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误句中的any city包括“上海,“上海”不能与自身相比,因此要加上other,将“上海”从被比较的范围里划出来。使用比较结构时,一定要避免自身和自身相比。  相似文献   

2.
本首先从情绪、思维、意志、性格四方面,分析了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再从自身和环境两方面分析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最后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自身修养四个方面研究对心理障碍进行疏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存结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存在,在根本上说,是实践的类存在,既要通过人与世界三重基本矛盾的横向结构和实在与虚在的纵向结构来说明,又要通过四个实践环节的动态逻辑来解析,更要从人类历史社会本身的现实发展过程来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客观矛盾是人与世界的三重基本矛盾,三重基本矛盾在人的需要、实践、价值、文明四个主体性环节推动下,从自身的定在中不断否定自身,从实在走向虚在,将世界不断变为人的世界,同时人自身的类本性不断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4.
人的存在,在根本上说,是实践的类存在,既要通过人与世界三重基本矛盾的横向结构和实在与虚在的纵向结构来说明,又要通过四个实践环节的动态逻辑来解析,更要从人类历史社会本身的现实发展过程来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客观矛盾是人与世界的三重基本矛盾,三重基本矛盾在人的需要、实践、价值、文明四个主体性环节推动下,从自身的实在中不断否定自身,从实在走向虚在,将世界不断变为人的世界,同时人自身的类本性不断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80年的自身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实际,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创造性地提出了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从制度上建设党,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建设党,适合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特殊条件的建党理论。做到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党的建设的实践与时俱进,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要胜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从党的自身建设抓起。社会上的许多不和谐现象,都与党自身存在的不和谐或多或少有关,甚至有的根源就在于党自身。社会上的不和谐现象不太可惧,党自身的不和谐现象足以堪虑,社会要和谐,党必先和谐。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与党的自身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深刻的含义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终身教育论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和认识了体育教师的自身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体育教师应从思想上意识到自身发展的必要性,并充分认识和把握自身发展的规律,自我创造条件,以求得知识结构与业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共和国缔造者,是他自身的独特素质,作用于中国历史的洪流和时代需要的必然结果。形成他自身独特素质的重要原因是他懂得:要成就大事业,首先要从读书开始。并能超越一般人的常见,善于利用图书馆自学。毛泽东终生以书为伴,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剖析了学会生存的基因,提出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现状和困境。从学会求生存与发展中探讨新世纪学会如何在深化改革中,转变计划经济的固有观念,以科技为本,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科技与人才优势,从“科技兴会”入手,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和有偿的科技服务项目,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摆脱:等、靠、要的被动局面,明确了学会的生存与发展,改革创新必须贯穿在学会工作和学术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高校现代远程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高校远程教育自身存在的思想认识、定位、资源建设、从业队伍、教学管理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问题,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自身的调整与完善,与国民教育协同发展,促进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