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承昕 《大观周刊》2012,(50):57-57
职务犯罪侦查阶段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容易遭到来自于国家权力的侵害,新刑诉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写入总则,并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和具体规定。保证其贯彻落实.新刑诉法实施后,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如何做到既能惩治犯罪又能尊重和保障人权,其基础和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侦查阶段的程序公正。随着查办职务犯罪实践的不断发展及法律的不断修订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中人权保障得以不断加强。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借此普遍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进行一些浅显的建议和设想,希望为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人权保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侦查讯问对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有着其他侦查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侦查讯问可以揭露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弄清犯罪情节;另一方面,侦查讯问可以听取犯罪嫌疑人的申辩,保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给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讯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侦查人员应及时调整讯问谋略,提高审讯突破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邹慧 《大观周刊》2011,(30):115-115
初查是检察机关反贪、反渎等自侦部门对线索分析完毕后所开展的专门性的调查活动。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危害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之一,初查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案件最终能否顺利的破获。应该树立初查第一的原则,提高对初查工作性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为后续的侦查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刑诉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技术侦查的权力,却在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批准程序和执行主体等方面没有具体明确规定,本文主要从刑诉法的相关规定与司法实践入手,试图探究技术侦查在查办贪污贿赂案件中如何运用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双江 《大观周刊》2012,(45):96-97
新刑事诉讼法修改了证据的概念,增加了证据的种类、收集程序,进一步明确了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与举证责任人,严格规范了证据的收集程序,增加了非法证据的排除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证人和鉴定人出庭制度。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制度的修改对职务犯罪侦查,尤其是对以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种类为主要办案方式的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准确理解、全面贯彻新刑事诉讼法,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新刑事诉讼法的正确实施,同时保障渎职侵权犯罪侦查工作的顺利推进,讨论新刑事诉讼法对职务犯罪侦查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专门就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制度的修改结合渎职侵权犯罪侦查特点。就证据制度的修改对渎职侵权犯罪侦基工作的影响尤其是推进作用做探讨,以期进一步推进渎职侵权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陈建  孔庆波  王春城 《大观周刊》2012,(25):49-49,9
在侦破杀人命案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一批杀人命案不能及时侦破,最终形成积案、死案,这些案件往往都具有侦玻周期长、现场痕迹物证少、证人证言不充分、犯罪嫌疑人条件模糊、侦查方向和范围不确定、案件审讯难度大案件查证困难等特点,致使整个案件进入侦查死向,侦查工作很难取得有效突破.如何攻克这些命案积案.是当前刑侦部门面对和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侦查人员在侦破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命案积案形成的一般原因.从而对每一起命案积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然后通过坚定破案信念、更新侦查观念、拓宽侦查思维、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刑事情报信息办案系统.多角度、多层次采取侦查措拖才能及时侦破此类命案积案。  相似文献   

7.
周朋飞 《大观周刊》2012,(45):117-117,91
专案侦查是公安机关侦办重大、复杂案件常用的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专案侦查却常常因为科学管理的缺失,难以发挥其破案优势。如何提高专案组人员的相互配合,提高专案侦查的效率是专案侦查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专案组案件与项目管理中项目的属性,希望可以从项目管理中得到对专案侦查管理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李德红 《大观周刊》2012,(35):45-45
近年来贿赂犯罪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作为办案的检察机关必须在查办贿赂案件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贿赂案件特点,针对贿赂案件新动态和新特征,积极思谋应对的侦查方法,逐渐探索和完善侦查谋略,  相似文献   

9.
陈婕 《大观周刊》2012,(41):106-106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工程建设职务犯罪案件数急剧增多,涉案金额也往往较高,隐蔽性的贿赂犯罪给侦查带来了一定难度。检察机关在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要从前期预防上下大工夫,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工作。对于发现的犯罪线索,要及时查处,积极联合群众及相关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做到以打促防。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5,(10):69-69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8月23日,浙江省检察院正式出台并实施《关于新闻媒体单位移送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和奖励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在移送的职务犯罪线索经过侦查属实、犯罪人员有罪判决生效后,将给予提供线索的新闻单位和个人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奖励。  相似文献   

11.
弋鸣  孙佰明 《大观周刊》2012,(46):73-73
在城中村改造工程中“村官”职务犯罪的现象频发。为有效地查办案件.对在城中村改造工程中职务犯罪主体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凌忆光 《大观周刊》2012,(30):47-48
职务犯罪案件的初查是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立案前的必经阶段。初查的结果如何,往往关系着案件的成败和质量的高低。但由于种种原因,初查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急待分析、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
我院始终坚持把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当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当作检察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年以来,职务犯罪侦查局的全体干警克服案源少、压力大等困难.顽强拼搏,协同作战,在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上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媒体对案件的报道中,将公安、检查机关对案件的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的,可以说是个带有相当普遍性的老问题,对12种报刊今年五月份刊登的章统计,将公安、检查机关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的,占45%。新闻媒体在报道河南省登丰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模范事迹的多篇章中,有半数以上将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侦查”误为“侦察”。  相似文献   

15.
赵锦海 《大观周刊》2011,(42):27-28
侦查讯问,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事实、获取相关证据,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以言词的方式进行正面审问的一种常规性侦查措施 。办案人员进行侦查讯问的目的是通过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直接的“言语问答”,从而查清案件基本事实、厘清犯罪线索脉络,同时也可以以此扩大侦查成果,  相似文献   

16.
技术侦查证据是指通过技术侦查措施获得的各种证据的总称。在技术侦查证据原件的认定上既要保障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又要保障侦查的顺利进行和侦查人员的安全。应当采用原始载体与说明材料的结合、庭审举证与庭外核实并举以及具有专门知识的证人出庭辅佐说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党和政府反腐败力度加大。一批批大大小小的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伴之而来的是媒体对此类报道的日渐“繁荣”。无论是广播,报刊、电视、还是有着“第四媒体”之称的互联网,职务犯罪案件的报道部占据显要位置和相当比重。笔长期从事一档纪委与电视台联办的专业栏目的采编工作.曾采制过大量职务犯罪案件的专题节目.在此,就这类报道的“个性”把握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职务犯罪问题虽然出现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危害严重。它腐蚀新闻队伍,损害媒体声誉,阻碍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从源头上有效地防范各类新闻媒体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制度、教育、监督"三方面入手,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王禹 《大观周刊》2011,(34):6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自修改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成文法本身的滞后性和不周延性,使得一些法律条文规定出现了一些漏洞。本文结合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工作实践,对两个实务问题进行研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从涉农渎职犯罪的五种表现形式入手,根据查办的案件情况,深入分析涉农渎职犯罪案件的特点,探索涉农渎职犯罪案件的侦查方式方法,以及预防涉农渎职犯罪的对策及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