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元代到清代时期,中华民族历经蒙古族、汉族和满族交替统治的多样局面,宫廷舞蹈也呈现出不同的演变特征,其中又以清代的宫廷舞蹈最富个性特色。在清代宫廷舞蹈的发展阶段中,前期的宫廷舞蹈主要体现为民族传统舞蹈形式,中后期的宫廷舞蹈则在保持前  相似文献   

2.
舞蹈创作者根据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时代要求等多种因素编创出体现民族自我的舞蹈,让每个舞种裂变出许多异彩纷呈的剧目,具象地绽放在舞台上。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来探讨风格的变化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钢珠拉 《大观周刊》2011,(51):66-66
舞蹈创作者根据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时代要求等多种因素编创出体现民族自我的舞蹈,让每个舞种裂变出许多异彩纷呈的剧目.具象地绽放在舞台上。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蒙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来探讨风格的变化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孙红星 《兰台世界》2014,(9):113-114
中国古代的舞蹈艺术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每个时代的舞蹈又有其独特的风格。笔者就宋代舞蹈的表演形式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究,希望能对宋代舞蹈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舞蹈艺术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每个时代的舞蹈又有其独特的风格。笔者就宋代舞蹈的表演形式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究,希望能对宋代舞蹈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游海 《兰台世界》2012,(27):71-72
中国舞蹈艺术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其中宋代舞蹈艺术异常繁荣。尽管宋代宫廷舞蹈明显衰落,但由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宋代民间大众舞蹈与以往朝代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唐代舞蹈中,水袖舞以舞姿婉转、飘逸的审美特征和服饰特点见长,本文从水袖舞中袖子的形制和表演技法上来探讨舞蹈服饰文化对舞蹈风格特点的形成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6,(48):87-87
作为第四届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的压轴大戏,内蒙古鄂尔多斯歌舞团的音乐舞蹈剧《鄂尔多斯婚礼》,将给年终岁末的北京带来喜庆的气氛,隆重与奢华的蒙古族婚礼将被原汁原味地搬上舞台。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搏克运动孕育于原始草原和游牧生产方式,在北方民间原始舞蹈的哺育下,集草原各少数民族角力、摔跤精华为一身,历经蒙元、明清、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洗练,演绎形成为彰显蒙古族游牧文明的主要体育文化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搏克运动孕育于原始草原和游牧生产方式,在北方民间原始舞蹈的哺育下,集草原各少数民族角力、摔跤精华为一身,历经蒙元、明清、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洗练,演绎形成为彰显蒙古族游牧文明的主要体育文化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多、地域广、历史久的特点,赋予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以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创作出更好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本文着重通过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过程中动作语汇、编舞技巧的思维分析,并结合优秀作品赏析来谈谈如何创作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摔跤盛行于13世纪的草原,以其勇猛无畏的运动风格成为草原勇士们的热爱。它与赛马、射箭两项运动结合在一起,形成草原部落的"男子三项竞技"。  相似文献   

13.
梁国力 《兰台世界》2016,(20):93-95
唐代健舞作为古代的一种舞蹈艺术和娱乐健身运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对健舞产生的背景、健舞风格特点等进行探析,以期能充分了解这项古代舞蹈艺术,并对其进行开发改造,为当前的全民健身所用。  相似文献   

14.
师江渊 《大观周刊》2012,(36):183-184
一:蒙古族风格的音乐是大家最为喜欢的一种特色地方音乐语言,它舒缓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欢快活泼的音乐节奏让人忍不住的跳起舞来。最能表达出蒙古族音乐的苍茫悠远,激情奔放,曲调婉转的乐器就是马头琴,还有竹笛,四胡等。其中马头琴这件乐器最能完美的表现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它的长调,快弓,上下大滑音等技巧充分展示了这件古老乐器的神圣魅力。竹笛在蒙古族音乐中的作用也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任何形式的重奏,合奏,管弦乐,独奏都少不了这件乐器的身影,比起马头琴,它高亢明亮的音色像一支雄鹰冲破天空在高高的飞翔,它低沉而富有磁性的音色像老人在诉说着一个悠久的故事,它激烈而欢快的吐音,剁音更能准确的表达出草原人民热情奔放,性格爽朗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在“浙江省‘哲商杯’少儿舞蹈”大赛中,作竞相追新逐异,参赛作品呈现出表现的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多样化,以力求少儿舞蹈的艺术创造更切近于审美主体少儿们的审美需求,从而使我省的少儿舞蹈创作推进到了一个追求与探索的新层面。我以为,这是本次大赛的最大特点和收获。  相似文献   

16.
敦煌壁画舞姿,其动态、神韵在汉文化的基础上,凸显中原舞蹈特点,又融入西域特色风格,独具艺术魅力。以下本篇考究敦煌壁画舞姿,为传承敦煌壁画舞姿艺术作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妇女头饰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韵犹存的蒙古族妇女头饰,融汇了蒙古族的智慧、审美观和价值观,也记述了蒙古族的传统历史文化。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院的掐丝八宝纹四子部落妇女头饰,以其华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深受观众喜爱。  相似文献   

18.
“赞哈”作为傣族古老的音乐,现在会唱它的人已经很少了。“赞哈调”朴素、抒情、柔美,且有浓郁的宣叙性特征,风格独特。舞蹈《赞哈》的编导是想借“赞哈”的形式和傣族少女的形象追寻一种心灵和精神上的回归,回到离我们已经很久远的一种单纯、简朴和宁静的状态。通过“赞哈”的旋律,抒写傣族少女的内心情感,并运用丰富细腻的舞蹈语汇,来表现傣家少女纯洁的心灵和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对“美”的歌唱。笔者经长期的舞蹈,积累了经验,认为学习、表演《赞哈》,理解、欣赏《赞哈》,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养。(一)文化素养准备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她扎根于古老的文化土壤,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对于舞者来说,文化知识与舞蹈理论素养是其表  相似文献   

19.
蔺继红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1):61-62,55
蒙古族大学生是大学生的一部分。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蒙古族大学生存在的种种阅读心理和心理特征,提出了对蒙古族大学生深化服务的措施和进行阅读指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青青 《大观周刊》2011,(28):137-137
在中国舞蹈教育和艺术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中,民间舞始终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程,而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内在所特有的规定性,形成了民间舞蹈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和形态样式,分析研究民间舞动作规格与风格的关系,是完成民间舞教学及其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也是民间舞教学的特定性与本色、教学目的要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