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辛亥革命前夕发生于美洲、南洋地区的革命派报刊与保皇派报刊之间的两次大论战,是中国报刊史上的重要篇章。它打破了保皇派在这一带华侨中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辛亥革命的发动并最终取得胜利作了思想上、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殷泽文 《新闻世界》2012,(8):174-175
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发源于晚清时期,它的出现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逐步瓦解的历史转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了配合革命行动,在近代中国的报刊上与其它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其中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是革命派进行宣传的一个有力工具。《民报》的民族主义叙事宣传性强,且具有相当的理论性,为广泛宣传革命派的理念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民报>是中同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民报>发刊的主要时间(1905年11月-1910年2月)正处于中国近代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中国报刊业从整体上看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民报>凭借其过硬的编辑质量在众多报刊中脱颖而出.将民主革命的思想传递到尤数读者心中.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申报》无疑是报刊发展和经营史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对报纸营销策略的探索值得我们思考,以史为鉴,对今后报刊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西方现代文化的涌入推动了国内报刊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以登载时事、时政评论等为主的时政类报刊.政治环境变迁下的晚清社会,创办的时政类报刊办报环境复杂、民间报与官报并存及报刊内容形式多样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活跃于晚清社会的维新派与革命派,在时政类报刊上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最终革命派赢得了舆论.政治势力的有意推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报刊业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它不能以经济利益为最高目标,分析与研究中国的报业经济,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全面的结论。中国的报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的舆论宣传武器,它首先要遵守宣传纪律、完成宣传任务。 但是。在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完成新闻报道任务之外,中国的报刊业从整体上已形成共识,那就是必须通过向公众与企业界提供更好的媒介产品与信息服务,得到相应的经济收益,自给自足甚至成长壮大。中国报刊业的市场化进程己经成为大势所趋,虽然它的非经济因素仍然起着…  相似文献   

7.
“苏报案”的辨正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在1903年的“苏报案”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第一个因言论罪被政府告上法庭的报案。但是,从这个案件的历史检索中,我们发现,在租界的法庭上,革命派并没有如教科书上所说的“把法庭当作宣传革命的讲坛”。更值得深思的是,在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背景下发生的言论案中,却没有提到关于“言论自由”的观点。对于历史教科书的叙述,我们须要辨正。同时,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到,革命派报刊在重视革命宣传、重视宣传效果的同时,对于资产阶级报业理论的漠视,以及近代报业强烈的政治工具性取向。“苏报案”开了近代革命派报刊的一种为唤起舆论而无所顾忌、放言激烈的办报风气,但却没有留下那种可以让后世新闻事业生生不息的建立制度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北地区本土报刊起步较晚,随着近代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报刊业逐步沦为文化渗透的舆论宣传工具。东北报刊业笼罩在日俄侵略的恐怖阴影下,但所载内容传递新闻时事,以特有的文化传播方式,吸引大量读者,开阔民众视野,普及先进文化观念,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东北地区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9.
从近代社会变革来看,报刊宣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中国共产党核心人物之一的毛泽东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他积极投身报刊实践活动,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报刊编辑思想模式。文章从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编辑实践入手,发掘青年毛泽东编辑思想的组成因子,建构一个由政治核心层、内部直接影响作用链、外部间接服务作用链组成的青年毛泽东报刊编辑思想模式,并探究其对我国现代报刊活动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也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更是一个职业报人,他曾"七被追捕,三入牢狱,三次流亡日本",可以说他的一生都与近代报业紧密联系。纵观章太炎的办报活动,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897-1900年,从事维新派报刊活动,1901-1911年从事革命派报刊活动,1912-1936年,晚年报刊活动。本文力图从媒介化政治的视角对章太炎的办报活动进行梳理,从而探究他是如何利用报人的身份传播思想和参加革命的。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门的洞开及西学东渐,报刊作为传播西方文明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利器.为先进的中国人所了解,并把其作为实现政治理想的犀利武器。此时期,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成为开办报刊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国内的20多个省市、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创办各种类型的报刊达120种,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声名远播的学者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政治生涯和他的新闻活动特别是报刊活动紧密相连。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其宣传革命主张的主要途径便是报刊,在办报办刊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传播思想:对报刊功能,新闻自由,舆论监督,报刊业务,读者意识,报刊自律以及报刊言论独立性都有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和文学接受者之间的桥梁。近代以来,随着印刷业的发展,报刊业尤其是报刊小说广告对晚清小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晚清时期报刊所载小说广告可知,报载小说广告通过参与小说销售市场的运作,对晚清小说的传播及小说读者群的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革命报刊的发展二十世纪初,我国政治思想战线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经过"戊戌政变",又经过八国联军进北京和自立军起义被镇压,大家眼见国亡无日,痛感到改良的路走不通,便逐渐有一些人丢掉幻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起了明显的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开始逐渐出现了.早在一八九五年,孙中山就已经在檀香山和香港组织兴中会,开始革命活动.由于不懂得思想宣传的重要意义,他把力量集中在组织少数人发动小规模的军事起义上,而一连几年并没有办报刊宣传革命,直到一八九九年才派陈少白到香港筹备办报.一九○○年一月,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在香港出版,并附出《中国旬报》,是既作为革命宣传的机关,又"兼为党务军务之进行机关"的.开始的一个时期,报纸的思想质量并不高,但它作为革命派报刊的开端而载入史册.这个报着重报道了革命派的活动,在宣传民主革命的思想上以后逐渐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5.
刘莉 《当代传播》2011,(4):53-54
回族是中国近代少数民族中较早创办报刊的民族之一。清末民初以来,伴随着近代思想启蒙和新文化运动的步伐,回族报刊业逐渐兴盛发展起来。据统计,自1906年第一份回族报刊——《正宗爱国报》开始至建国前夕创刊达二百多种,这既是当时回族社会、宗教、文化宣传的主阵地,也是商业经济跻身的绝佳舞台。在这些回族报刊所  相似文献   

16.
严明瑗  王敦琴 《中国编辑》2015,(2):84-87,112
张謇具有丰富而前瞻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观颇为深刻。他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贡献巨大。他自己创办、参与创办、呼吁创办及支持创办的报刊甚多,这些报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他表达思想和主张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近现代报刊概况 中国近代报刊出现于19世纪早期.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在东南亚的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33年8月1日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它是我国领土上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8.
郭渊 《兰台世界》2008,(11):65-66
清末民初,哈尔滨近代报刊开始出现,并有较快发展,起初多为俄国人创办.与此同时,进步人士创办的报刊相继出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哈尔滨传播.沙俄反动势力出于巩固殖民地的需要,哈尔滨当局为防止进步思想的传播,联合扼杀进步报刊,哈尔滨报刊业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之下.  相似文献   

19.
熊燃  盘石军 《新闻前哨》2008,(12):44-46
我国古代报刊在向近代报刊的转变中走向了与西方近代报刊发展相异的道路。促使中国近代报刊走向不同道路的因素.一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状况使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脱离了西方近代报刊发展的轨道;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要走自己的路。本文旨在探讨第二种力量即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报刊发展的影响,将从政治情结、立言、教化和重义轻利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深刻而全方位地改变了近代中国。对于始创于1815年、辛亥革命爆发之际历史已延续近百年的中国近代报刊业而言,不啻亦经历了一场革命的洗礼。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与革命有关、直接推动革命发生的新类型报刊诞生或发展,而另一些在既往中国政治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