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伦 《大观周刊》2013,(2):120-120
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注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康立明 《大观周刊》2013,(12):206-20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方向,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也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当代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3.
石恒 《大观周刊》2012,(50):281-281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刘加强 《大观周刊》2013,(11):293-293
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学生的差别巨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正确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和杜绝这种现象,对提高数学教学成绩,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兰佛金 《大观周刊》2012,(30):236-236
现阶段课堂教育是开展初中数学教育的主要手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真听讲,细心钻研,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进行了多角度的努力和探索,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兰佛金 《大观周刊》2012,(29):165-165
现阶段课堂教育是开展初中数学教育的主要手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真听讲,细心钻研,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进行了多角度的努力和探索,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黄超 《大观周刊》2012,(52):235-236
数学应用意识是我们对于客观物质世界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应用的反映。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国际数学教育发展趋势,“现实数学”的思想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如果脱离了那些丰富多彩的现实,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生活相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这种意识将成为学生终生受用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袁春香 《大观周刊》2012,(39):139-139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好多学校的水平不齐.导致学校成绩差别很大,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有些高中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而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要提高高中的数学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要认清形势.好好研究一下数学的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9.
开放教育数学教学改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区分于其它学科的明显特点是它的抽象性、精确性和广泛性。我们只有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特点,转变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改变学生学数学难的状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严灵 《大观周刊》2012,(36):172-173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语言,是数学交流的工具,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它和自然语言有很多不同。数学语言要求具有准确性、逻辑性、专业性和简洁性。因此,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为将来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11.
梁选坤 《大观周刊》2011,(19):268-268,237
数学教学中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唐浩容 《大观周刊》2011,(52):147-147
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数学思维越来越多地成为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数学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数学思维靠睦来越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材和数学教学过分强调逻辑思维;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为的培养。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在科学发现和创造发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石邦国 《大观周刊》2011,(16):194-194
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祖国教育、爱科学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正确的学习目的性教育等内容。下面就来谈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苗苗 《大观周刊》2011,(2):232-232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小学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相似文献   

15.
石邦国 《大观周刊》2011,(15):213-213
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祖国教育、爱科学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正确的学习目的性教育等内容。下面就来谈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尹娟 《大观周刊》2012,(7):255-255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一改以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指出教师不仅应是学习的主导,更应是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在新的形式下,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变换自己的角色,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来。  相似文献   

17.
贾统莲 《大观周刊》2011,(30):148-148
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现代化,主要不是内容的现代化,而是数学思想、方法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基础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别是对能力培养这一问题的探讨与摸索,以及社会对数学价值的要求,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赵利慧 《大观周刊》2012,(25):237-237
数学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工具书,是学生创新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和责任。我们作为数学老师就要本着激发、深化、创造、实践相结合,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袁鹰 《大观周刊》2013,(11):275-275
我们要把抽象的数学课堂变成趣味横生的学生乐同.可以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它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直观的文字、图形、动画等信息传递给学生。使数学学习更简单、更容易。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数学教师采用.它成为一种最实用的教学方式。只有科学运用这些课程资源.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贾玉玲 《大观周刊》2012,(23):219-219
众所周知,我们南乐县的课程改革走在了全省的前面。新课标理念已经渗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新的课程也深入到我们的教学中去。那么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哪些渠道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其数学学习状况,以使得教师能够更科学地从事数学教学。所以评价绝不是单一的用成绩、名次来衡量的。我们的评价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每个学生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