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乒乓球比赛的全过程中,处处充满了节奏的变化。节奏是运动员所有技战术运用好坏的综合体现。通过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对乒乓球比赛中的节奏进行分析,总结出乒乓球比赛中节奏的含义、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比赛节奏的主要因素和调控比赛节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运动中比赛节奏是赛场上的灵魂,它体现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快速、灵活、多变的特点,直接影响战局的变化与发展,是技战术运用好坏和心理调节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本文对乒乓球比赛节奏的概念进行深层次理解,从特点、影响因素及如何调控三个角度,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这一复杂比赛现象进行探讨,梳理出影响比赛节奏的因素及调控方法,并建议从技术战术和心理三个层面上重视比赛节奏的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3.
乒乓球比赛节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乒乓球比赛节奏进行探讨,梳理出影响比寨节奏的因素及调控方法,并建议从技术、战术和心理三个层面上重视比赛节奏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夏娃 《乒乓世界》2009,(6):148-149
5月3日,第5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比赛在新横滨激战正酣时,近400名中日业余乒乓球选手聚集在横滨文化体育馆,参加第三届“草根杯”中日乒乓球友谊赛。 本届“草根杯”比赛分高、中、初三个级别,参赛选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7岁。其中,中国男孩翟翔鹏和日本女孩平野美宇的表现非常抢眼,连胜年龄是自己两、三倍的成年选手。10岁的翟翔鹏的正反手弧圈技术受到1988年奥运冠军韦晴光的称赞;比球桌高不了多少的二年级学生平野美宇连胜3名成年选手。赢得满堂喝彩,前不久在全日本乒乓球锦标赛中,8岁的平野在女单比赛中获得一场胜利,打破了福原爱在小学四年级时创下的参赛选手及获胜选手最低年龄纪录。  相似文献   

5.
析情绪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乒乓球选手比赛中的情绪变化对比较成绩影响的分析,总结了产生情绪的原因及克服的方法。运动员应掌握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敬平 《乒乓世界》2002,(12):36-36,37
对于一位乒乓球选手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所在。随着乒乓球技术的飞速发展、比赛对抗性的日趋增强,一场比赛的胜负往往仅取决于一、两分球的得失,成功与失败只是一步之遥。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决定胜负的因素不是你所掌握的技术,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整场比赛的失利也许只是—念之差。  相似文献   

7.
在乒乓球比赛中,发球擦网时常发生。根据规则,擦网重发但是这样一来。不仅中断比赛。破坏了比赛的节奏,还影响比赛的观赏性,因此,笔者认为,发球擦网应判为有效,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0,(8):150-150
中国联通杯2010年中国乒乓球会员联赛合肥站的比赛,6月18—20日在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南区)体育馆举行。本次比赛共设男子、女子6个年龄组团体、单打赛及嘉宾组比赛等项目;云集了省内及全国各省市的乒乓球高手参赛,有连续参加四届的老选手,也有怀揣着学习目的的新选手,参赛人数达400余人。经过3天的角逐,成绩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心理量表问卷调查与生理评定等方法,来跟踪研究和分析乒乓球运动员赛前运动焦虑的问题.结果发现: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比赛情境下焦虑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认知焦虑产生早,并逐渐提高,到赛前1天达最高,躯体焦虑逐渐提高,到赛前1小时达最高,状态自信心随比赛临近逐渐降低,三者在不同情境下都具有显著性差异;随比赛临近身体主观反应与生理客观指标同步并对应提高的;个性特征是运动员竞赛焦虑强度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位乒乓球选手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所在。随着乒乓球技术的飞速发展、比赛对抗性的日趋增强,一场比赛的胜负往往仅取决于一两分球的得失,成功与失败只是一步之遥。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决定胜负的因素不是你所掌握的技术,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整场比赛的失利也许只是一念之差。对运动员来说,良好心理素质的建立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和比赛的磨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23年印尼羽毛球大师赛决赛、半决赛、1/4决赛为背景,通过对比不同比赛节奏下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统计指标差异,来探究影响比赛节奏和比赛胜负的因素。羽毛球运动动员技战术的选择与比赛节奏呈现着显著的关联性,运动员对于羽毛球比赛节奏的调控能力是展现其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式(回合拍数÷回合持续时间=回合系数)计算比赛节奏系数,并将比赛划分为三种节奏:快节奏(系数≥1)、一般节奏(0.9≤系数<1)、慢节奏(系数<0.9);以此标准来探究不同比赛节奏下男子单打运动员技战术选择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比赛节奏下挡球、高球、挑球、勾球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值<0.05。在快节奏的比赛中运动员选择推球、扑球、抽球、吊球及杀球等较多,在一般和较慢节奏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选择搓放、挑球、勾球、挡球、高远球等技术动作较多。  相似文献   

12.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0):13-13
我是一个全面型打法的选手,既能防守也能进攻。但我内心来讲还是偏爱削球,也喜欢看削球选手在场上的英姿。前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先生推崇40mm大球,因为它能减慢比赛节奏,使乒乓球更具观赏性,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削球选手。我很信任徐先生,同时也尽我所能让大球成为现实,因为我觉得大球也许会对削球选手有利。便是2001年大阪世乒赛上削球选手的表现很让我失望。我专门看了日本削球手松下浩二的比赛。  相似文献   

13.
石小娟 《乒乓世界》2005,(3):102-103
一年一度的全日本乒乓球选手权比赛。于2005年1月11日至1月16日在东京体育馆举行。由于比赛还兼有选拔上海世乒赛参赛选手的意义。使比赛更增添了一份紧张气氛。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9,(10):155-155
1952年10月,第一次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在北京举行,共42名选手参加比赛。1982年第3届男子世界杯在香港举行,郭跃华获得了冠军。1983年10月8日至11日,第1届亚洲杯在江苏无锡举行。蔡振华、江嘉良、谢赛克获得男单前3名,日本选手斋藤清获得第4名。  相似文献   

15.
12月29日,中国国际乒乓球擂台赛第14场比赛在吉林长春举行。刘国梁4:2击败捷克名将科贝尔。中国小将李楠也以4:0的绝对优势战胜新加坡著名选手井浚泓。两位直拍快攻选手的精彩演出为2001年的国际擂台赛划上圆满句号。赛后,刘国梁对自己在本场比赛的表现以及更换胶皮、修改规则对他的影响做了评论。  相似文献   

16.
任何体育项目都有符合自身特点的节奏。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尽快地适应对方的节奏,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争取胜利,否则就相反。本文就节奏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第四十一届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单打决赛为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比赛进行解析,旨在揭示世界顶级选手在高水平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1)樊振东在比赛中的技术表现优于张本智和,且在乒乓球技术方面的平衡性较好;(2)樊振东在快速衔接能力方面表现优于张本智和,但仍有提升空间;(3)樊振东与张本智和的比赛为乒乓球技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注重提高技术平衡性,加强快速衔接能力的训练,根据对手特点和比赛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技术,充分利用数据分析为运动员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1 重视乒乓球比赛规律的研究规律是事物内部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乒乓球运动的竞技规律,决定着乒乓球运动内部基本矛盾运动和乒乓球运动的总体发展方向。其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改变动作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主动大力球;过去在训练中以数量求质量已不适应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二是要加大快攻或以快攻为主的选手中近台结合的训练比重。三是加大弧圈球打法的选手中远  相似文献   

19.
从“海外兵团”到“海外使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斐 《乒乓世界》2005,(4):55-55
1993年5月20日,瑞典哥德堡,随着邓亚萍和乔红在第42届世乒赛的女单比赛中相继失手于代表新加坡和德国参赛的井浚泓和施捷后.“海外兵团”一词在媒体中的使用率达到了极致。如此余波一直未平,从1995年到2005年,几代乒乓球选手从不同的角度为“乒乓长城”诠释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日本乒乓球名将松下浩二在他的自传中说过:大概再找不出第二个像日本这样,如此重视一个全国性比赛的国家了。这个在各个方面、各种意义上都十分重要的全国比赛的全称为:“全日本乒乓球选手权大会”。日本乒乓界在日本乒乓球协会之下,又分为实业团、大学生、高中体育、中学体育以及俱乐部等好几个联盟,组织进行各自联盟内的赛事,只有为数不多的比赛,如全日本乒乓球选手权大会等才能集中起各个县、各个联盟的优秀选手。选手们必须通过地方预选,才能获得参加正式比赛的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