进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陆续发生在温州等地的老板跑路事件,让公众紧张:民间借贷会否崩盘?年初以来,国内的民间借贷已然呈现井喷之势。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近8万亿元全社会融资总量中半数以上来自银行以外的部门。就在公众把目光集中在银行停贷、老板跑路、担保人自杀这些社会现象时,往往忽略了推动这一波金融动荡的多重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由央行起草的《放贷人条例》草案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民间借贷有望通过国家立法形式获得规范——今后,在不非法吸收存款、借贷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4倍的前提下,个人有望合法注册从事放贷业务。  相似文献   

14.
封面反馈     
农村金融:屡次在民间借贷上栽跟头,温州需要深刻反思内在缘由,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救援并非持久良方。  相似文献   

15.
住房公积金贷款档案主要是指各级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在公积金贷款工作中形成和归集的各种文件材料和权证,是各方当事人在借贷过程中履行各自权利和义务的真实记录,也是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债权存在的原始证明。随着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不断发展,贷款不断增加,其风险亦日益凸显。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  相似文献   

16.
现有法律并没有明确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合法的民间借贷之间的界限,这也为日后的民间金融留下了模糊的法律空间  相似文献   

17.
建立高校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化解助学贷款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学位学生、研究生发放的一种无须任何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此项贷款是学生在校期间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目的是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该项政策实施几年来,使数以万计的贫困学生通过“绿色通道”步入国家的高等学府。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超过20%,相关商业银行对违约高校亮出了借贷红牌。在当前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形下,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18.
若民间借贷不能阳光化,风险还将潜伏在一些发展中的民营企业中。一旦资金紧张或面临行业风险,再强壮的企业因无合法后盾而变得无比脆弱2012年1月18日下午,浙江东阳的吴英集资诈骗案二审宣判死刑。围绕吴英罪与罚的争论尚在进行,几乎与此同时,温州另一民间借贷大户、温州立人集团董事会正在资产重组的阴影下挣扎,立人董事长董顺生2012年2月3日也被监视居住。温州立人集团事发前,该公司旗下已有学校、公司等共计36家,分布在内蒙古、  相似文献   

19.
<正>1949年夏至1950年10月,为准备土地改革,华东区各级党委、政府、农民协会抽调大批干部,成立多个农村调查组对不同类型的乡村进行了典型调查。本文试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调查材料为基础,展开对土改前农村民间借贷的历史考察。一、基本状况土地改革前,民间借贷是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经济现象。在江苏省,武进县梅港乡七两保共有人口2039人,其中,借债户有139户,计565人,借债户人口占总人口的  相似文献   

20.
刘淳 《大观周刊》2012,(43):239-239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林权市场化运作阶段,已经基本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基础,并且市场配套环境建设也不断发展、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正式进入起步阶段,并在林权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本文就针对林木资产与林权抵押借贷双方行为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